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大丫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 文家四喜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文李氏叫杨文氏母女气的,足病在炕上半个多月,好容易养好了精神,就请了韩老娘和李老娘,忙着给文雪露重新张罗亲事。     虽然是赵家有负文家,这才让文家退了赵家的亲事,可这种事情闹来闹去的,最吃亏的还是女家,说白了,伤的还是文雪露的名声。因此文李氏才心急火燎的,生怕耽搁了文雪露出门子。     正在文家上下都忧心着文雪露亲事之时,鸳鸯笑盈盈的登了门,为柳家来说亲事。那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柳青很中意文雪露,自知道文赵两家退了亲事,就催着柳家来提亲。柳老爹和柳老娘怕文家看不上柳家,这才求了鸳鸯来帮着探探口风。     要说柳青和柳家,晴雯是很满意的,只是当初文雪露自己相中了赵明书,这才断了柳文联姻的事。如今柳家既然仍旧有意与文家联姻,晴雯心里自然欢喜,只是这成不成的,还得要文雪露自己愿意。     于是,在文李氏和文皓然都点了头后,晴雯与鸳鸯进了文雪露的屋子,去问她心里的意思。     经过赵杨两家之事后,文雪露对赵明书是彻底的死了心。如今听了晴雯与鸳鸯的劝说,又想了想与柳青的几面之缘,也就松口同意了这门亲事。     在她想来,晴雯和鸳鸯的眼光是绝不会错的,而被她们口口称赞的柳青,想来也是很好的。况且,柳家经营着布庄,家境很是殷实。她嫁过去了,又与鸳鸯为亲为邻,身边也有帮衬之人。     鸳鸯带着好消息回了柳家,喜得柳青催着柳老爹和柳老娘去请媒人,好挑日子去文家提亲。     不到一个月的工夫,柳文两家的亲事就正式定下了,文李氏也松下口气,身子也一日比一日硬朗了。     要说文家的喜事,也是一件接连着一件。当文李氏还沉浸在小女儿定亲的喜悦之中时,晴雯和玉钏儿就先后两日被查出有了喜信,而且还都是近两个月的喜脉。     喜得文李氏提了好酒好菜,跑到文老爹的坟前,又是哭又是笑的,足向文老爹唠叨了两个多时辰,才被找来的文雪露给劝回了文家。     这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在文家欢天喜地之时,远在隔壁村子的赵家,却是乌云笼罩。     杨文氏怕赵家会闹出变故,也顾不上丢人现眼,赶在赵文两家退亲后的一个月之内,就将杨宝儿强嫁进了赵家。自从如愿的得了秀才女婿,杨文氏就又扬眉吐气的横着走了。     杨宝儿也知道赵家因着她们母女的算计,心里待她未免有些隔阂,故她过门后也伏低做小的过日子,孝顺公婆、伏侍夫君,样样都谨慎小心。只是人性天生,自杨宝儿有了身孕,就开始装娇拿乔了,更是趁机将杨文氏接进了赵家,说是好多一个人照管她。     赵家人本也觉得在理,并未多心,可自打杨文氏大包小裹的搬进了赵家,就摆出自家人的姿态,对赵老爹和赵老娘都多有不客气。赵明书身为女婿说不得她,只得让杨宝儿劝劝岳母。可谁知杨宝儿仗着肚子里的宝,早就不是当初温婉贤淑的小媳妇了,不仅不劝着杨文氏,还母女俩一气的压着赵家人。     日子长了,赵家人才算琢磨过来,可杨宝儿怀着赵家的子嗣,他们心里纵然再苦,也不敢这时候给杨宝儿添堵。赵明书虽然待杨宝儿冷了心,可赵老爹和赵老娘日夜劝着,他也只能看着未出世的孩子的面上,勉为其难的陪着杨宝儿混日子,可心里是一日比一日不待见杨宝儿。     结果,因为家宅不宁,赵明书也无法全心温书,秋闱上落了榜,没有考上举人。这下可是打碎了杨文氏和杨宝儿的美梦,面对无官无权无钱的赵家,杨文氏和杨宝儿可说是一万个看不上眼了。     只是亲已成了,孩子也怀上,这会儿就是后悔,也没有法子了。于是杨文氏和杨宝儿就翻倍的作闹,今日哭天抹泪、明日摔锅咂碗的,把赵家闹得是乌烟瘴气。几次赵明书都想要休妻,却都被忠厚老实的赵老爹和赵老娘给劝了下来。     不过,杨文氏和杨宝儿在赵家也没有威风多久。杨宝儿因为整日的作闹,到底是动了胎气,不满九个月的胎,就早产了。杨宝儿嘶喊了一日一夜,才生下了瘦小的女儿,还闹了个血崩的下场,再也怀不了孩子了。     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明书趁机把女儿抱去给赵老娘养,然后回身就拿“无后”的理由,要休了杨宝儿这不贤之妻。杨文氏和杨宝儿这下算是傻了眼,撒泼打滚的哭求赵明书改变心意,最后还放了狠话,说赵明书若真敢休妻,她们母女俩就吊死在赵家门前。     赵明书到底还要再考功名,赵老爹和赵老娘一辈子的好名声,也不愿毁在杨文氏母女的手上,只得看在小女儿的面上,收了休杨宝儿的决定。只是赵明书也不再任杨文氏母女摆布,与赵老爹和赵老娘商议过后,就娶了一位平妻进门。     无嗣的把柄在那里放着,杨文氏母女心里再不愿,也拦不住人家,只能暂忍下这口气,想着等那平妻进了门,再一决高下。可谁知她们母女的好算盘结结实实的落了空,赵明书这次挑选的平妻不仅样貌比杨宝儿强上几分,就是泼辣的性子也着实让她们母女头疼。几番争斗较量下来,杨文氏母女让那平妻压得死死的。     且那平妻虽然性子泼辣,心术却是极正的,孝顺公婆不说,待赵明书也是万分温柔,就是对杨宝儿生的女儿,也是极为照顾。凡是与赵家有来有往的,就没有不赞这平妻好的。     赵明书与那平妻也极是恩爱,将杨宝儿可说是彻底扔到了脑后,不过当她是家里的摆设罢了,却是再没有进过她的屋子的。后来那平妻生下了儿子,就更没有杨宝儿的事了。     日子一长,杨宝儿也就认命了,反而还生出了怨恨杨文氏的心思。只是除了杨文氏,她就再没亲人了,心里再怨恨,也只能与杨文氏相依为命。好在杨家家底不薄,赵家人虽然无视她们母女的存在,她们母女也自有银钱过活。     再后来,赵明书考上举人之后,在功名上就再无前程了。只得韩大哥的牵线下,也进了悠然书院作教书先生。好在那时候的悠然书院,已然在附近六七个村子里颇有名气,倒也没有委屈了他举人的身份,十两的月银更是丰厚。     也是因为受到了院长文皓然的照顾,赵明书虽然真心痛恨杨文氏母女,可也再没有提出休妻一说,更是为杨文氏养老送终,全了作女婿应尽的孝心。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已然都是后话了。     且说十月怀胎,晴雯与玉钏儿妯娌同日生产,玉钏儿前脚生下六斤的大胖儿子,晴雯后脚就生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