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建华出生
![]()
天朝建国后的第四年,庄建华的母亲
![]()
生下儿子不满一周就得癌病去世,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对癌症之类的疾病是束手无策。庄建华
![]()
还不会叫妈妈的时候就失去了母爱。当时还没有授军衔的庄师长把独子托付给了好友廖家,也就是廖部长的母亲帮忙照顾。
1955年,天朝决定给建国功臣授军衔,庄建华的父亲和廖部长的父亲都被授予了少将的军衔,他们为建国浴血奋战所做的贡献得到了肯定和奖赏,可惜庄少将的身体
![]()
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被拖垮,授为少将的第二年就撒手离世,留下才四岁的独子。
庄建华四岁就成父母双亡的孤儿,虽然孤儿身世总让
![]()
怜悯,可庄建华的孤儿生涯却不需要
![]()
去同情,因为他虽然失去父母,却有父亲的战友们争相抢着要抚养,到最后,庄建华选择了他最喜欢的廖伯伯家。
那时候廖少将家里有四个孩子(第五个还没有出生),最大的一个孩子八岁,最小的才抱
![]()
手上,廖少将和妻子很疼爱失去双亲的庄建华,但因为廖少将公务繁忙,他的妻子要照顾家里四个孩子,特别最小的一个还没有断奶,夫妻俩都抽不出时间去陪伴小建华,照顾陪伴庄建华的重担就落
![]()
廖家最大的儿子身上。
廖部长上学了,手拉着个四岁的尾巴一起去学校,廖部长上课了,小庄建华坐
![]()
教室后面的小板凳上涂鸦,那是老师专门从自己家给小建华带来的。
廖部长下课了,庄建华马上跑到廖部长身边,廖部长放学了,弟兄俩个手拉着手一起回家。晚上廖部长写作业了,庄建华继续
![]()
旁边涂鸦,晚里睡觉了,兄弟俩睡同一个被窝。
庄建华长大了,够年龄上小学了,可廖部长却要升到初中,兄弟俩上学不能走同一方向,这让小庄建华非常伤心,为了能跟自己亲爱的兄长继续手拉手地上学,庄建华发狠努力,连跳了两级,终于
![]()
廖部长读高中时,十一岁的庄建华进了同一个学校的初中部,兄弟俩同出同进的现象得以再现(那时小学是五年制,高中是两年制)。
可惜好景不长,1966年高考停止了,廖部长高中毕业无法进入大学,天朝当局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号召年轻
![]()
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廖部长响应国家号召,背起行囊去了北大荒。十四岁的庄建华这次是真正和他的廖大哥分离。
廖部长
![]()
寒冷荒漠的北大荒呆了两年,就见到了抽个子抽得瘦成排骨的小弟庄建华,才十六岁的清瘦少年追着自己的大哥脚步而来。
知青的生活是苦难的,那段文/革岁月是黑暗的,知青们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热血中冷静下来,开始反思,那时的庄建华就经常听廖部长谈时事,谈对未来的希翼和抱负,十六岁的少年就是
![]()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