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大丫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打算盖房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再说赖府这边,赖嬷嬷听说了晴雯的喜事后,玩笑似的笑斥金钏儿道:“好个贼丫头,骗我说接晴雯丫头去住几日,结果连整个人都骗走了。我这身边少了可心的人儿,你倒是要拿什么来赔我的?”     金钏儿忙陪笑请罪道:“嬷嬷教训得是,是金钏儿不懂事了。只是这也是桩好姻缘,晴雯有了好归宿,嬷嬷也替她高兴不是。”     入画也跟着凑趣儿,奉承了赖嬷嬷许多的话,直把她老人家哄得合不拢嘴的笑着。     赖喜娘带着两个丫头,拿了两匹大红色的布料,走了进来,拉着晴雯的手,不舍的笑道:“没想到姐姐竟比我嫁得还早,本来还想着出阁前,还能再得姐姐陪伴上一年半载的,却没想转眼分离就在眼前了。这两匹布料是当初人家送我做嫁衣的,只是我做嫁衣的布料,祖母和母亲早就给我准备好了,所以就放在箱子里,一直都没有用上。如今姐姐大喜,妹妹也没有什么可送的,就借花献佛,将这两匹布料送给姐姐吧。”     话落,让丫头们将两匹布料放在晴雯旁边的桌上,接着笑道:“这两匹大红的布料,一匹是金线绣大牡丹花的,一匹是金线绣细竹的,正好可以做新娘子和新郎倌的喜服。还请姐姐不要嫌弃礼薄,往后空闲了,多过来看看祖母和我,别把妹妹给忘了。”     自从穿越成晴雯,受够了表兄嫂的冷待,幸得赖嬷嬷相助,回到了赖府。每日与赖嬷嬷和赖喜娘相伴,说说笑笑的,做做针线活儿,晴雯的日子可说得上是轻松自在。     赖嬷嬷和赖喜娘对她的好,是发自真心,她也非常清楚,所以当离别在即时,她心里也是有诸多不舍的。只是“入乡随俗”,嫁人这条路是早晚要走的,与其不知道将来的归处,倒不容趁着眼前有如此好的人选,为自己寻个好归宿。     晴雯站起身来,紧紧的拉着赖喜娘的手,红着眼眶儿,笑道:“姑娘放心,往后我定当常来看望嬷嬷和姑娘,姑娘也要好好保重身子。趁着出阁之前还能过些轻闲日子,好好陪在嬷嬷跟前孝顺孝顺。待姑娘往后嫁了人,再想回娘家走动,就不是容易的事儿了。”     赖喜娘乖巧的点头道:“姐姐放心,这些道理,妹妹都懂得的。”     赖嬷嬷在旁笑道:“喜娘大了,人情事故的,也懂了不少。这布料送得也合时宜,比你们再出去买要便宜许多。这小孙女儿都知道随喜礼了,我这老婆子就不能空着手,只靠着一张嘴了。”     话落,吩咐身旁随侍的丫鬟道:“上月里亲家太太送来的那套金头面首饰和那对翡翠镯子,你去取了来,再取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那丫鬟答应一声,领命而去了。     赖嬷嬷笑对晴雯道:“上月里亲家太太送来的头面首饰和镯子,我看着倒是好东西,只是样式太过花俏,老婆子我戴着不合适。本来是想给喜娘添妆的,如今你大喜,就送给你添妆吧。你孤零零的姑娘家,连个正经儿的娘家人都没有,嫁的也是乡下的农户,嫁妆丰厚一些,往后的日子也能过得宽裕些,婆家人也不会小看了你。”     晴雯知道赖嬷嬷是真心为她着想,心里感激得很,走到赖嬷嬷身前,跪下磕了个头,含泪道:“晴雯孤身一人,无处为家,幸得嬷嬷不弃,收留了晴雯,又好茶好饭供着,待晴雯与姑娘无异。晴雯心中感激不尽,本想在嬷嬷身边多伏侍几年,尽一番孝心的,却不想事事多变。如今晴雯即将离府,还请嬷嬷多多保重身子,莫让晴雯挂怀。嬷嬷对晴雯之恩,晴雯终身不敢忘记,往后若有用得上晴雯的地方,嬷嬷只管派人叫晴雯回来。”     赖嬷嬷欣慰的点点头,一面让赖喜娘扶晴雯起来,一面不放心的嘱咐道:“这嫁了人,就是婆家的人了,不能再像出阁前那么随性自在。事事应以婆家为重,样样要以夫婿为先,切莫使性子、耍脾气,凡事要多多忍让才是。这过日子总是有磕有绊的,没有件件顺心满意的,遇事不要慌乱,小俩口有商有量的,再大的难处也能挺过去。日子嘛,就是要熬着过的。”     赖嬷嬷拿着近一辈子攒下的道理,一遍又一遍的嘱咐着晴雯,生怕她心里糊涂,往后在婆家受了委屈。晴雯也知道赖嬷嬷的好意,乖巧的坐在赖嬷嬷身边听说,一句一句的答应下来。     至晚上用过饭,晴雯方带着金钏儿和入画回她的屋子,收拾整理她的行装。待收拾完毕,又陪着赖嬷嬷和赖喜娘说了会儿话,方请了辞,坐马车回了悠然村韩家。     次日,鸳鸯带着荣府主子们和姐妹们送的喜礼,坐着凤姐派给她的马车,回悠然村给晴雯送嫁妆。又拉着她转述了众人的祝福,又说了荣府各主子和姐妹们的近况,晚上用过了饭,方坐马车回了荣府。     成亲前的准备有许多,只是大多都由文家和韩家人负责料理,身为新娘子的晴雯,倒是不需要费太多心思,只要赶着做出嫁衣和喜帕就好了。金钏儿和入画则帮着做新婚的喜被、喜褥和喜枕,这成亲时用的铺盖之物,可是要全新的,没有用旧物的道理。     宿主有着一手好的针线活儿,这让晴雯在穿越过来后,省了不少的心力。赖喜娘用送了两匹布料,把新郎倌所需要料子都备出来了,所以晴雯就主动揽下了裁制新郎倌喜服的活儿。这让文皓然和文家人都很心喜,必竟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晴雯对文皓然的重视程度。     因韩家算做晴雯的娘家人,所以晴雯的嫁妆由韩家人料理。晴雯本身对嫁妆没有什么要求,在她看来让韩家人破费,本就是很不好意思的事情,再者,目前对她来说,银钱要比应用物件更重要。故在晴雯的要求下,韩家人只预备了新房里所需的家具,剩下的嫁妆就是晴雯所有的银钱、随身之物和文家的聘礼了。     文家人也体谅晴雯娘家无人,不忍让干亲韩家破费的心,对于嫁妆的简省并不在意。必竟议亲的时候,晴雯也体谅文家的境况,让韩家转述了无需太多聘礼的意思,这点让文家很是感激。     出阁前一晚,韩老娘体谅新嫁娘的紧张和不安,特让金钏儿和入画陪着晴雯歇息,温言软语的安抚她忐忑的心,顺便教教她夫妻间的床第之事,必竟金钏儿和入画已经是过来之人了。     对于成亲之事,晴雯其实是做了万全的思想准备,才点头应允文家的提亲的,所以心里虽然有些紧张,倒也没有什么“婚前恐惧”的现象,故也不需要金钏儿和入画太过劝慰。     倒是床第之事的教授,让三个年轻女子的面上,都是火烫红热的。必竟金钏儿和入画也是成亲不久,还是年轻的新媳妇,在这夫妻私密事上,哪里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