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1982(高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7开学第一天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国

    “中国”又以“中华”、“华夏”、“神州”等代称出现,最早指“天下的中心”,即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后逐渐含有皇朝统治正统性含义。推翻皇朝后中华民国建立之前,“中国”正式成为华夏国家的国际交流现代称谓。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余年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文明史,曾建立诸多鼎盛强大的王朝。现阶段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并拥有最多外汇储备,是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仍属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上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概况

    中国为世界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

    中国龙图册(20张)

    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1],全国有56个民族。

    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2],经济总量世界第二[3]。中国的首都是北京[4]。

    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附属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26张)

    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包括钓鱼岛群岛、苏岩礁),陆地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中国疆域在清朝极盛时约1300万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国土包括渤海全域和黄海、东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共约470万平方千米,其中,南中国海九段线以内的所有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中国领空为领土和领海以上35千米的空域[5]。

    人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

    中国辉煌历程图册(16张)

    为1,370,536,875人,其中香港人口为7,097,600人,澳门人口为552,300人,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5]

    2000-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大陆共有家庭户401,517,330户。男女性别比105.20。0-14岁人口为占16.60%;15-59岁人口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汉族人口占91.51%。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下降为26779人,文盲率下降为4.08%。城镇的人口占49.68%。[5]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68岁提高到73.5岁;人类发展指数从0.53上升到0.66;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6]

    首都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

    华表图册(17张)

    平改名北京。 北京,是中国□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在地。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是全国政治、科学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国内国际交往的中心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7]

    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由上海市政协常委曾联松先生设计的。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在一颗大星的右面。红色象征中国革命;五星呈黄色,有象征中国人为黄种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国□,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即原“士、农、工、商”之所谓“四民”,但依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顺序被改为“工、农、士、商”)。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拥护。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其高与宽之比为2:3。

    国徽

    组成:国徽中心为红地上的金色□城楼,城楼正上方的4颗金色小五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星呈半弧形状,环拱一颗大五角星。国徽四周由金色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环,麦稻秆的交叉处为 圆形齿轮;齿轮中心交结着红色绶带,分向左右结住麦秆下垂,并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分。

    含义:红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和庄严。国徽图案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8]

    国歌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曲。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9月27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象徵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概要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现中国境内考古发掘出的原始人的雕刻中发现,作为地名最早出现于陕西宝鸡周

    中国风景名胜2(20张)

    原出土何尊中的“宅兹中国”,指成周洛邑,后来也有《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东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 ,悦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