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也相映地延长到二十年。经过反复的争论和计算,加上利息和5oo万两白银的抚恤金日本总共要赔偿清国白银527o万两白银。通过这个条约中国成功地将即将展起来的日本扼杀在了摇篮里。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都是以中国的附庸国的面貌出现在国际的舞台上,清国海军成为东亚水面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清国再一次成为了东亚的主导力量。
有鉴于中国海军的强大,英德俄三国的远东舰队都自觉的缩小了其在远东洋面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规模,以免和中国舰队生不必要的冲突。
和日本签定和约的消息传到北京,整个清庭为之一震。光绪和慈禧两人连续布旨意奖赏有功的海军将士。北洋水师也正式改为北洋海军,升任原水师提督丁汝昌为北洋海军总督,封为三等平东侯。而李鸿章仍任北洋海军总理大臣全权负责海军。萧智等人也是具有封赏,。有鉴于海军的作用,清政府决定继续加强海军的建设,打算从日本的赔款中拿出35oo万两来用于海军的建设,分配方案为南洋海军2ooo万两,北洋海军15oo万两,其余款项除去对“长崎事件”中受伤水兵的抚恤金则全部收入国库。对于收入国库的钱的用途,萧智等人也是心知肚明。
由于四国岛被抵押给了清国,所以朝廷里就要不要派军队,到底派哪支军队去四国的问题展开了争论。一派认为既然条约规定了清国拥有四国2o年的主权,就应该派军队驻扎以维护那里的秩序。同时在那里实行有效地统治。2o年后未尝不会变成大清的土地,那时就是开疆拓土之功了。另一派则认为清国现在劳费繁多的去驻扎军队,2o年后还得撤回,这样来回的折腾实在不值。不如还给日本以显示大清的气度。两派的争执在光绪和慈禧看来都有道理,一方面是开疆拓土的不世功勋一方面是可能驻军带来得浩繁花费,两人心里委实是难下决断。就在两人不知如何处理时,萧智的一道上书解决了他们的难题。萧智奏请有新组建安南省的军队去四国驻扎,一来安南士兵居于四国,其语言不通,不易造反生事。二来,四国为海岛,只要守住港口就可守住全岛,所以驻军不需太多。三来四国经济有一定基础,可以就地征税以供军用。看完萧智的奏则慈禧与光绪都大为赞赏。第二天在朝堂上议了议就同意了,毕竟大清有百余年没有人开疆拓土了,这个功勋和荣耀实在太吸引慈禧和年轻的光绪帝了。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萧智等人也是忙的脚步沾地,一方面要监督日本从琉求,朝鲜和四国等地撤军另一方面要组织安南省的部队进驻四国(朝廷根据地域特征,将琉求群岛在行政上划归了新建的台湾省,设立了琉求府。但是在军事区划方面却属于南洋海军的巡航和防卫范围),一直到三个月以后都交接的差不多了萧智他们才松了口气。
而日本方面在这三个月则出现了巨大的社会动荡。激进派和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对峙,经过一番血腥的斗争,保守派在天皇的支持下掌握了政权,日本的改革步入了缓慢甚至停滞的阶段,由于日本的保守派坚持稳定与和平的改革方式,所以日本的社会前所未有的稳定,海军和6军的被限制使得日本保守政府有相当的财力来支付赔款和投资。日本的轻工业得到迅展,再加上外来的投资,这些使得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快提高。人们对新的保守政府也开始信任起来,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弥漫于日本全国的军国主义侵略思想开始被和平的气氛所取代了。
这些情况的变化也使得东亚的和平局面得到了较长时间的维护。但是北方的俄国却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