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宣光的道路由于正在修建还没有完工无法通行,所以萧智等人在和平坐船沿黑水河而下先到福寿,再从福寿换乘较小的船逆泸江而上到达宣光。WWw.YZUU点com经过六天的不停赶路,萧智一行人终于赶到了宣光。宣光县地处安南北部,向北可达云南和广西两省,沿泸水而下又可到达河内,向西则可以到达老挝和缅甸,这里是安南省京族和傣族及缅族的主要聚集区,民族成分很复杂,有些地方民族矛盾也很突出。萧智他们这次去主要就是去了解这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情况,同时也顺便去看看宣光铁矿和煤矿的生产和建设的进度。
宣光知县黎公蕴虽是原来阮氏越南国时的进士出身,但为人却不迂腐,很懂得变通,而且其人很善于处理民族间的关系。宣光地区少数民族较多却很少有大的民族间的矛盾,各族之间相处的比较友好,在很多报告中萧智都看到了他的名字,所以对这个人也是很有兴趣。在宣光现煤矿和铁矿以后,黎公蕴就鼓励和支持各族百姓去矿上工作。这使得原来地处横断山脉山区的宣光县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萧智等人是在宣光的迎宾馆里见到黎公蕴的。他刚刚从乡下赶回来,所以整个人看起来有些疲倦。黎公蕴看起来有些黑瘦,没有读书人那种书卷气,倒有些像农民。三十多岁的年纪,身材不高,脸上带着些疲倦,但是两个眼睛却很有神。见到萧智时,他显得有些惊讶,但是很快恢复了平静。向萧智众人行了礼之后,就和萧智等人可气了起来,看到这些萧智心里对他的评价又提高了一个层次。从言谈中萧智得知现在的宣光由于春汛来临,所以大部分的官员都被他派到乡下帮助百姓保田抗洪去了。黎公蕴本来也是在乡下帮着百姓防汛的,可是得知萧智他们来后就连忙从乡下赶了过来,因为路赶的急,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吃午饭呢。听到这里,萧智赶紧安排他先吃了饭,又让他睡了个午觉好好休息休息。等休息的差不多了后,萧智才让人把黎公蕴叫了过来。经过一番的汇报和询问,萧智对这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现在也打算去乡下看看,毕竟现在的安南省农业人口还是占了大多数,农民还是现在社会的主要成员。
在黎公蕴的陪同下萧智和其他人来到了宣光南面的一个山寨里。这个山寨叫云脚寨,共有三百多户人家约7oo人,全村大部分人务农,也有不少人在新建的矿上做工。由于这里地处半山腰,自然耕作条件差,很多人家常年缺粮有时只能以野菜和野果度日。萧智他们来到云脚寨时,正赶上寨子里的人们吃午饭。萧智他们选了一家人家去用餐,看见大人物来了这家的主人要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可是被萧智制止了。萧智对领路的头人说:“你们平时吃什么就做什么,不用怕!我们和你们一样吃。”这家的主人看了看头人,又看了看萧智等人,等头人点头后才出去做饭。一锅红薯,一盘青菜,一小碟食盐,这些就是山寨里的人们平时的饭食了。萧智他们吃着这样的饭食,心中真是感慨万千说不出的难过。萧智自己心里想:“我们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在吃饭的时候,黎公蕴悄悄告诉萧智:这还是在宣光县城不远的山寨,如果是更偏远的山寨恐怕连红薯都吃不上啊!听了这些萧智的心情更加的沉重了。农村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土地的问题,土地问题不解决,农民的温饱就永远无法实现。农民如果平时连温饱都得不到保证,那他凭什么要拥护自己的政府、拥护自己的政党。现在是到了必须解决这些个问题的时候了,随着安南经济的展,社会改革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困难也会越来越大。如果是十年以后再改革,那么所需要的成本和代价很可能是现在百倍都不止。长痛不如短痛,在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力量还没有完全重组完成,旧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被打破的时候进行改革是最好的。这个时候如果将新兴的具有一些现代意识的农民阶级,纳入到正在形成的新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中来,就可以以最少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利益,萧智这样想着、思考着。(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YZuU.CoM)萧智的这些关于农村改革的思考和想法经过整理,在随后召开的中华民族复兴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被写入《安南十年展规划》中,成了该党早期时候指导农村改革的主要方针。事实证明这个方针是正确的,它使得安南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安南农村的劳动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保持了安南社会的稳定和展。
经过十天的走访和调查,萧智对于农村的实际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基本上摸清楚了现在农村存在的问题和自身在农村工作中的不足。同时,萧智和黎公蕴等一些比较贴近农村的基层人员进行了全面的交流,大家仔细分析了农村改革时可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提出了一些符合现在农村实际的解决办法。通过交流和沟通,萧智等人对安南的现状特别是对安南省的农村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识。这促使萧智等人在以后进行改革时不再那么一味地过分强调展工业的重要性,而是转变为强调均衡地进行改革,全面地展工业和农业,使二者尽可能地协调展。
在宣光县调研期间,萧智还走访了正在建设中的宣光府煤铁矿工地。也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比如过分的强调人的主观性,要求工人长时间劳动,福利待遇低下等等一些问题。在萧智的批评下矿山对这些问题都做出了整改。但是萧智知道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只在这一个地方有,其他的地方也许比这更严重。
在宣光的调研结束后,萧智等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太原进行巡访、调查,这里的情况和宣光的也差不多。作为安南省主要的钢铁基地,太原地区的工矿企业更多,人员组成更复杂,存在的问题也就更加地复杂更加地难解决。萧智等人分头调查研究,然后仔细分析了这些问题。现在萧智觉得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解决问题实在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所以他需要把这些问题都尽可能地整理归纳起来,在日后加以研究和分析,然后再在党的大会上表决、实施。这样才能在全省范围内解决好因建设过热和展过热等引起来得一系列的问题。在随后的四个月里,萧智等人不在集中巡访,大家分成好几组深入到各地调查研究。萧智先后到北江,琼州府,河静,顺化等地调查。随着调查的越深入进行,大家现的问题和情况就越多,大家都深深地感觉到必须要尽快地解决掉这些阻碍安南展难题和情况,否则,安南将很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