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就得非常对待。宫晓咏跟邢翊鸿商量了一下,决定为了巩固朝廷的形象,粥场就开在衙门门口。这样一来省去了搭棚子的麻烦,二来直接能利用衙门的大院子来架大锅。反正现在第二批粮草都在衙门里放着,还有之前没被贪走的那一部分粮草也在这儿,倒是不用搬来搬去了。
大锅并不难找。但灶台却没有那么多。结果还是得在大堂门口的院子里搭起了临时的灶台。然后十口大锅一同上了灶台。折腾完这些,天就已经大亮了。
反正是救济灾民让他们填报肚子的,也就不拘什么口感了。宫晓咏把从马复春家搜来的一些东西也都弄了过来。他觉得,应该给这些难民吃点儿有味道也有营养的粥,光是白米清水是不行的。毕竟要修建堤坝也好、疏通河道也好,没有这些人来一起努力是不行的。所以他这粥里加了薏米、红豆和南瓜。既能补充体力,这些东西也有祛内湿补脾胃的功效。
说到这个,宫晓咏真是得感谢之前照顾莫行云的那些日子了。看来等粮食发放下去不用开粥场之后,他真得仔细研究一下二哥给自己拿的那些药方子。那里可有莫家的独门药方,虽说是拿来以防有疫情发生应急用的,但也不能直接就大咧咧地交给不熟悉的大夫。刚才有几个人咳得还是挺厉害的。
有人敲着锣在陇俞的大街小巷喊了一圈。意思就是让老百姓到衙门门口去领粥喝,自带家伙事儿。结果就是几乎全城的人都糊过去了。不管是真的没粮的还是家里粮食不多的。当然也不排除家中有不少余粮,但是还是想节约下来留着的。总之很短时间内,衙门门口就聚集了一群人,有一种黑压压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
宫晓咏真有点儿眼晕。他不是没见过这么多人,他是没见过这么多都饿到眼蓝的人。要不是自家王爷给也了这些个身强体壮又有佩刀在身的护卫,真是衙门也拦不住饿急了的人吧!
宫晓咏让人先发了话,排三个队伍,一人领一大碗,领完就走明天再来。加塞、争斗、抢夺还有重复领取的人统统赶走。总之一句话,就是绝对不可以捣乱影响发粥的秩序!
说实话,一些小磕碰是在所难免。但总体来说还行。毕竟百姓还是惧怕着官府的,就是那几个熬粥的暗卫苦逼得无以复加。一开始是闻着这些粥的香味儿很舒服,太阳升起之后就觉得闷热了。再后来一锅没了再继续,这十个缸一样的大锅就没有空的时候。不光是锅里,为了米好煮的快一些,边上还有人在不停滴用大盆泡着米。总之他们觉得,往后一年不吃粥都不会想了,他们现在想吃肉啊!重体力活需要能量来补充!这才只是第一天!
也是这一天,城里这些人对朝廷的说法就有了个转变。陇俞这个地方并不是第一次发水,恒国其他地方也偶有灾祸。朝廷开粥场不稀奇,但是历来那些粥都是清汤寡水不说,有些官员为了私吞钱粮,米都放得极少,甚至有不少连谷壳子沙粒子都往里掺的。哪见过今天这样的。不但粥很稠,里面还有这么多加料!吃起来甜丝丝的感觉,不光是舌头能感觉到,心也被一点点暖了过来。
这可比上个月衙门给发的那些米汤好得不止一点半点,虽然头几天有两个善人也施了粥,但可惜的是数量不多,大多数人其实都没赶上。
宫晓咏一开始是亲自盛的。这一勺一勺的盛绝对是机械运动,久了就会累得慌。他虽然能颠勺,问题是他颠勺的时间有限。小半天下来,他胳膊就抬不起来了。边上的护卫赶紧接过王妃手里的饭勺子,本来他还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活计。结果生生被宫晓咏那充满信任和移交重任的那种眼光和言语给弄得沉重无比了。
王妃殿下看着仍旧遥遥无期的长龙,叹了口气。本来自己还天真的以为可以发早晚各一碗粥呢,再不然就是没吃饱回去接着排队再盛一碗。结果还是自己王爷说得对啊。光是这一人一碗就很夸张了,何况白食这种东西只要能保证饿不死人就好。邢翊鸿他们那边准备的招工信息,估计能让更多人重新用劳动获得自己生活的资本吧。
作者有话要说:抹眼泪,我把之前做的那锅手工皂给再生残了……泪奔……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