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84年改变的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扩张(2)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查理(FrederinetRichards)现在是大英帝国中国舰队的最高指挥官。(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YZuU.CoM)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海军指挥官,李查理在内心里其实不想与南洋海军为敌,他可不像国内的那些愚蠢的议员们一样,他清楚地知道南洋海军所拥有的实力根本就不是现在的大英帝国远东舰队所能抗衡的。虽然这几年英国海军也在不断的改进战舰的技术,提高舰艇的性能,可是比起安南的海军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远东舰队这几年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但是直到1891年底的时候,整个远东舰队的总吨位也不过只有75ooo吨左右,舰艇总数31艘。而在同一时期,南洋海军的总吨位达到了惊人的19万吨(包括中华号在内),主力战舰的数量达到了5艘,重型巡洋舰达到了9艘,轻型巡洋舰和各种辅助舰艇17艘,舰艇数量32艘。英国远东舰队排水量最大的是新型铁甲舰“阿兰杜克”号,排水量约82oo吨,舰上装有十四门火炮,其主炮为四门289毫米的大口径舰炮,因为射药的缘故,射程比较短,只有18公里左右。此外还有四门12o毫米中口径舰炮和六门小口径舰炮,火力还算可以。但是数量却只有一艘,更本不足以与南洋海军抗衡。

    正是因为上述这些原因,作为司令官的李查理少将才没有和南洋海军正面冲突,而是一直和南洋海军在海上兜圈子。李查理很明白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大英帝国并不是想和中国人开战,它只是想逼迫中国人屈服下来和他们谈判。所以在在两次袭击中国人运输船的行动中,它都是先把中国人驱赶到自己的军舰上后才开的炮。他知道如果彻底激怒了中国人的话,自己和大英帝国远东舰队都将会遭到他们最严厉最残酷的报复,到时候恐怕上帝也救不了自己了。

    跟随李查利出海的舰艇共有17艘,舰队里所有能够进行远洋航行的船都在这里了,其余的船由于吨位小,航程有限都被留在了新加坡。WWw.YZUU点com至于香港,现在则一艘战舰都没有,“把船停在香港那里,早晚都会变成南洋海军嘴里的肥肉”李查理这样向他的解释道。因为对南洋海军颇为忌惮,所以远东舰队的17艘船都是一起行动,今天也是这样。舰队出了新加坡以后就折向东南,他们的目的地是纳土纳大岛附近的海域,这里正好位于南海的最南部,是安南进出马六甲的必经之路,在这个地方巡视是最好的,既离安南海岸比较远又可以堵住安南的海上运输船队。

    可是今天注定不是他们的好日子,南洋海军的主力舰队正在纳土纳大岛东南面的苏比岛附近海域等着他们。早在英国远东舰队开始拦截安南船只时,萧智就派出了情报人员去收集英国人的各种情报了,作为重点关注的远东舰队更是被这些情报人员查了个底朝天。舰队的一举一动都在安南的监视之下,远东舰队的活动规律也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正因如此,萧智在和海军的将领们仔细商量之后,决定利用机会来个守株待兔,打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苏比岛离纳土纳岛不远,而且因为不是主航道过往的船只很少,很适合舰队的隐蔽和埋伏,萧智等人都决定把舰队隐蔽在这里。

    1891年12月15日,派出去的警戒舰来电报,称英国远东舰队总共17条战舰全部驶过了哲马贾岛,即将进入纳土纳岛海域。林飞看了看电报,马上命令各舰起锚转向西南去抄英国人的后路。于是海面上开始响起螺旋桨特有的声音,林飞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也是现任“中华号”的舰长。自从来到这里后,林飞就一直被萧智所看重,这次南洋海军主力尽出就是希望能全歼英国远东舰队为以后的行动扫清障碍,林飞作为萧智最信任的人当仁不让地成了整个舰队的最高指挥官。这次南洋海军总共出动了各类舰艇21艘,包括中华号在内共出动了四艘主力战舰,六艘重型巡洋舰,七艘轻型巡洋舰和四艘补给舰,总吨位14万吨左右,可以说南洋海军这次是下了血本,铁了心要歼灭英国舰队。(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YZuU.CoM)

    1891年12月16日清晨,已经到达纳土纳岛附近海域的英国远东舰队再次起锚,他们准备向西移动一下以更好的封锁住南海通向马六甲海峡的航道。突然间警报声大作,水兵们匆忙的跑向自己的岗位,准备迎接敌人的来犯。作为舰队的最高指挥官,李查理少将最先得到了南洋海军正在向这里驶来的消息,“看来战争不可避免了,清国人看来早就在这里等着我们了,希望不是他们的主力舰队”少将在心里独自的想道。准备战斗的命令很快被传达了下去,不愧是老牌的海军强国,不到五分钟所有的17艘战舰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17艘战舰依次转向占据了T字头的有利战位。可惜他们忘了一件事情,南洋海军的火炮射程远远过他们,舰艇航也过他们许多节,现在英国远东舰队都转向来抢占攻击阵位,其机动性必然会大打折扣。林飞抓住这一机会,在2o海里外果断命令开炮,中华号等主力战舰的前主炮纷纷开火。远东舰队的旗舰“阿兰杜克”号成了这次打击的重点,两枚炮弹击中了该舰,一枚击中了它的前主炮将整个炮塔掀上了天,但是却幸运的没有引爆弹药库。另一枚则击中舰尾将整个尾部炸穿,“阿兰杜克”号瞬间失去了传动轴和螺旋桨,导致整船动力全失成了海上的活靶子,除此之外,几枚近失弹也在“阿兰杜克”号附近爆炸,产生的压竟然将它的侧装甲硬生生撕开了几个大口子,海水顺着这些裂缝涌进了船舱,三分钟内就有四五百吨的海水灌了进去,船体严重倾斜。迫于无奈,李查理少将只好命令弃舰,自己也转移到了另一艘相对比较完好的铁甲舰“奥荻沙”号上。“奥荻沙”号是一艘排水量378o吨的老式铁甲舰,航16节,装有12门火炮和一个鱼雷射管,最大火炮口径133毫米。应该说火力还是比较强的,可惜他遇到了南洋海军的新式舰艇,这使得他显得更加的老旧和无奈。

    随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南洋海军的炮击也越来越猛。在快要到达英国远东舰队的最大射程时,林飞又命令南洋海军各舰转向,一个大大的u字型在海上划出了一道最美的攻击波。李查理这时候也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他赶紧命令各舰再次转向,以抢占更有利的位置并试图拉近与南洋海军的距离。可惜一切都太迟了,先不说南洋海军的舰艇航比英国远东舰队要快的多,但是南洋海军的密集炮火射击就极大的阻碍了远东舰队的转向,各舰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