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南女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得春风花不开 花开又被风吹落(一)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寒山寺回到家已是掌灯时分。像是将要下雨的模样,园子里的花已被吹落一地。长檐下吊挂的成串红灯笼随风飞舞,风声咻咻的从耳边掠过,春衫不胜其寒。

    母亲半拥着我,我们一边说笑,一边小跑着往屋里去。林妈看见我们一家三口,似乎心情也变得出奇的好,边接过母亲的外套,边笑问:“一定玩儿的很开心吧,饭菜准备好了,我这就端了来。”母亲温言答:“林妈,辛苦你了,我们换过衣服马上来。真的饿了呢,今天胃口大好。”

    父亲已经先我们坐在了餐桌旁,夸张地叫道:“有我爱吃的炖生敲呢,哈哈,夫人冰儿快点来,晚饭很丰盛,再不来我可要吃光了!”我急忙跑过去,扫一眼一桌佳肴,欢悦地说:“也有我爱吃的虾黄豆腐!”

    父亲说的没错,不但丰盛而且诱人。林妈做得一手好菜,简直无可挑剔。林妈本是南京人士,夫家经营酒肆。外公那时于南京教学, 课余常去光顾,与店老板都是极随性之人,便成了十分要好的知己, 对南京正宗的吃食也愈发钟爱。相熟之后方知这么美好的食物都是老板娘亲自下厨做的,很是惊讶。谁知好景不长,店老板病故,家财散尽,老板娘伤心之下无心经营,要打点行装返回老宅。外公见她可怜,便问她是否愿意随他回苏州,可以解衣食之忧,也有落脚的地方安度晚年。林妈自然不胜感激。才有了我们今日的口福。

    “林妈真是体贴!”母亲姗姗来迟。举箸尝了一块清炒青笋,姿仪轻巧优雅,呵然天成,漾着满面心满意足的笑意,左腕上水绿色的玉镯莹润着美妙的气息,我望着母亲,还在失神中,果听父亲打趣道:“秀色可餐!真是完美的一天!”母亲佯怒,说:“好好吃饭!”一边不自觉地看向我,我狡猾地装傻:“呵呵,放心,我听不懂你们说的什么!”一家三口顿时大笑。

    吃过饭,风仍未歇。林妈早已细心地将炭火摆放在房间的角落,叮嘱:“小姐,晚上天寒,记得盖好被褥!”临走时不忘确定门窗关严实了才放心离去。

    我坐在床沿,手支在书桌上,环视这一方再熟悉不过的空间。

    黄铜色的炭盆,外壁盘绕着两条古朴有趣的烛龙,口中喷吐着烈烈火焰,看的人心里都是暖的。徐徐的热流,伴着由外渗入的冷风飘逸,未燃透的炭块传来嗞嗞的声音,风鲁莽地冲撞玻璃与我那可怜的房门,声音显得如此突兀,似乎在提醒我又是独自一人了,喜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欲留不能。或许真的太累体力不支,或许寒意全被那尽职尽责的炭火驱走了,困意袭上心头,我酣酣睡着了……和风细雨入梦来。

    并非是梦。那雨一下竟半月之久,这下真要禁足了,母亲倒乐的高兴,等不及似得拉我起来,带我出了卧室,说: “快跟我来!”我还睡眼惺忪,就被拉到东园。待父亲去了洋行,没想到母亲一大早起来就忙活这个了。把东园一间房子的书腾了出来,改成了琴室。母亲像个急于在人前炫耀自己礼物的孩子,牵着我的手推开房门,敏感的神经倏然被唤醒,首先映入双眸的是随风飞扬的淡雅的轻纱窗帘,借助曦光,拿一画笔在手能清楚地拓印勾勒出窗棱精美的花纹,宛若仙境。因为是做书斋之用,所以东园房子的特点就是窗子极多,比居室的要多出一倍,以便通风,而此间更特别,足有三面皆为门窗,镂刻之工也最为精美。没想到母亲会如此物尽其用,巧妙安排。

    仅有的一面墙,裱挂着外公最爱的一幅书法作品《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我轻轻抚过最后的落款:壬戍年冬,长云书,这是外公的弥留之作,借梦得先生美文自表心迹。回首,看到母亲泪光盈目,精致的眉心微蹙,心底抑制着难以平复的隐泣。我也不由得鼻子发酸,那一方“古堂先生”红色烙印如此醒目,是我与母亲的感同身受。睹物伤怀便是如此吧。

    靠近东窗是一方精致古雅的长桌,三方矮榻围桌而设,很是拙朴盎然,想必是做待客之用。我说:“如若摆上茶具,就更惬意了!”母亲说:“正是如此,还没来得及,这事交由你父亲办准错不了。”我又说:“那方古琴就摆放在这里,与外公的字正好相映成趣。岂不是绝配吗?” 我在这屋里飘来飞去,竟不知何时宿眠的混沌全然没了踪影。母亲和道:“我女儿好眼光,跟妈妈想一块儿去了!”

    我们心有灵犀相视一笑。待一切摆设安放妥当,已经临近午时光景,母亲将古琴拿了进来,小心翼翼放在适才安置好的琴台上。那台子简单的式样,只有类似浮雕似的,清浅的几处木纹,与古琴琴身上的夏莲花样很是契合,儒雅闲淡让人忍不住抚手把玩。台子旁边摆放两个方凳,这样母亲就可以亲自点拨指法于我。纵使我一无所知,还是轻轻拨了几下,音节单调,毫无章法,但激越之音还是为这僻静的琴室陡然增添了生动。

    午饭父亲自洋行返家,一身凉冽的气息,一夜沁雨令江南春寒复返。我毛遂自荐带父亲参观我和母亲的杰作,父亲果然十分欣赏:“如此甚好!”“那是,我与母亲颇费了番心思呢,只差一套茶具了。”他刮下我鼻尖,果然说:“晚上回来你一定可以见到,包满意!”

    屋外阴雨淅沥,冷风吹得树影婆娑,枝桠的棱角透过轻纱映射一室,暗影疏离间恍如隔世。顺着屋檐滑落的晶莹不厌其烦敲打窗前小径上青苔遍布的石板,“啪嗒啪嗒”声声悦耳。

    琴台旁边端正摆放着那本母亲视之如珍宝的曲谱。母亲的授课总是从激发我的兴趣与好奇心着手。娓娓讲述那来自远古的关于古筝的源远流长和美谈佳话。

    “历史上有四方最为著名的古琴。与它们相关的文人庶士也因其事迹名留千载。妈妈给你讲这些是想你能做个至真至性爱琴懂琴的琴人。”

    “第一方古琴是绕梁。名字的来源主要是因其音色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因为琴的主人是位帝王,恐因耽于琴音疏于国政,砸毁了绕梁,已不复存在。”我点头,托腮听的入神。

    “第二方古琴名号钟,琴师俞伯牙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钟子期巧遇伯牙弹奏《高山流水》,能辩其音律,知其心意,要知道有些人或者穷其一生都未必能遇到知音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