工厂,电所等近代化的工厂,南洋海军也已基隆港和台东为基地巡视整个西太平洋水域,同时,安南在台湾还有大量的投资,比如硫磺矿,蔗糖厂等。现在刘铭传走了,台湾与安南的蜜月期也结束了,不知道这个新来的邵友濂还会不会像刘铭传那样有眼光,如果不是的话,那就得早作打算了,无论如何台湾得控制在自己手里才行啊!
此时,远在北京的朝廷却在讨论着另一件事情。恭亲王和李鸿章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的看着自己面前的茶碗愣,上面的慈禧也是一言不的坐着,只有年轻的光绪帝忍不住心中的喜悦,在不住的拿着萧智的折子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是萧智上的关于《中英南洋条约》的折子,这几个人除了光绪帝以外脸上都没有喜悦的表情,反而脸上都有忧色,似乎在担心着什么!
“李爱卿是如何看待这份条约的?”慈禧还是忍不住先问了。“禀太后,臣以为此条约的签署实为我大清百年未有之大捷矣,想那英夷实力强悍,实乃遍世界第一等之强国,现在却被安南所败,迫使其割地赔款,赔礼道歉。这实在是我大清之福也,由此看来萧智等人当奖才是,然则然则”说到这里李鸿章有些为难了,作为一个政治上精明的任务,李鸿章当然知道慈禧想让他说什么,可是这话到了嘴边却真的难开了。正在为难之时,恭亲王说话了:“然则由此亦可以看出南洋海军和6军的强大,一旦失控则后患必大,臣弟以为应对安南省有所限制才是,否则,一旦安南实力太过强大则会成尾大不掉之势”,听了恭亲王的话李鸿章微微松了口气,而慈禧则轻轻点了点头。光绪皇帝最是撑不住气,先问道:“可是现在安南萧智等人刚刚立下大功,怎可轻易处置?再说了萧智现在并无反意,亦无任何不臣之行为,怎能轻易动他呢?万一他被逼急了而造反怎么办呢?要知道安南省无论海军还是6军都是实力强悍,连英国人和法国人都尚且败在他们手里,何况我们呢!”说到最后光绪皇帝的脸上也有了忧色。“陛下现在还无须担心,臣看萧智等人现在并无反意,以后也未必会反。”李鸿章小心的说道。“李爱卿何出此言?”在光绪问话之前,慈禧先开口问道。“回禀太后,臣有三点依据可以佐证,一是萧智等人先后与英法两夷开战,现在若反,两夷必定会对其报复。臣听说近年来萧智多在内地购置产业,开办银行,兴办铁路等诸事,其在内地的产业不下亿两白银,若是要反何苦如此呢?难道他会下如此的本钱来迷惑朝廷么?此其二也。三来就是萧智等人每次行动皆有上奏朝廷,并未有过一次擅自行动的,可见其眼里还是很尊重朝廷的,就是现在亦是如此,其手中据说有6上雄兵近十万,海军实力更是惊人,安南地处偏僻,如此实力如果真正要反谁又能挡得住?可是此人仍然对朝廷毕恭毕敬未有丝毫怠慢,由此可见此人未必会反,也不可能反。”李鸿章的分析可谓是入骨三分,合情合理,其他三人听后也觉得很有道理,脸上的忧色舒缓了不少。“可是萧智等人手中的兵力是在太强了,”恭亲王还是说道:“十万雄兵,强大的水师,这些都与祖宗的成规不合啊!”。李鸿章刚要说话,却被慈禧先开了口,“恭亲王的话也是很在理的,那可有什么良策么?”慈禧问道。听了慈禧的问话,恭亲王心里直骂娘,心说:萧智他远在安南,又有十万将士为他卖命,我能有什么良策。你这不是多次一问么?心里这么想可是嘴里却说:“臣弟愚钝,现在还没有什么好主意。”李鸿章心说你要是有主意的话也不会等到现在了,十万人多么?不多!相对于安南和缅甸及柬埔寨这么大的地方这点兵力共怕还不够呢,估计再加个二十万人差不多才正好,你们这哪里是在说萧智,这分明是说我李鸿章手里的兵权太多了。就这样个人有个人的心思,于是几人又陷入了沉默之中。最后还是慈禧打破了这样的安静,“我看萧智等人现在并无反意,也不必杞人忧天了在这的瞎猜了,这次萧智等人又立了大功,该怎么封赏恭王和李爱卿回去后拟个章程出来,我和皇帝看看合不合适,到时候一起了,省的让有功的将士们在那里眼巴巴的等着。”
萧智不知道万里之外有人在算计他,还在忙着自己的工作,他现在正琢磨着怎么才能把台湾给抓在手里呢。想想还真麻烦啊,台湾又不是日本英国,一顿炮火就解决了,现在也不是动武的时候,安南的实力还不够全面的控制中国,新占领的柬埔寨和缅甸等地需要消化,军队也需要整编和扩大。哎!头疼啊!算啦,不想了,还是把李思念他们叫过来一起商量吧,几个人的主意总比自己在这瞎想强。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