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院风荷位于圆明园的北端,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池中遍植荷花,每到盛夏,便是观荷的好去处。
青依和叶蓁陪着乾隆前往曲院风荷,来到时才发现,殿中早已坐着一些人,原来是太后和和亲王。
“弘历,快过来,”太后远远地就朝自己的宝贝儿子招手,“额娘刚才和弘昼说起那日在清晏舫的惊险,提到你身边的那个叫青依的宫女,额娘说她有二十八岁了,弘昼就是不肯相信哀家,还要和哀家打赌,你快来作证。”
青依暗暗叫苦,为什么一来就被摆上台?
太后一看青依在,更高兴了:“青依快来,站在哀家身边,让和亲王好好瞧瞧,不过你不要出声啊。”
乾隆坐下来说:“五弟想要赌什么?”
和亲王看看青依,大声说:“我说,青依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五岁,如果超过了,就算我输,我愿意自罚一个月俸禄,还有这一个月之内,天天来给太后请安,陪太后消遣。”
乾隆说:“你确定?输了可要说到做到。”
太后在旁笑道:“好啊,哀家这一个月不怕闷得慌了。”
和亲王看到这阵势,有些怀疑地再瞧了瞧青依:“你已经二十八岁了,不可能。虽然自从本王见到你,你就是这样子。但怎么看你,你还是像十八少女更多,瞧瞧这模样,这身段,怎么可能是二十八呢?——本王赌了!”
乾隆对青依说:“你自己对他说吧,让他输得心服口服。”
“王爷,青依在十四年就已经够二十五岁了,现在是十七年,您说,我现在多少岁呢?”
和亲王瞪着眼看着青依:“你真的是二十八岁?没有骗我?”
青依点点头:“万岁爷也在这里呢,我哪里敢说假话,而且和亲王如果不信,可以去查宫中的宫女登记册,上面记得一清二楚的。”
和亲王懊恼地看看青依,又看看乾隆和太后,叹了一口气说:“本王认输。不过本王输得实在冤枉,你们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也绝对不会相信的。”
然后又对青依说:“你怎么能随随便便告诉别人你的芳龄呢?女人的年龄就和男人的钱财一样,都是秘密,哪能轻易告诉别人呢?”
他此话一出,引起殿中众人的一阵笑声。
正笑着,不远处又走来一行人,原来是愉妃领着五阿哥永琪。
见到太后和皇上都在,愉妃连忙过来请安。
乾隆愉快地朝永琪招招手,将他拉在身边,询问他近来的功课。永琪都从容大方地回答了。乾隆很高兴,随手赏了自己腰间的一个玉挂给他。
在乾隆现有的五个皇子中,三阿哥永璋因大行皇后之事为乾隆所不喜,四阿哥永珹资质一般,唯有五阿哥永琪聪慧好学,满、蒙两语皆通,又擅长绘画,难怪乾隆分外钟爱。
“皇额娘,让弘历陪你去桥上赏荷吧!站在桥上观看,别有一番趣味。”乾隆扶起太后。
于是众人起身,前往棕亭桥上赏荷。远望过去,湖中央有一座造型优美的九孔石桥,显得格外醒目。湖上种着大片大片的荷花,荷叶随风荡起绿波。风吹叶低,露出一座座洁白的石桥。红的花,绿的叶,白的桥,像是一幅国手绘制的妙手丹青。
湖中种植着上百个品种的荷花。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莲叶田田,芙蕖妍妍。亭亭挺立的荷花在绿色的荷叶中,犹如绿裳少女从举着的衣袖后探出螓首,娇羞欲语,欲语还羞。
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微风拂过,荷影婆娑,幽香渺渺,氤氲馥芬。香远益清,闻之心旷神怡。
一路上,众人谈论着各色莲花之美。乾隆和和亲王不时还吟出几句咏荷的诗句来,太后一脸欣慰地注视着他们。
永琪的注意力却明显转移到莲蓬上了。他伸长了手臂,竭力去够一支莲蓬,但人小手短,怎么也够不着。青依看他那惊险万分的姿势,连忙跑过去拉住他。
永琪朝她一笑,黑亮的眼睛眯成了月牙儿。
“五阿哥是想摘这莲蓬吗?”
“嗯,我记得莲子可以吃,不知道现在里面有没有莲子。”
“摘下来看看不就知道了。”青依伸长手一勾,就抓到了。折下来剥开一看,里面的莲子还很小,太嫩,吃不了。
“青依姐姐,你试试摘旁边那个老一点的莲蓬。”永琪指着旁边说,“就是那个老得起了皱的莲蓬,里面的莲子应该可以吃了。”
于是,青依又伸长了手去够那个莲蓬。
还差一点。青依调整了姿势,再接再厉。
突然,有人握住了她的手臂,她吓了一跳,差点掉进湖里。那人扶着她站稳。原来是和亲王。
“待本王来帮你们!”他长手一伸,便抓过那支莲蓬,折了下来。
真是一山还有一山高,一手还有一手长。
永琪撕开莲蓬,挖出莲子,正要放在嘴里。青依连忙说:“还不能吃,将里面的莲心弄出来,不然好苦的。”
永琪咬碎莲子,小心地拔出莲心,再吃下去。
“真甜!皇叔,我还要!”
“好!待本王和你们一起做一回采莲女,给太后采点莲蓬尝尝鲜。”
和亲王招来湖边停泊的小舟,踏上去。永琪也跳上去,他身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姑姑便跟着要上船。
和亲王说:“不用你来,本王自然会照顾永琪。”
那姑姑退了下去。永琪却突然跳上了岸,朝青依跑来。
“青依,你和我们一起去采莲蓬。”永琪拉着青依的手。
“五阿哥和和亲王一起去采就好了。”青依说。
太后却发话说:“青依你一同去吧,你会水,哀家也好放心。”
青依便和永琪一同跳上船,和亲王撑篙,在湖里划起来。三人在荷花中穿行,一会儿采莲蓬,一会儿采莲花。采了就放在船舱里。永琪是吃的比采的多。青依看见这种情况,只有指挥着和亲王左右撑船,多采下一些莲蓬。
永琪吃着吃着,突然惊喜地叫道:“啊——水里有鱼!”
青依低头一看,是有鱼,不过很小条,在荷叶梗中间蹿来蹿去,似与人相乐。
永琪见此情景背起诗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真不愧是乾隆的儿子,随时都会诗兴大发。
但青依又想:这首诗重复的地方那么多,恐怕是他背得最熟的诗吧。
和亲王一听,笑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