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1982(高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2吵架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而上述新媒体蓝皮书指出,中国政府积极开启微博,开启了中国新媒体政治和社会治理新时代。

    至今,新浪微博用户数超过1亿,得益于抢占了先机,而且在整体的战略执行上也比较彻底到位,所以获得了地位。仅仅两年时间,新浪微博就为新浪生下了一个价值几十亿美金的‘金蛋’。

    腾讯微博

    而另一个微博巨头:腾讯微博,也呈现出发展迅猛的姿态,腾讯拥有近7.5亿的QQ注册用户,3亿左右的活跃用户。这部分人群很容易受潮流趋势的影响,开通腾讯微博。通过腾讯微博能够与QQ好友和腾讯微博上的其他用户进行信息的分享。

    另外其作为重要的推广渠道。企业用户通过注册腾讯官方微博,得到认证后,能够迅速的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以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个人用户通过腾讯微博,也能在微博平台进行个人的推广.很多的社会事件揭露都来自于微博平台。

    高校教育平台也随之建立,如腾讯微博校园上的高校新闻哥微博体系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2012年3月31日,由腾讯微博、腾讯教育发起的“微言论教——浙江高校新媒体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特邀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郑继伟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与各位高校领导一起,同共话高校微博发展,交流先进经验,让微博更好的服务高校,服务学生。

    高校新闻哥微博体系的建设发展是腾讯教育针对校园新媒体发展的一次创新性的试水。促使一批像中国传媒大学南广新闻哥、复旦大学新闻哥等优秀新闻哥的诞生。对进一步推进高校新媒体的发展普及有着重大意义,微博让高校占领舆论高地掌握话语权。

    “新闻哥来了”是腾讯教育校园频道携手腾讯微博推出的面向高校校园的微博活动策划,高校新闻哥官博由腾讯校园微博大使负责运营和维护,立足本校,依托腾讯网,为高校面向全国展示风采和形象提供最有利的平台。

    2012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

    据统计2012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已达到3亿之多。

    有人说,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那么2011年就是中国的微博壮年,很多明星都开通了微博,著名的有成龙,李连杰,姚晨,马伊琍,冯小刚,牛哥,杨幂,韩寒等。

    中外微博的文化差异

    中国的微博抓住的文化特征是关系社会这一本质属性,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建立在一套强有力的关系体系之中,其文化内核是群体化的、联系化的,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强弱。随着社交媒体在中国社会的伸展,传统的人际结构面临着新型技术的冲击,不断推进着在网络层面的身份以及权力重构。关系作为一种资本,是实现权力重构的核心,因此,微博的发展过程,也是新权力者关系资本积累的过程。

    外国的微博Twitter的产品初衷正如单词Twitter的本义——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它抓住了老美唠叨的个性、渴望表达和信息分享的特征,正如一个窗口,一个充斥了个人琐碎的思索、片段化的情感的窗口。它的碎片化信息不断地在回答着“What are you doing?”以及”What’s happening?”的问题。

    未来趋势

    1.微博营销将有本地化、实用化的趋势。

    2.网店将大规模利用微博开展营销。

    3.将有完全基于微博生存的小型企业诞生。

    4.大企业的微博营销,2012年仍将难有突破。

    5.微博营销中的互动,将呈多样化趋势。

    6.微博可能成为一些人的个人消费门户,这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编辑本段微博代表

    Twitter

    不用多说了,套用一句话:微博来了又走,只有Twitter是永恒的。微博类的鼻祖,可以不夸张的说,国内所有微

    Twitter

    博的都是山寨版的Twitter。唯一的问题是,它墙外面,虽然很多间接的方法,可以不用翻墙的更新和接受信息,但注册必须要借助梯子。这也是限制很多刚知道微博的同学们使用这个最好的微博平台的主要障碍。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限制字数为140字,有“私信”功能,支持网页、客户端、手机平台,支持对话和转播,并具备图片上传和视频分享等功能。支持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语。在“转播”设计上,转发内容独立限制在140字以内,采取的类似与twitter一样的回复类型@,这与大多数国内微博相同,此外,腾讯微博更加鼓励用户自建话题,在用户搜索上可直接对账号进行查询。微博和IM是两种不同的平台,在拥有了强大的QQ平台下,腾讯方面并未打算把腾讯微博作为战略级产品推出,而更多的是为了遏制对手,起到战略防御的作用。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似乎没有跳出新浪博客文化的框框,而使用了“评论”,这样显得过于正式,貌似与轻松,随意,活力的设

    新浪微博

    计有点不符。推广策略上,貌似也走着新浪博客的过去走过的路,以名人效应拉动,从人气用户推荐可见:名嘴黄健翔,明星李冰冰,容祖儿,soho中国的潘石屹。

    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是继承了Twitter的简约风格,无论是从色彩布局,还是整体设计上,都可以找到点Twitter的感觉。交

    网易微博

    互上,摒弃了新浪微博回复提醒的繁琐功能,相比于新浪微博的评论内嵌,网易微博采用了@的形式进行用户之间的友好交流。信息提醒方面,区别于新浪微博的右侧小范围提醒,采用twitter式的Ajax免刷新设计的横条,大大扩大了可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