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子的话说引起的效果可以用一滴水掉进了滚油锅里来形容是再好不过了。 ~只是这群情激愤他自己也不好过,其实他觉得自己挺无辜的,真的!好心好意的把辛辛苦苦找到心目中的好苗子送给不出门的师弟们做徒弟,这是多么伟大的师门情谊啊,这师弟们怎么就不能理解呢?
郑月蝉当然也不甘示弱,能搭在众人的后面一起讨伐下这个很让人费解的老道,这是一件多么有利身心的健康的活动啊!直的推广。
所以那几个孩子当中就数她蹦跶的最欢,声音最响亮,动作尺度最大,大有后世革命小将批斗反革命的精神。
熊廷弼平时虽然有点皮但是怎么说也只是个在乡下长大孩子,平时也就见见村民们打架斗殴,见到的出家人那个不是趾高气昂,自持身份整天个就是一副道貌岸然世外高人的摸样,就如同逍遥子在郑家那几天一样,直接把他唬得一愣一愣的,这会子却见这群道士的行事却是和乡下村民又的一拼,不禁惊讶的不知所措。
说到这就有必要说明下在这大明朝道士和尚这类出家人在明朝的社会地位。
这话说起来有点长,那就要从大明朝开朝的皇帝朱重八,朱元璋说起,话说这朱老先生自身就是个和尚起家,他老人家坦荡也不忌讳人家这么说,所以呀在他当政初期呀对寺院什么的很是照顾,他老人家常说当年要不是寺院收留少不得也和父母兄弟一样饿死了,于是便免了天下出家人的丁银徭役。
这个政策一出来那可就了不了,你想呀这一出家就能免了赋税徭役之苦,还能入寺院让人供养可以过着那种不耕不种风雨无期的清闲生活,所付出的不过就是暮鼓晨钟,而别的阶级想要免徭役去赋税只能寒窗苦读,走科举这独木桥,这其中的难易不难让人作出选择。这也是为什么郑父和熊老太太对于能进入白云观如此热心的原因之一。
于是天下的寺院和道观全火了,他们每次开山门的情形可以参考后世名企招聘,当然这其中的待遇那是名企拍马比不上的,一旦进了那就是终身制,福利也好……反正就一句话,人那叫多呀,实在没办法了不少地方还出现了村民自筹资金自建寺院然后自我剃度的情况。
这时朱老先生就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呀,多去当和尚道士了这地谁来种呀,长城谁来修呀,运河疏通谁来疏呀?可是自己也不能把说出去的话收回来不是?怎么说现在也是做了金口玉言的皇帝了,这类事上实在不能让人说自己言而无信对不?于是他老人家一拍脑袋一想,还真给他想出了个主意,要不怎么说是打天下的皇帝的脑袋呢,就一个字形容“灵”。
第二天他就宣布了说是为了提高出家人的职业水平,决定进行一场考试所有的出家修行的多要参加,考试合格的发度牒,来证明你的职业素养,然后国家承认你是个出家人这才能享受出家人的待遇。
那次考试很成功,全国通过考试的是才一千个,朱老先生对此很满意,决定仿造科举也来那么个每三年才考一次,每次不多最多一千个名额。 ~俗话说有人满意了就会有人不满意那次考试的后果就是有个落榜的和尚很郁闷很不甘,。他认为他失去了他应有的待遇。那个和尚就是道衍,后来他就转职当了造反的军师。
啊,不闲扯了他的故事不在本书范围内,现在只说和尚和道士的特殊阶级的形成。
典故说到着朱重八老先生那算是完成了,现在继续说万历朝,到了这万历朝却是出了点岔子,什么岔子呢?就是小皇上的生母称自己是菩萨转世了,既然是菩萨转世那当然是要多建造寺院的,可建好了需要有和尚进去的呀!每三年一千个那有多得呀?没办法只能扩编,这一扩编好么变成了一届三千个!
现在两界过去了,前两天首辅张居正就不乐意,为撒呢,这度牒一下那么多还增加的全是和尚的,他觉得这是助长了民众好逸恶劳之心,导致国家劳动力丧失,还严重威胁到朝廷赋税,前面说了寺庙道观是免税的,就如同有人中举,就有人带着资产投靠一样,寺庙也有不少这样的事列,更因为度牒想要的人实在太多偏又有数值,搞的不少人找关系,托人情,甚至直接买卖,这让他与他的政治主张和实行的政治法规相拗。很想恢复把那恢复到洪武年间,可偏又中间插着个李太后,可是在去年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上了奏折希望讲度牒的发放由三年一次改为六年一次。
这折子最终虽然是通过了,可其中的曲折外人无从知晓,只是不久就发生了昌平县小道观直接改成了寺院,道士变成了和尚……后来道士吵闹,张居正也只能装作不知道,最后却不知道怎么的便没了声音。
好了言归正传,这戒台上的这出戏还是要继续唱下去,不管怎么说逍遥子还是御封的天下道家掌教,虽然他这几年不务正业,有点占着茅坑不拉屎,身为掌教却不为天下道门谋福祉,虽然平时底下不少人认为他应该回崂山种红薯去,但是不管怎么样他现在还在这个位置上,所以现场虽然很混乱但是真正敢和他“理论”的也只有那五个师弟,加上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郑月蝉。
正当郑月蝉闹腾得欢的时候逍遥子又说话了,不过这次却没上次那么好脸色了,任谁在享受了那一通质疑后都不会有什么好脸色,只见他眼睛一瞪,手里的那柄青玉拂尘一挥,很威严的说道:“诸位师弟,此意以决,无须再说,一会来七真殿,看看孩子们适合拜那个吧。”
众白胡子老道见逍遥子使用了青玉拂尘,谁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唯有点头称是。
郑月蝉见众人没了言语,当然也蹦跶不起来了,在受了老道士一记白眼后也没忘记回给他一个鬼脸。对他这青玉拂尘却起了好奇,这时候穿越的优越性再次得到了体现,托广大武侠,仙侠小说的福,很快就想到了这可能就是是全真派的的传说中的见拂尘如见祖师这类的传承事物。一点没错,确实是全真的只传掌门的宝物,传说中是王重阳当年得道时候留在全真作为掌门信物的。 ~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跟随着老道来到了七真殿,可到了殿门口却是只有那几个白胡子老道以及郑月蝉他们走了进去,其余的却只能在殿门外的青石上依着辈分盘膝而坐。
郑月蝉对于七真殿,心里还是很有期待的,当然这只是期待这七真殿是不是真的是金老笔下的那全真七子,她燃起的只是熊熊八卦之心。
踏进这七真殿果然,殿中的供奉的是七人,郑月蝉抬眼向中座望去,却见供牌上写着丘处机,左边上首却不是传说中的大师兄马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