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就是他们的研发预期目标,大家可以传阅一下。”
从85年起业界开始刮起了一股RISC(精简指令)旋风,甚至连靠CISC(复杂指令)发家的英特尔公司也深受影响。英特尔公司既想巩固自己在CISC处理器上的地位,又担心放弃RISC会错过机遇,举棋不定之下,葛洛夫干脆上了两个研发组。一个是传统的CISC架构处理器研发组,按照命名习惯,芯片的代号被定为80486。另一个则是基于RISC架构的处理器研发组,芯片代号为860。两个开发组在英特尔内部展开竞争,有趣的是,一对华裔夫妇分别加入两个研发组,不但在办公室内竞争,甚至回到家里的饭桌上有时候也要为RISC和CISC谁强谁弱的问题争论一番。
英特尔的两个处理器研发组去年就已经组建,虽然到现在都还没拿出最终成品,但也有了不少技术上的收获。为了防止处理器推出后却没有合适的软件配合,英特尔早早就把情况向VisualSystem公司这个重要盟友通报,以便于VisualSystem公司及时安排合适的软件开发计划。
从英特尔的角度出发,当然是希望VisualSystem公司为两款处理器都能开发出配套软件,只是不好明说而已。860处理器也许好得很,可是张乐行上辈子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显然有原因的,而且张乐行已经投资同属RISC体系的MIPS公司,当然不会这么傻乎乎的主动凑上去帮英特尔开拓市场。相比之下80486处理器要可爱的多,它属于已经被市场证明过的成功产品,而且和之前的80386处理器保持了向下兼容,这对操作系统的开发来说难度要小很多。
众人看完资料后的反应和张乐行的预想差不多,几乎没人愿意支持英特尔860计划,差不多是一边倒的支持80486,甚至连对技术不太精通的市场、行政人员也是如此,看来80486处理器的上位真是大势所趋啊。
既然已经决定了选择,张乐行马上做出了相应的人事调整,从乔伊和基尔代尔手下抽调部分精兵强将,安排到英特尔的80486研发组协助开发,以便能及时掌握芯片的技术特点。至于乔伊和基尔代尔手下的研发组,将由人事部门及时安排后备人员补充,未来很重要,但是眼下的项目也不能放松啊。虽然众人对IBM皆不在意,但是对张乐行而言,强大的IBM仿佛是一柄悬在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就会落下。
安排好技术方面的事宜后,张乐行把杨欣欣等高管留下来继续开会,10月即将来到,虽然很多事情早已作出安排,但是为了更好的应对,还是需要好好筹划一番的。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