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馆长忽然跳楼啦、观众在馆里突然发狂啦……这样的状况层出不穷呢,要不是国家文物局拼了老命把这些事儿往下压,又请了茅山上面有真道行的大师来挨个博物馆巡视了一圈,考古所和博物馆都能让愤怒的受害者家属和恐慌的群众给烧了!其实现在,有无有能力的茅山师傅坐镇,已经是评优秀博物馆的硬件标准之一了,只是外行人不知道而已。
是已对一般的考古人员而言,风水是必修课,考古文物部门都有专门的风水师,一般职称都很高的,文化大哥命的时候考古部门受冲击,有阵子让不懂风水搞考古,结果人员损失惨重,这事情老一辈人记忆犹新,后来风水就成了必修了。
这不是真的吧?我暗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很疼!呃,我怎么突然有种想死的感觉?想不到还没唬住在场一干人等,却被章教授抢先了,我嘴角抽搐了一阵,心想这是要考古还是捉妖啊,这不可能吧,是在耍我的吧?
章教授这时却贼兮兮地哈哈大笑,他说咱们是考古,不是去盗墓,再说风水这玩意不是普遍的信仰和必备的葬仪,而且堪舆思想本身起源很晚,比方说你研究新石器夏商周这些时期的墓葬吧,基本和这个不沾边。再说就算是堪舆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也不是每个族群、每个地方的人用统一的方法。再加上现代地表普遍经过强烈的人工改造,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所以景观已经和墓主下葬的时代差别很大了,
以考古实物研究墓葬的年代和文化因素易,探索知识、信仰、精神世界难。研究的规律只能由易求难循序渐进,不可能先把难的东西搞清楚,再用这个去找古墓葬,这是本末倒置。
好吧,老家伙果然是在耍我!我只好将尴尬深埋心底,翻出压箱宝典!
我说:“我寻找失落物品的方式,怎么说呢,就好比我擅长寻找的人吧,我会研究失踪者前一天二十四小时之内发生的每一件事,细致到他每一分钟的行动轨迹,然后重建起他们的一天,这样一个框架来详细研究失踪者生活的每一微小层面。
我的一切行动的目的就是了解失踪者,然后代入失踪者进行模拟演算。如果失踪事件时间跨度增加,需要处理分析的数据就越大,相应地寻找的难度就增加。
我这种方法运用在寻找遗迹上,有好也有不足的地方,好的一方面是古迹,不管经过多久,它就在那里,虽然可能被千万黄沙泥土甚至流水掩埋,但它不会动,它就在那里,只要得到的情报足够多,足够细我可以分析出来。
它的不足也在这里,遗迹古墓这些被历史的长河覆盖到现在时间跨度太大,期间还可能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要把它纳入这个框架来重建它百年千年的时间模型,难度太大不说,可以参考的数据几乎没有。
那怎么办呢?看书自然不能没有收获啦,我将我的寻人理论与老祖宗风水那套结合了一下,居然貌似可以互补,咱们中国古代无论是阳宅还是阴宅的选址都一样,都是经过:寻龙,观砂,察水,点穴。四个步骤来确定的,最好的地基可以概括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