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夜。
———4-17
大一的寒假,宁舒终于回了家。
火车到站的时候,外面人海一片,即使如此,他还是第一眼便找到了那个修长高大的身影。
李严熙似乎消瘦了一些,却仍是俊朗非常,站在人群里,犹如鹤立鸡群,打眼得很。
宁舒穿过一群,艰难的走过去,每一步似都用尽了力气,却仍是不肯停下来,固执的往那个方向走,李严熙并没看见他,仍伸长脖颈东张西望,宁舒手里提着那个简陋的行李包,终于站在了男人眼前。
四目相望,一切尽在不言中。
拥挤的人潮,喧嚣的尘世似乎一瞬间都被隔绝在外,两人的眼中只映出彼此的身影,那么清晰而深刻。
电话打得再勤快,也比不上面对面的相见来得痛快。
宁舒站在原地,握着行李带子的手犹地收紧,若不曾这样分离,他怎么可能发现思念的魔力竟是如此强大,让他寝室难安,恨不得马上跑回来,见一见眼前这英俊优雅的男人。
男人脸上带着笑,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行李,然后牵了他的手走出拥挤的车站。
李严熙开的仍是那辆黑色的汽车,宁舒刚刚坐定,身体便被压在了椅背上,男人炙热狂烈的吻即刻压了下来,瞬间夺走了他的呼吸。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几个月没见,就像过了几个世纪一样漫长。
宁舒眼里含着笑,双手慢慢环上男人宽厚的肩膀,主动加深了这个吻。
到家的时候刚好是吃晚饭的时间,宁怀德见儿子和李严熙进来,脸上并没有多少表情,只是微笑着,看见儿子终于回来了,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爸。”宁舒站在院门口,叫了一声。
宁怀德笑着答应了好几声,语气说不出的亲切欢快。
李严熙还提着宁舒的行李,看着宁怀德亲热的叫道:“爸。”
!!!!!!!!!
宁舒被他的称呼吓得一哆嗦,虽然父亲已经不介意他与李严熙在一起,可是,李严熙这样毫无准备毫无预兆的称呼会不会太过直接了?想到这里,宁舒不由得看向屋前的父亲,宁怀德脸上依旧挂着笑,听见李严熙的声音,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虽然声音小得几不可闻,可是,对宁舒和李严熙来说,这已是最大的鼓励。
宁舒笑了起来,右手握住李严熙空下来的左手,十指相扣,密不可分。
晚饭吃得相当的开心,宁舒和李严熙开心宁怀德终于接受了他们,宁怀德则高兴如今的美满生活。
宁舒吃着李严熙夹在碗里的红烧排骨,只觉那微微的辣椒呛得他的眼睛都快流下泪来。
他曾梦想的幸福就如眼前这般,平淡恬然,又细水常流。
整个寒假,宁舒几乎都与李严熙呆在一起,两个人逛逛街,散散步,或者开车去海边,却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海边的海风夹杂着咸腥的气息捕面而来,吹乱了宁舒长长了一些的头发,李严熙伸出修长的手指捊了捊他黑色的发丝,黑色的眼眸里一片深情:“宁舒,我们结婚吧。”
宁舒的眼睛正追逐着不远处正嬉水的海鸥,听见这话,不由得惊讶的转过头来,嘴巴微张,像是被这话惊得不知该说些什么一样。
李严熙温柔一笑,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对着宁舒慢慢打开来,两枚同款的铂金戒指在冬日阳光的微光中绽放出迷人的光芒,宁舒定定的看着那两枚大小不一的戒指,突然抬起头来问:“你是在跟我求婚吗?”
男人没有回答,只是突然凑过身去,吻住那两片微红的嘴唇,说出了答案。
海边的风依旧很大,呼呼的从耳边跑过,宁舒的耳畔却只听见男人那低沉又迷人的话语,久久回荡,经久不散。
寒假结束后,宁舒带着满心的欢喜上了北上了火车。
虽然李严熙一再坚持搭乘飞机,都被他直接的拒绝了,他上了火车,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透过车窗看出去,李严熙仍站在原地,一双眼温柔的看着他,那一刻,宁舒真想不顾一切的跳下车去,与那个人紧紧相拥,到底还是忍住了。
他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车窗外的男人低头打开手机,过了片刻,他的嘴角扬起迷人的笑容,再抬起头来时,俊脸上已是一片笑意。
火车的车轮渐渐滚动起来,眼前的风景在慢慢的变换,宁舒抬起头朝男人站立的方向挥了挥,右手无名指上的戒指迎着风,泛着明亮而迷醉的光芒。
学校的朋友看见他手指上无端端多出来的戒指,都起哄。
“阿舒都结婚啦?老婆哪里人啊?”
“弟妹什么时候带过来见见啊?”
“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啊?”
宁舒每次听见都会忍不住笑意,嘴角弯起来,怎么都压不下去。
若他真把李严熙带出来,这些人怕是会惊得下巴都掉下来。
日子一直这样平静无波的进行着,时间依旧不知疲惫的将一个又一个日子甩在身后,固执的往前走去。
宁舒走在去实验室的那条林荫路上,他的手里抱着一大叠资料,秋天的阳光总是让人觉得懒洋洋,一不小心就会睡着,宁舒打着呵欠,脚下的步子缓慢得如同蜗牛,口袋里的手机这时候突然欢唱起来。
“阿舒啊,在哪儿呢?”
打电话来的是他同宿舍的同学兼好友余南,将怀里的书都移到右手上,宁舒左手拿着手机,看了看天,轻声答道:“学校。”
“哎哟,这大周末的还窝在学校干嘛呢?就算家里老婆管得严,正常的交际还是可以的嘛,快出来,我们在红荔村儿。”余南说完话,毫不意外的切断了电话。
宁舒对着已经黑屏的手机无奈一笑,他已经习惯了余南的直截了当。
对方自然知道他会拒绝,所以才没打算不给他任何说话的机会。
红荔村是一家休闲会所的名字,虽然名字土气,生意却做得非常大,从学校北门出去,再走十来分钟就能看见它复古大气的建筑,这里的特色菜很有名,服务周到全面,消费水平自然也在同比例增长。
宁舒只来过一次,还是余南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