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韩馥的人么?
到底是经历更加丰富,虽然一开始的确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审配很快便反映了过来。
虽然觉得稍稍有些不太可能,但是审配依然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认为最有可能的猜想,毕竟现在整个魏郡都风声鹤唳,就算是有真正的强盗也不敢在这种时候找不自在,反而是韩馥,虽说从开战到现在审配并没有旗帜鲜明的站出来反对韩馥,但是却也同样没有像耿武、闵纯、李历那般将全家族的力量都压在韩馥的身上,就算说他是墙头草似乎也不为过。
于是在袁绍大军压境之下,丧心病狂的韩馥为了肃清内部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大开杀戒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而利用所谓的强盗、绑匪之流显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韩馥声望的影响,哪怕这样的手段并不算太精妙,但是有的时候你偏偏戳不破那层薄纸。
桀桀,我们是谁的人你就不用管了,你只要知道你这个人很值钱,如果你乖乖地配合我们我们也是绝对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毕竟你要是有了三长两短对我们的‘收获’也有影响不是。
只不过来者的口风似乎有些紧,并不愿意透露更多的信息,不过哪怕是这样审配依然从中听出了一丝不太一样的味道。
你说我很值钱,也就是说我这个人或者我的这颗脑袋已经有了买主?
桀桀,不愧是冀州名士审正南。脑袋的确很好使,所以你还是乖乖配合我们比较好。
有意思,我现在可是对那个对我有兴趣的‘买主’非常感兴趣啊。
那么请把。顺便也让你的那些家人配合一点,否则……你懂的。
哼!
只是面对那些实力强悍的士兵(虽然他们自称自己是绑匪。但是审配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在自己的宅子已经被攻破家人遭到控制的局面下,虽说审配心中怀揣着巨大的怨气,但是却也只能选择配合对方。毕竟桥玄的傻事已经足够让人惊醒,更别说审配还对那个神秘的幕后黑手或者想要购买自己的人颇感兴趣。
至于逃跑的问题?
只要那个买主让自己活得自由,天大地大以他审配的名声真的要走还有人能拦得住?
当然,这大概只是审配自己给自己找的心理安慰吧,毕竟拖家带口的逃跑……真不容易啊。
审配在邺城的府邸遭遇匪盗这样的事情如果是在和平时期那阵可以算的上是一件大事,毕竟这可是事关官府的声望和世家满意度,一个处理不好就是乌纱不保。可是放在现在的环境中。除了引起阴安的审家直接宣布改旗易帜前往袁绍大营哭诉半天这样一点点涟漪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毕竟距离邺城不远的袁绍已经吸引了所有人的所有目光。
是的。所有的人,不仅仅是来自冀州的大大小小的势力,也包括周边的那些势力。
没想到。果然如同襄贲侯说得那样,袁本初也已经无法压抑自己的野心了么?
站在高大的城墙上,放眼望着远处渺小如同蝼蚁般穿梭在田间地头的民夫,忽然一阵依然饱含湿热气息的风吹过,将城头树立的汉字大旗吹得猎猎作响,顺着旌旗所发出的声音望去,看到那旌旗上斗大的汉字,高大威武却鬓角隐现点点白霜的男人忍不住叹了口气。
大哥,不就是打仗么,有什么好考虑的。反正冀州的那些百姓以后会明白大哥是怎样的人,会让他们过上怎样的生活。别的不说,就说那安熹的百姓现在还经常给咱们送东西想念咱们呢。而且我觉得如果是由大哥来当那个劳什子的冀州牧一定会让百姓过得更好。
大哥,虽然三弟说得有些直白,但是这次二弟我是支持三弟的。大哥这么有本事的人本来就应该管理更多的百姓然他们过上好日子,现如今又有襄贲侯的书信,大哥你还犹豫什么。
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么?原来那个时候你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啊……
大哥你在说什么啊,俺老张怎么听不明白呢?
没什么,二弟三弟,整顿兵马,我们准备出兵吧!
谨遵大哥号令!(好嘞~)
是的,我有这样的能力,我也有这样的决心。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考虑更进一步呢?这并非是那种祸害天下的举动,反而是让为了恢复天下秩序,让天下百姓安康的大义啊!
望着自己的两位手足兄弟,不知不觉之中,天底下又多了一位参与逐鹿的群雄来。
夜,浓云密布,月黑风高。
平阳城的城头上,三五个士兵聚在一起围坐在火堆旁,虽说现在正值夏末时节,白天依然闷热潮湿,但是到了夜半时分,气温却与白日有了较大的差别,如果不在火堆旁取取暖,去去湿气,到了第二天说不定就会染上什么疾病,这可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再说不论是值夜时派发的食物还是偷偷弄来的浊酒,温一温烤一烤总是会获得更好的味道。
一杯热乎乎的浊酒下肚,虽说这浊酒中蕴含的酒精对这些燕赵男儿着实产生不了多少影响,可是有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接着因为酒精的缘故略有些兴奋的神经,老兵们在那些或懵懂或机灵的新兵蛋子或崇拜或好奇的目光下打开了话匣子。
要知道这里虽然连县城治所都不是,但是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当年秦军大将桓齮,也就是那个后来为了帮助荆轲刺秦王而将自己头颅献了出来的樊於期。攻打赵国,便是在这平阳城外将赵国大将扈辄斩于马下,同时被杀的士兵足有十万之巨。
这是桓齮戎马生涯的最顶点,因为第二年这位秦国冉冉升起的将星便倒在了战国末期几近无敌的赵国名将李牧的手上并最后不得不亡命于燕国。
所以在这里讲起军旅的故事来总是有些特别的感觉。虽然故事的内容大抵不过是老生常谈的早些年与黄巾军以及随后在西北与羌人的战斗,对于不少的新兵而言显然属于耳朵里被磨出茧子的东西,可是当战争真的近在咫尺的时候,新兵们却忽然发现他们似乎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于是有经验的老兵们自然便成为他们请教的对象。
哪怕听说袁绍的大军还在北边的邯郸一带和东边的馆陶、魏县、繁阳一带僵持,但是传说中的那铺天盖地一望无边的大军依然让大部分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年轻人感到彷徨无措,就算少部分脑袋里幻想着趁此机会一战成名,自此升职加薪,当上校尉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