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贺兰晴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金丝银线虫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想这个‘官’字究竟是什么含义吧?”

    “等你有朝一日想明白了,别说春播这点小事了,说不定大人您还会官升三级返回京城,到那时,下官必将认真聆听大人您的谆谆教诲吧!来人啊,送客!”

    上官诚听完这些话后气得义愤填膺,返回府衙不久就卧床不起,直至三个月后大病方好。但从此之后他闭门不出,再不过问灵州之事了。

    结果那年灵州发生大旱,由于河道狭窄,黄河之水没有及时引入,致使很多农户田地绝收,一时间饥民遍野,饿死无数,加之瘟疫流行,一座唐肃宗李亨曾经登基的历史名城瞬间就变成了人间地狱。

    每天灵州城内都哭声震天,被抬到城外乱葬岗上任意丢弃的尸体居然累积了十几层。

    听闻此事后,上官诚泪流满面,他悲愤得对儿女们言道:“因一人之失而使不计其数的百姓无辜殒命,难道这就是‘官’字的真正含义吗?”

    很快朝庭拔下救灾粮款,徐伟自然而然的带着那些和他是一伙的官员们狠狠发了一笔横财,而上官诚则带着忍饥挨饿的家人走上街去,散尽自己微薄的家财去救助那些穷苦百姓。

    数月后朝庭派来钦差核查救灾粮款的发放情况,在灵州所有官员聚集在一起向钦差进行汇报的大厅广众下,徐刺史正把自己的“丰功伟绩”夸得天花乱坠、涂抹星子乱溅时,上官诚拍案而起,他不但历数徐伟等人侵吞粮款、贻误春耕之罪,还拿出了万人签名的请愿书,恳请钦差治徐伟等人之罪,追回被贪污的粮款火速救灾。

    让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早在他刚到灵州之时,徐伟就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了他的府院内,对他的一举一动进行密切监视,他所做得一切徐伟了如指掌,没等他把话说完,徐伟就立刻检举到,是他在赈灾的过程中贪污了粮款,现在怕事情败露,所以诬陷各位同僚。不但拿出了很多“证据”(伪造上官诚笔迹的粮款发放册及发放账目),还请出了许多“证人”(司马府的家丁、侍卫以及上官诚手下的官员),最后当那些在街上收到过上官诚及家人发放金银的老百姓,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被带上公堂时,上官诚彻底绝望了,每个人均亲口证实,上官大人及家人曾经拿着一些金银在街上向他们发放过。

    于是,结局是确定了的。

    司马府被抄了个底朝天,在一个就连上官诚也不知道存在的绝密地窖里,堆满了被侵吞的粮食和金银。

    上官诚被关进了死牢,三日后问斩。

    念在他多年来曾为朝庭立下不少功劳,他的妻子与三个子女没有被一同处死,而是被发配到了妫州(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城西南二十里的保岱)。

    就在即将问斩的前一天夜里,上官诚抬头仰望着天上的那一弯新月,心中无比凄凉。

    在这之前徐伟和他的妻子儿女们分别来过,徐伟对着他大声嘲笑道:“上官大人,你现在总该明白那个‘官’字究竟是什么含义了吧!可惜啊,一切都太晚了!哈!哈!哈!”那个掺杂着变态和疯狂的笑声此时犹在他的耳边不停回荡。

    而妻子和儿女们的哭喊声,简直像是一把锋利的刀,深深的扎进了他的心里,把他的心刺得粉碎。

    他忍住悲痛叮嘱自己尚未成年的儿女们:“照顾好你们的母亲,照顾好自己,兄妹三人一生一世要相依为命,永不分离。”

    最后,他用无比沉痛的语气说道:“为父一生历经坎坷,究其原因就是看不透这个‘官’字,否则如果不踏入仕途,就不会招来这终身之恨,今日我即将付死,特给你兄妹三人留下遗命,从今往后,凡我上官氏子孙,世世代代不得再入朝为官,你等要铭记于心,不得有违,否则我死不瞑目!”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