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启印月(明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九章 朱由校登基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侍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可以在暖阁里无所欲为,但就是不能出去,虽不甘心,可她没有法子反抗。她发现,自从皇上病重之后,她以往的那些招数就丝毫不起作用,面对那些木头般的侍卫,她的威胁恐吓不行,撒泼耍赖无用,其它那些小心思更是搬不上台面,让她的脾气变得暴躁,不骂骂这些人她就心里不舒服。     现在又听见王安请她移宫,这哪里是请!自己还没答应呢,他们就开始帮忙搬东西了,真是欺人太甚!     不过听说这是大臣们的意思,她也没敢闹腾,李选侍以前倒是有这个胆子单挑群臣,可这几日不得走出暖阁一步的她,磨光计策的同时,似乎也把勇气给磨去了不少,一时没想到好主意的李选侍,只得抱着八公主离开了乾清宫,移居到仁寿宫内的哕鸾宫。     明天就是登基的日子了,为泰昌守灵的朱由校不自觉摸了摸戴在胸前的铜钱,眼睛中溢满了光彩。     此时,身在侯府中的乔婉静静地坐在床沿,打开放着铜钱的小匣子,看着上面写的“万历通宝”几个字,乔婉笑了,她渴望着带起铸有“天启通宝”字样的铜钱,带着那样的铜钱将会是她心里最好的祝福。     这个她一手带大的孩子终于要迎来了自己的时代,从明天开始就踏上他开创盛世的征途,乔婉相信,他会保护着大明的河山,保护着大明的所有子民。     第二日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     面对场面隆重的登基大典,朱由校倒是没计较仪式是否繁琐,坦然自若的照着既定的仪式行事,并抽空粗略的算了一下花费,心里暗笑,若是奶娘知道了这个数字,恐怕又得心疼了。     当朱由校坐在郊坛前的金椅上,面向南方向前望去时,他被这庄严隆重的气氛感染的亦是心潮澎湃,望着前面的百官,望着脚下的土地,朱由校的眼神变得坚定无比。     随后又诣太庙,追尊先人,来到奉先殿后,朱由校身穿衮冕坐在了御座上,其它的事自有群臣来做,他只需耐心等着就行,一切准备就绪后,礼乐响起,下一步只要文武百官在通赞官的指引下行了三跪九拜之礼,今天的登基仪式就算是完成了。     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但像是在验证朱由校的想法一样,在通赞官开口之前,一女子高声疾呼道:“等一下!”     这个时候行礼谁都不敢慢一步,百官都在凝神等着通赞官的话,这时传出的声音自是听的很清晰,这么隆重庄严的场合都有人出来捣乱,大家是万分诧异,就连礼乐官们都止住了手上的动作。     众人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之间郑贵妃身着盛装骄傲的立在那里,她双手抱着一个宝匣,身后跟着的人是崔文升。     郑贵妃望了望在场的众人,对于这个效果她很是满意,心中暗笑一下,抬脚往由校旁边走去,却被侍卫们给拦住了。     “让开!”郑贵妃高声呵斥道,似乎这样才足以显示出她的威严。     这些年朱由校虽没把真个皇宫全部掌握在手中,可至少在场的众人都是对他忠心耿耿。     侍卫们无视郑贵妃的斥责,依旧面无表情的站立着,没见他们的皇帝主子发话,谁敢放这个捣乱的女子进去!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他们的主子新登帝位,他们急于表现还来不及,绝不容许自己做事有疏漏之处。     郑贵妃颐指气使惯了,别说是对着侍卫了,就是已经死去的泰昌帝,不论是在做太子的时候还是当皇帝的时候,还不是被她随意辱骂。     郑贵妃眯眯眼,看着依旧稳坐不动的朱由校,心里暗骂这又是一个不识抬举的东西,既然这样,你们这对不仁不义的父子就别怪我心狠了!     对于今天的事情,郑贵妃胸有成竹,她已经准备了近一月,她就不信自己能败在这个乳臭未干的傻小子。     这样想着,郑贵妃愈发的抬头挺胸,趾高气昂地对着朱由校说道:“怎么?知道自己登基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不敢让我上去说话了吗?”     “哦?朕倒是不知有这种说法,劳请贵妃解惑!”朱由校挥挥手,示意手下的人放她进来。     郑贵妃昂首阔步的往前走着,身后跟着的崔文升暗叹自己主子愚笨,若不是皇上有意放她进来,她哪有那个本事闯到这里来?崔文升万分的庆幸自己已经弃暗投明了,皇上已经答应他,只要今天事了,就会饶过他的性命,还会把他喜欢的女人赐给他,想到这,崔文升的嘴角微微弯了弯。     郑贵妃哪里会知道崔文升的想法,她走到朱由校的面前,连看都不屑看朱由校一眼,潇洒地转过身,面向群臣高声说道:“这里是先皇(万历)写给福王的传位诏书,福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朱常洛违逆天明,所以会遭了天谴早早的死亡,朱由校如今这般,恐怕又会是第二个朱常洛了,若是让福王继位,整个大明必定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们看看洛阳的情况就知道了,这就是上天在向大家示警,我们不得不重视啊!”     明知郑贵妃不安好心,但有的人心里还是开始有了疑惑,自福王去了洛阳之后,整个洛阳都渐渐繁华起来,不光作奸犯科之人少了,百姓安居乐业了,就连土地都连年增产,比别的地方收获多了不少,这几年已有不少外地百姓迁到洛阳,与其他地方相比,那里简直就是乐土!     天命之事他们不敢妄言,再加上郑贵妃说的头头是道,而且这些年洛阳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纵使先前极度排斥郑贵妃母子的一些大臣,一时之间也不知该怎么反驳她的说法。     眼见极其顺利的登基大典出了这等状况,杨涟最先反应过来,张口喝道:“无知妇人满口胡言乱语,哪来的传位诏书?神宗先去的时候,我等都在跟前,他亲口叮嘱我们要好好辅佐太子殿下!哪里又会让福王继位?你手里的诏书定是假的!”     杨涟语毕,首辅方从哲等人也先后大声反驳郑贵妃的说法。     “是不是真的,我们一验便知,在这里争吵又有何用!”说完郑贵妃望向朱由校,轻蔑地说道:“不知殿下你敢吗?不会是心虚的让人把我赶下去吧?”     郑贵妃的一句话,让刚张了口的杨涟又快速的把到了嘴边的话语咽了下去,他不知道皇上有没有这个想法,刚刚他自己是想说这个话来着。     “呵呵!”朱由校面不改色的站起身,冷笑一声,说道:“想打开那就打吧,也好叫大家都看明白,到底谁才是天命所归之人!”     看到自己的激将法有效了,郑贵妃实在是控制不住满心的喜悦,笑了起来,这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