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卢浮宫遭遇紫禁城(鹿鼎记同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5乱七八糟的纠葛(七)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康熙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虽然才二十出头,却已经做了十多年的皇帝,因此深蕴御下之道讲究张弛有度,重御心的道理。

    对臣下不能过于严苛也不能太宽容,斥责之后必要安抚,重赏之后更需警示,用民间俗语来说就是‘打一棒子再给颗甜枣!’

    此招百试百灵,康熙近二年越来越用的得心应手,炉火纯青,忽然间遇到一个只肯吃甜枣,拒不接棒子的主儿他一时竟然有些应对失措,没了往日里的高超水准。

    韦小宝对他无礼动手前,撒谎称病后,怎么说都是应该打棍子的时刻康熙竟然一门心思的只想要给他甜枣以示安抚。

    朝那个对他视若无睹的瞄了五六眼之后,他听见高士奇身旁微微惊讶,“噫,这篇文章看着古怪,是哪一位做的……这字怎么像是纳兰公子的笔迹呢?”

    一张书案后的地方有限,正中站了康熙和高侍读,左右两旁再陪上裕亲王和恭亲王就挤得满满登登,余下诸只能散周围,做垂手恭敬状。

    纳兰性德听见提了他的名字就探身看了一眼,然后答道,“这篇是韦将军的大作,刚才他读出来代笔写的。”

    高士奇纳闷,“韦将军原来也喜做文章,这文章做得嘛……这个颇具新意,他是武将不是文倒也难怪了,只不过他怎么不自己写呢?”

    纳兰性德笑笑,还没答话,康熙就插口道,“韦将军做得不错啊,确实有新意。”对高士奇道,“朕看点头名就这一篇好了。”

    高士奇经常御前讲学,素知康熙严谨,做学问时更是一丝不苟,忽听他要把这么一篇大白话硬诸多文辞迤逦的作品中拔成头名就很是诧异,心道就算现不是殿上考试只是臣子家中私下玩闹的事也不应该做得这样明显偏袒啊!

    沉吟一下,觉得这事要是过后被传出去了,康熙的面上要不好看,有偏宠亲信之嫌,劝道,“韦将军这篇文章新颖有之,但用词太过直白,用典也不多,若说是头名,只怕……”

    恭亲王常宁一旁耐不住好奇,伸长了脖子探头来看,瞥见了部分韦将军的大作:

    ………

    要想去打听夜莺的消息?

    它们曾用充满深情的妙音,

    那阳春佳日迷惑过

    它们没有爱,就不能维持生命。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