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不单单是指扬州城,也包括整个江南地区。从两晋开始,整个华夏的经济重心便朝江南地区倾斜。而在南宋的经营之下,江南的确成了富庶天下的地方。任何一个朝代,在她的鼎盛时代,如果要进行最富裕的城市评选的话,扬州、苏州、杭州这三个城市一定会包揽前三甲。由此可见,作为这三地代表的浙商,他们手中握有多少的财富。
虽然在清朝初期,这里发生过“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但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后,江南地区又成了全华夏最富庶的地方。没有一个帝皇能忽视掉江南。但是这里往往又是整个帝国中心最无力控制的地方。
从康熙开始,“下江南”不仅仅是去游山玩水,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向江南地区示好。虽然伴随着产粮中心移向湖广地区,江南不再扼住帝国的脖子。可是如果江南的经济出了任何问题的话,整个帝国的经济也会有极大的问题。
虽然在京畿招商局的带领下,北方地区的商税隐约有取代江南盐、铁二税的趋势,但是毕竟江南还有自己的粮税、商税与茶税,江南地区的税收占了帝国税收的近三分之二。故而对于永璇来说,江南招商局是许胜不许败的局面。一旦江南招商局失败,轻则重伤江南经济,重则让整个江南地区失控。真要到了那般地步,乾隆必定会将永璇送上断头台,借此来安抚江南。
船舱里的永璇自然想明白了这一切,乾隆之所以给了永璇如此大的权力,自然希望永璇能够成功。如果不能成功,那么乾隆也没有理由再保护永璇了。自古以来,从商鞅开始,到后面的王莽、王安石、张居正,哪一个改革家有善终?唯一运气不错的便只有商鞅,虽然人死,但是他的改革法令还是保留了下来。而另外三人的改革举措都伴随这三人的死亡而结束。
莫非自己也难逃这个怪圈?永璇想了想,随即将这个念头抛了出去。自己比那四个人运气好的一点就是自己是皇子,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虽然清朝的政治斗争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可清朝皇帝不杀儿子的惯例还是执行得不错的。自己日后就算真倒霉了,撑死就是圈禁到死。如果乾隆还念及父子之情,那就是宣布自己“死亡”,然后将自己送到海外自生自灭。
永璇在那沉思,章佳氏静贞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现在明白了自己的丈夫需要面对的压力有多大,恭亲王的确够风光,但是风光的背后却是自己丈夫的力挽狂澜。作为王府的女主人,静贞能接触到一些属于王爷机密的东西。虽然自己并不是太懂,但是身为大家闺秀的她还是很明白,自己的丈夫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站在刀尖上起舞,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她担心,但是她并不害怕,她相信自己的丈夫。
“王爷,可是要喝茶?”静贞决定稍微转移下自己丈夫的注意力,总是沉迷于一件事,对身体并不是太好。
“那就有劳福晋了。”永璇决定将这些念头抛开。
的确,他有什么好担心的?就算失败了,自己还是能平安富贵了此一生;就算失败了,史书上还是能留下自己一笔;就算失败了,永璇也自问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武则天都敢留下无字碑交与后人评说,为何自己非要计较这一代的评价?只要能留下一点点火种,这个民族就有希望在后世站得更高。
在永璇被安排下江南之后,老佛爷也赐下懿旨,将京城的王府交给侧福晋王氏管理,而嫡福晋静贞则得了同行江南的恩典。尹继善全家自然晓得这份旨意的恩典有多大,清朝历史上很少有王爷出京城的例子,而福晋陪着王爷一同出京的例子则完全没有。一个王府有什么?只要自己的女儿牢牢抓住王爷,生下嫡长子,王府还不是最后由自己的女儿做主?于是尹继善的福晋忙将自己身边牢靠的人送到静贞身边。永璇出门在外总有一些不便,自己的女儿自然是要承担起照顾的责任来。没有几个可靠的人在身边,尹继善福晋还真放不下心来。
如果你要问杭州最好的去处是哪?十个杭州人怕是有九个人会告诉你,西湖边的楼外楼乃是全城最好的地方。登上他们家的阁楼,你便可以饱览西湖胜景。
当然,一般人也是进不去楼外楼的。这楼外楼除了以美景著称之外,他们家酒菜的昂贵程度也绝不是平庸的。就算如杭州这般天下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能进楼外楼一掷千金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
但是今天,楼外楼却闭门谢客,连那终年不休的歌舞也停了下来。但是酒楼外却是停着不少的轿子,稍有眼力的人就能看出来,今天全杭州城里大户都到了这里。似乎还有不少是浙江其他几地的富豪。于是众人了了,全浙江的富豪都在这里了,包下一个楼外楼也就是小意思了。何况楼外楼乃是杭州胡家的产业,这胡家乃是浙商中执牛耳者。既然浙商的头面人物聚在一起,那自然是有大事发生,胡家提供下场地也不算什么。
“诸位,想必大家应该知道了,京城里的那位‘搂钱王爷’已经从京城出发,不日便要到江南了。”现在起身说话的乃是李万林,浙商中数一数二丝绸商人,“各位也晓得,这位王爷除了自己家大业大之外,身后还站着晋商的势力。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位王爷年纪小小便以‘招商局’将京城、盛京那些王爷的钱拢在了一起,连皇上都愿意往里投银子,各位便晓得获利有多大了。当年晋商才多少银子,大家也心里有数,如今晋商又有多少银子,想必大家也看到了。况且这位王爷手上还握有皇家远洋贸易局,各位,大家都做过海上生意。跟这位王爷的海上贸易相比,咱们真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一般。”
“李兄未免太长他人志气了。”开口的正是浙商中的“船王”——张闿琦。
“张老弟,若是你见过远洋贸易局的船队,你就不会这样说了。”李万林冷笑了一声。李万林比外人更晓得浙商的致命弱点,瞧不起别人。如果别人比你弱小的话,你瞧不起也便罢了;但是远洋贸易局有多庞大,不是亲眼见过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李兄,既然你说远洋贸易局如此厉害,为何我等不曾见过他们的船队?”张闿琦毕竟是做海上贸易的,他也有船队行走在华夏沿海,如果贸易局真的厉害,他能不晓得?
李万林见这张闿琦不知好歹,便也不再隐晦什么,“五年前,我们都是给洋人做生意,为何最近没有了?因为如今洋人生意不好做了,招商局为何每年都在大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