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张张急报将北方五城的情况依次传回,让本来对派四皇子宁晟睿去处理蝗灾一事还有些担忧的南宁皇和百官们大开眼界。
深知轻重缓急的宁晟睿并没有听从户部尚书刘晞的建议,到距离最近、灾情最轻的咸州落脚,反而选择了灾情最为严重的临近城——允定府。马不停蹄地赶至允定府时已是深夜,宁晟睿不理会刘晞所谓“皇子乃金贵之躯,应稍作歇息,保重身体”的一番劝说,立即与五位知府夜谈,以便尽快了解五城灾情的详细情况。第二日天刚亮,彻夜未眠的宁晟睿就到乡间田野视察灾情。
早
![]()
从朝上揽下灭蝗一事前,宁晟睿就通过暗探对灾情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和估计,可以想象到北方五城的惨状。但想象是一回事,亲眼看见又是一回事。饶是自认已被打磨成铁石心肠的他,也不禁被眼前这惨不忍睹的灾情所震撼。
倾倾良田早已看不出本来的青葱,只能
![]()
一片片黑压压的飞蝗群下偶见零星绿色。田边,不少汉子看着辛苦耕种的粮食被啃噬一空,心疼地捶胸拍地,嚎啕大哭。农家妇女们瞪着红肿的双目,盯着乱舞的飞蝗,虽然心里非常恐惧,却不愿离去,只颓然地抹着伤心泪。伴随着“哧哧啃啃”的声音,铺天盖地的飞蝗如黑云般
![]()
头顶滚动、翻卷。飞蝗群骇
![]()
的声势将天色都遮挡住了,整个允定府光线暗沉,无比压抑。
看着那些被啃噬殆尽的良田,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宁晟睿也忍不住皱眉抹泪。
百姓们见他以皇子之尊亲临灾地抚恤,又听说是专为灭蝗而来,心中燃起了希望,齐齐跪地恸哭哀求。宁晟睿拢袖擦去眼泪,抢步上前亲手将一些百姓扶起,拍着他们的手安慰,再三保证一定尽快消灭飞蝗。百姓们都不曾见过父母官流泪,却看贵为皇子的他为这灾情抹了泪,顿时重重磕头,高呼:“四皇子千岁!”
回到府衙后,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四皇子宁晟睿一反凡事三思后行的常态,果断地下达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命五城知府立即执行。对于灾情最严重的允定府,宁晟睿亲自带领当地官吏、发动百姓上山捕捉鸟雀放于田间,又带头锄地挖掘蝗卵灭其根源。
第二日,宁晟睿亲和地与百姓们商议,选了些能干的农妇到府衙东厨帮忙做膳。责令每到膳食时间,不论官民凡参与灭蝗的
![]()
,均可入府衙用膳。如此一来,既解了受灾百姓米粮短缺之难,又免了他们
![]()
灭蝗与回家食膳之间的来回奔波之苦。
宁晟睿以皇子之尊为五城知府做了个表率,北方五城的官吏、百姓
![]()
他带领下,暂时抛却了尊卑之念,齐心协力灭蝗。
五日后,宁晟睿所
![]()
的本是灾情严重的允定府,却是五城中最快遏制住灾情的城池。劳心又劳力的宁晟睿已被折腾得疲惫不堪,整个
![]()
都瘦了一大圈,深陷的双目中布满红丝。户部尚书刘晞生恐拖垮了他金贵的身子,多番劝说休息。宁晟睿却不予理会,反而又带着玄骑营往临近之城赶去,帮助当地官民灭蝗。
又过了两、三日,北方五城的蝗灾危机彻底解除,温暖的阳光普照着饱受蝗灾之苦的城池。灾情虽已控制住,但劫后余生的北方五城还需要善后。宁晟睿急报朝廷,请奏驻留允定府督协五城知府善后。蝗灾
![]()
如此短的时间内便被遏制,南宁皇自是欣慰也心喜,当即准奏。
就
![]()
南宁皇亲笔所书的褒奖圣旨抵达允定府之际,四皇子宁晟睿已经被五城官民誉为“救命恩
![]()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