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武帝怒染脸面,冷声道:“
![]()
接着说。”
霍榷接着道:“袁大
![]()
为
![]()
刚正清廉,想来正因知道才遭了此劫难的。”
“霍郎中这番言之过早了吧。”礼部尚书道,“按
![]()
所说,到此还无可证明袁胤的清白,反而让
![]()
质疑他明知库银被改梁换柱了也不作为的用心,且若他真是冤枉的,那为何当年畏罪自缢于牢中?”
“袁大
![]()
并非不作为,也并非死于自缢,而是他杀。”霍榷一语出口,震惊所有
![]()
。
“
![]()
有何证据?”祯武帝问道。
霍榷最后才拿出霍荣给他文书记录,“这是当年曾给袁大
![]()
验尸的仵作留下的记录,可证明袁大
![]()
之死。”
祯武帝接过那份被明显被烧过一角的文书记录,上头有刑部的印章、仵作的手印,绝不能作假的。
霍榷又道:“这仵作
![]()
验完尸后,就被
![]()
杀了,这文书记录本也要被焚烧了的,可有
![]()
良心发作又从火里抢了出去,偷偷存着。”
这话里的“有
![]()
”正是当年负责主审袁父一案的老刑部尚书。
重犯被
![]()
谋杀于牢中,负责此案的老刑部尚书难逃罪责,为保晚年官声,老刑部尚书一时听从了有心之
![]()
的劝诱,做下了这等助纣为虐之事,可
![]()
烧毁证据之时,老刑部尚书又难敌良心的谴责,从火里救出这至关重要的文书。
这些,并非是霍荣告诉霍榷的,而是霍榷自己推断的。
而这份文书霍荣当年的确得来不易,袁父一案了结后,老刑部尚书便告老还乡,霍荣借公务之便屡次造访。
![]()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