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思尽染韶华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 碧落瑶台迎贵胄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日一早,慕容煜便把正团在床上补眠的离尘拎了起来。离尘虽百般不情愿,却深知苍术给的责罚已经很轻,不能再逃,只得老老实实任慕容煜拉着来到百草庐。

    一入百草庐,便有沁人药香萦绕,原本哈欠连篇的离尘也顿觉神清气爽。她见净药的活泉水清澈透亮,遂将长发随意束了,草草就着泉水洗了把脸,又取青盐漱了口,方大大咧咧地伸个懒腰,一屁股坐在长凳上。

    在长凳上坐定了,她没好气地翻了慕容煜一眼,边看慕容煜整理药草边表达自己的不满:“二师兄,枉你读了那么多书,怎不知男女授受不亲的道理?我一介冰清玉洁仪态万千天生丽质待字闺中的妙龄少女,被你生生闯进卧房拎出来,若传出去,是极损我清誉的。”

    慕容煜一听,险些把手中的竹篾篓丢在地上。他掸了掸衣袖,俊目笑成了一条缝:“尘儿一大清早便说笑话给师兄听。冰清玉洁仪态万千天生丽质待字闺中妙龄少女是形容你?你瞧瞧,眼角还挂着眼屎。先去洗洗干净,再来跟我谈什么仪态万千可好?”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斗嘴斗得正欢,却见一名弟子前来通报:“师兄,师姐,掌门请二位到碧落阁,说有客来访。”

    方才还唇枪舌战不亦乐乎的二人听闻此话,顿时大眼瞪小眼:岐黄仙居……有客来访?

    岐黄仙居虽在江湖上声名远播,但因其绝世独立,故而有客来访这样的事,一年也不见得遇到几回。至于山下的村户,更尊岐黄仙居为圣地,从不敢随意上山。即便身体有恙,也只等每日当值的岐黄弟子下山问诊。偶有冒失的远客至此想一览岐黄仙居风采,亦多被村民劝阻,怕亵渎了仙人,只得在山脚下瞻仰膜拜。

    却不知今日所来何人,还要掌门亲自在碧落阁接待?

    离尘和慕容煜平日里虽爱插科打诨,却自有身为岐黄弟子的修养。短暂的惊讶过后,便各自整理形容,收敛姿态,奔着碧落阁去了。

    岐黄仙居

    碧落阁,顾名思义,建于峰顶最接近苍穹的地方。因地势高常有云雾缭绕,楼阁似浮于云间,如梦似幻恍若仙境,向来是门派内商议要事的重地,此次在碧落阁接待的来客,想必身份不凡。

    二人来到大厅时,苍术并未坐于主位,只坐在堂下客椅上。他今日玉簪束发,身着素色广袖云纹锦衣,外罩墨色软云纱,益发显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倒真似外界传言的谪仙一般。

    苍术对面俏生生坐着一位宫装女子,一行仆从皆垂首立在她身后。唯有一身着紫衣的妖娆少女,面容明艳,端坐在红衣女子下首。那宫装女子妍姿姣丽,美目含情,正痴痴瞅着苍术,红霞微晕,好不惹人生怜。

    离尘见了这阵势,正要与慕容煜咬耳朵交流心得,就听堂上响起玉石之声:“你们来的正好,来见过柔嘉郡主。”

    这一声方把柔嘉郡主唤回神来,忙端出一派皇家风范,优雅地转头,循着苍术的目光去看进门的两人。

    饶是她刚刚见过苍术这般谪仙似的人物,看到眼前两人也不免一惊。那二人亦着素色广袖袍,男子手持折扇,挺拔俊逸,一派优雅从容,眉目间竟有些似曾相识。

    那女子……柔嘉郡主自恃天生丽质,京城名媛淑女无出其右,可眼前这女子,却让自负身为京城第一美人的她自叹弗如。

    那女子未施粉黛,更无珠翠装饰,臻首娥眉,冰肌莹彻,清眸似秋水流盼,绛唇若朱樱含丹。只以素色丝带在发顶松松挽了髻,鬓边留下两缕青丝,余下的皆以同色丝带束住发尾,垂在身后。

    原本朴实无华的素色衣裙,与她绸缎般的柔顺青丝相得益彰,似是比自己的宫装华服更为珍贵。神如轻云蔽月,态若流风回雪,和身旁男子如一对璧人般,道不尽的风姿飘逸。

    看到离尘,柔嘉郡主先是惊艳于她天人之姿,随即又失落地想这天仙般的人整日在苍术身边,他如何将自己看在眼里?

    而后又想她虽容貌胜于自己但终不若自己地位尊贵,何况她与身边男子看上去甚为亲密,想必是青梅竹马的知己,早已暗生情愫,相许终生了。于是稍稍平了心头的妒意。

    离尘见那柔嘉郡主呆呆地瞧着自己,眼神时而低落时而释然,心道这郡主莫不是天生痴呆?怎么瞧谁都这架势的……又想这郡主本是金枝玉叶,生得花容月貌,若真是痴呆也着实可惜,自己得想办法给她瞧瞧……

    郡主的随行也被眼前的绝色之人惊住,心道这岐黄仙居莫非真是仙居?怎么三人都生得这般绝尘之姿?尤其那女子,现世就是祸水啊。本以为自家郡主就是天下祸水之最,没想到深山之中还有此等人物,足可见没有最祸水只有更祸水……

    于是满屋子人各有各的心思,谁也没出声。倒是慕容煜听了苍术的话先反应过来,拉着离尘向郡主行礼,众人皆回过神来,行礼的行礼还礼的还礼,离尘这才知道这柔嘉郡主并非自己所想的天生痴呆。

    再度落座看茶后,苍术将慕容煜与离尘介绍给柔嘉郡主,遂说明了柔嘉郡主此次来意:这郡主是为自己的父亲恭亲王寻医而来。

    数月前,恭亲王外出巡猎偶感风寒,但因向来身体康健,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只请宫中刘太医开了退热的方子,以为服药之后自会痊愈。谁料这恭亲王非但没有好转,反而病势愈重,不久便缠绵病榻,连下床都困难了。

    皇帝龙颜大怒,命人押了刘太医并查验其所开药方与恭亲王服用的药渣,却只是寻常驱寒退热的药,并无异常。遂贴出皇榜,凡治愈恭亲王恶疾者,赏银万两。起初跃跃欲试者颇多,但恭亲王病的古怪,没人能说出个门道来,漫说是开药治病了。

    因皇帝怒斩了几个来碰运气的医者,便再没人敢去揭那皇榜。恭亲王的病,使得王府上下不得安宁,恭亲王妃整日以泪洗面,长跪于佛前祈愿,若王爷病愈,自愿减寿十年。

    后有府内谋士向王妃进言,说黎州境内岐黄山上的岐黄仙居以医术著称于世,其掌门苍术有起死回生之力,可请其下山为王爷医治,必可解王爷之疾。王妃听闻此言如抓住了救命稻草,忙要派人启程去岐黄山寻医。

    此谋士又言岐黄仙居绝少与外世沟通,随便派下人去恐未必能请得动。王妃本欲亲自前往岐黄山,柔嘉郡主得知此事,自请代母妃走一趟岐黄山,这才有了今日到访一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