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赶紧转过头,高声说道:“诸位爱卿请求,朕准了。即日诏书给萧智,丁汝昌。务必要让倭人知道我大清的厉害,使其不敢再犯我天威”于是这份奇怪的诏书以最快的度到了萧智和丁汝昌的手中。在横须贺港停留的萧智等人,通过在横须贺港的电报知道了朝廷的意思,两人同时松了一口气。这个擅自和邻国开战可不是小罪,说诛灭九族都不为过。现在好了,自己不但无罪还有大功。
两洋舰队在横须贺港没有见到日本的剩余舰队也没有过多停留,直接驶进了东京湾。果然和两人猜测的一样,日本剩余的舰队都在东京湾内等着呢。看来小鬼子是打算拼命了,想利用湾内地放狭小的特点打短兵相接的战术了,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早在横须贺港时,中华号上的舰载雷达就已经现了他们。之所以两洋舰队还是驶入东京湾只不过是想观察一下分布在东京湾周边的炮台而已,省得到时候还得一个一个的打掉――麻烦。两洋舰队并没有深入东京湾,在进入入口的一海里处停了下来。而日本舰队剩余的六艘军舰则背靠东京港一字排开,与清国的两洋舰队对峙。海上最后的大决战一触即。
早在一天前,日本的官员们就在天皇皇宫召开了会议。官员们在会议上吵成了一锅粥,政府的官员们指责军方尤其是海军部不该如此愚蠢,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还要挑衅清国海军。而军方则指责政府们的警察才是这次灾祸的罪魁祸。两方各不相让,差点在皇宫里动起手来。最后还是日本的天皇动用天的权威才强行压制住了两派。两派现在对清国的进攻都是束手无策,商量了半天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最后实在是没折了,只好向天皇呈报:向清国求和,希望换取日本的和平。以为将来日本的展取得时间。看完这样的呈报,做为日本最高脑的天皇顿时大怒,斥责其为卖国奏则。当即解除了伊藤博文的相职务并解散内阁,同时命令6军和海军做好与清国决战的准备。对于政府官员和军官们让天皇撤离东京皇宫的请求,天皇也一口拒绝并表示要与自己的子民共存亡,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们天皇那样疯狂。伊藤博文虽然被解除了职务,可是他还是有很大权威。日本现在的情况要么和清国死拼到底,要么忍辱负重以求来日报仇。前者显然不行,于是他又联络了一批重臣再次向天皇进谏。经过反复的劝说和请求,天皇终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是要求同时做好和清国人在东京湾开战的准备。得到天皇的许可后,伊藤博文等人先拜会了清国驻日本公使徐寿朋,希望他能向清国的朝廷出停战的请求,并说服东京湾的清国舰队暂时不要炮击东京。随后又连续拜会了英德法俄美等国的大使,希望他们能就两国的争端予以调停。
就在伊藤博文等人积极的周旋时,萧智等人也在开会商议。说实话,萧智等人并不想也把东京从地球上抹掉。他们也希望把东京完整的保留下来,当然是作为中国的领土保留下来。可是现在日本方面并没有来求和的信息,这让萧智等人很为难。从先前的电报来看朝廷只希望日本服软就可以了,可是如果日本现在要决战怎么办?自己本来只想教训下日本,没想到现在骑虎难下了,难不成靠自己靠自己这几千人去占领日本?就在萧智等人也愁的时候,徐寿朋收到了来自朝廷的回电。电报上要求以萧智为全权谈判正使,徐寿朋为谈判副使与日本展开谈判。要求只有一个,日本必须公开向大清认错,其余的条款可自己拟订。这样的要求让身为大使的徐寿朋看的哭笑不得,打了半天仗认个错就没事了?这也太荒唐了!话虽这样说可朝廷的旨意还是的传达。出去叫了辆马车就往码头赶,总算在赶在萧智等人的耐心磨光前到了“中华号”上。看了朝廷的电报和任命,又听了徐寿朋转达的日本方面的要求。萧智等人都暗暗的松了口气,如果再不来得话萧智他们就只能先炮击东京了。
1886年八月二十一日,经过西方各国公使的调停和日本的一再请求,中国终于同意与日本进行谈判。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