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小说——虚构之文也。可谓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当不得实,实当不得虚;地乃模糊清晰,人系真真假假,事亦若有若无。只宜一椅、一扇、一烟、一茶一笑了之;切勿翻典、数籍、考证、对号入座。哈哈,非说不可如是看似多此一举之开场白。
神女庙龙泉河南引长江水,北接淮河水,交汇大运河水,经通蟒道河水,一水由西向东浩浩汤汤,激扬飞溅,川流不息,像一条碧玉翡翠珍珠绿带环绕装饰点缀得古城婀娜多姿,窈窕多貌,娉婷多彩。
神女庙位于龙泉河北岸笆斗口东唐家湾附近,始建于东汉时期,明清年间几次重扩重修重建。山门高耸、戏台空旷、中殿宽宏、后殿雄伟、书房清幽。庙门石额刻有斗大巨方阴文红底色“神女庙”三字,凤飞鹤翔,清秀遒劲,飘逸洒脱。大雄宝殿前,塔,鼎,莲池空地中,立有明嘉庆年间《某第某君庙记》石碑一方,洋洋洒洒,纪载流年,告白史实。神女庙之所以独树一帜,远近闻名,香火鼎盛,连地名都由庙名而来,皆因面临龙泉河,临河数百人家,亦自成市,来往舟楫必经神女庙门前,人因对神女庙记忆深刻,自然而然,理所当然,不约而同就将庙名唤作为地名啦。
神女庙内供有神女像,一袭仙风道家女装,法相慈悲庄严端祥。有传原乃女道士,修成正果,梦受天符,通神变形,号曰神陵圣母;也有传某朝真命天子襁褓中遭难,被老家人怀抱逃命至此,腹中饥饿啼哭不止,恰遇河边一浣纱女子闻之动了恻隐,慨然解怀哺乳,老家人拜谢毕刚转身,只听见后面传来扑通落水声,不由感叹莫非是未出阁女子居然溢出乳汁,哺后猛省悟羞而投河自尽,亦或是神仙女子慈悲下凡救苦救难救危啊!天子登基后铭怀感恩念德,建祀庙塑金像敕封神女仙姑圣母,供世人瞻仰膜拜敬奉始然尔。
神女庙一条老街——龙仙街,东西走向,南北各有多条小巷曲里拐弯通衢相连。东起孔家堂、三元庵,中经高坡台、过街阁、菜市口,西至墩圣寺、佛缘楼,绵延不到三、四里路,却是店铺林立,人来车往,盐米集散,商贾如云,繁华热闹,名闻遐迩。有诗赞曰:
春江花月女神融,
水润淮扬庙宇空。
多少风流衰兴事,
问津烟雨笑谈中。
(2)且说街上还有个让人一听浑身就起鸡皮疙瘩,直冒冷气、寒气、阴气的鬼怪地名——太坟滩。那里原是处荒地,可因曾埋了某朝某代某氏达官贵人之太太,坟又修得高大气派,阴荣盛极,不知从何时起,神女庙人就不约而同称此地为太坟滩了。当然,后来不知何时坟又平了,平空里砌了好些许屋子,住进了好些许人家,走动了好些许人物。鸡犬之声也可闻了,炊事之烟亦能见了,巷头巷尾树干墙角时不时弄不弄就贴了上书“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看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的白纸黑字条儿了,到底是活人给太坟滩带来了生气、活气、灵气。要紧不要紧的是那鬼太太的坟湮没了,无人问津了,淡出了神女庙人的记忆。正是:“自古风水轮流转,转眼沧海变桑田;田园还得人勤种,种点香烟代代传。”
其偏东靠西坐北朝南的一座巍峨的高台阶深宅大院最为醒目抢眼,前门正对龙仙街,后院门恰临神女庙人的母亲河——龙泉河。从前面拾级而上,黑漆大门中间各有一只鼻孔里穿大铜环的怪兽圆睁双眼样子挺吓人,一副“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的鲜红对联分贴两边,横批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前、中、后三进,一水九架梁三开间糯米汁灌缝青砖灰瓦房。
前进厅堂迎面八扇格子门上各雕有梅、兰、竹、菊,春、夏、秋、冬,福、禄、寿、喜,荣、华、富、贵,金、银、财、宝,风、花、雪、月等等不同凹凸画饰;两侧板壁挂有字画条幅,从落款、印章、墨迹看,竟赫然有唐寅伯虎、郑燮板桥、怪才金农之作。高爽爽檩条旺砖护顶,四方方罗地砖块铺地,齐整整几案桌椅安放。一张雕花镂空山水人物景观漆屏风正中摆立,或左或右皆可进出前后。
每进两旁厢房内,一前一后皆有可开可合、可推可掩、可关可插的窗扇,透气采光;杉木地板,油光锃亮;家具摆设,古色古香。门一敞,风光无限;门一闭,其乐自得。每进有天井相隔相连相通,廻廊周转,曲径弯圜。树婆娑,花暗香,鱼游动,假山玲珑、花台别致、水池清雅。
由后院门而出,不过十步,一条砖砌小码头一级一级直达河边,河面上碧波漾,水鸟飞,鹅鸭游,竿垂钓,风樯动,帆影来,纤夫绳儿荡悠悠,渔家歌晚灯闪闪。两岸垂柳依依,梧桐飒飒。下河边的人对面好挥手喊话招呼,左右常家长里短嚼舌。埋头淘米洗菜、捶衣汰裳的;挺胸挑桶担水、号子哼吆的;就近摸螺丝捉鱼虾的;离远涮恭桶清痰盂的,上上下下,来来往往,难得间断,偶尔闲停。风光自是旖旎,景观天然悦目。
可谓:
一水飞天竞上流,
西穿东向不言休。
小城故事传百载,
毕竟沧桑话语稠。
(3)户主姓储,名存,字藏富,一米八、九的身量,方脸大耳,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仪表堂堂。生有三子三女,三子个个有模端端正正,三女人人有样漂漂亮亮。
储存乃父尚健在,只是个头矮小,形容猥琐,专门黑灯瞎火夜星里悄没声地到邻居家,这家取两块瓦,那家拿一块砖,居然紧挨正房靠河边口搭起一间偏厦自住。老太婆在世时常骂他“属蜻蜓的——”,“吮指头的——”,此话怎讲?这是两个歇后语,完整的内容应是: “蜻蜓吃尾巴——自吃自!”和“抠P眼吮指头——从不吃亏!”骂得有点绝,但知夫莫若妻,评价十分准确、到位、贴切。前,指他对内,与媳妇爬灰,神女庙人骂干这种缺德事的爬灰佬,还有一句更粗口的话,叫“养儿日媳妇——不凭良心!”后,指它对外,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老东西偷左邻右舍,被别人指桑骂槐,弄得老太婆抬不起头来,人难做,难做人,做人难。老东西自然不吃素,他也回敬老太婆:“儿子姑娘像哪个?别以为偶不晓得!”老太婆的隐私,原来老东西一清二楚,非常无趣,从此捏起半张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不看,心不烦。到底窝火难受,一病不起,驾鹤西游了。老东西爬灰少了障碍,活得蛮也滋润。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