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世之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0巧遇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认为刺客是呼赤的人吗?”皇帝问沈骥。

    “未必。”沈骥道。昨夜刑讯,那人先是不招,后来经不住了,供出是王子呼赤使他所为,连着上一次的行刺,也都认了。但……沈骥狐疑,“理由呢?”大理距中原有万里之遥,呼赤、或是令大有什么理由刺杀皇帝?

    沈骥将驿馆偷听到的、关于大理王室内部争斗的对话禀告皇帝,燕赜听完道,“此事必有诈。”

    “是。”

    “如果现在把在驿馆擒到刺客的消息公布出去,阿骥,你想会是什么后果?”

    沈骥想到之前的那场朝上争论,行刺本已是一件大事,恰又出现在当下,他曾听皇帝与许安国议事,似本打算今年夏天就允申鼐致仕、由礼部尚书何明清补任中书侍郎,现在来看,此事怕是要延后了。

    每每重臣变更之际,便是乱相叠出之时。中书侍郎位列中书令之下,实际即为副相。太宗驾崩之后,新朝三相未曾更变,年轻的皇帝虽坐稳了皇权,但朝政实际上还维持着邵相独大的格局。因此更换副相,由谁补入,皇帝属意的何明清、还是邵秉烈麾下的窦章或其他,是一个极重要的信号。

    这一次的行刺事件蹊跷、突然,又恰出在此时——沈骥明白皇帝为何要如此谨慎。

    “阿骥,你方才说,这个人不是上次太月殿里逃跑的那个?”

    “对。”沈骥确定。

    “唔……”燕赜略一沉吟,抬起头,“如果,我们现在把他放了,会怎么样?”

    “您的意思是?”

    “他是垂死之人。垂死之人最不能拒绝的诱惑是什么?生存的机遇!他还有同伙,如果朕没有料错,此人必听令于他。阿骥,朕要你当一回猎人,将那隐藏在暗处的鼠辈,给我揪出来!”

    沈骥本担心他们的计谋不会成功。但燕赜说,这一次的行刺,阴谋的味道大于仇恨,没有血海深仇,对方的手下未必会那般死忠。果然,在调班换职的过程中出现一个明显的“失误”后,刺客金蝉脱壳。

    沈骥跟着他,一路行到长安。已是入夜。

    那贼不敢在宵禁中乱闯,在城外守候,沈骥便也跟在他后面在草里卧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城门打开,刺客和沈骥都混杂在进城的人群中进入长安。

    伍师爷刚起身,看见盛予印的小脑袋在窗边晃过。

    “小公子,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他忙出去,弯腰问孩子。

    予印不会告诉伍师爷自己的小秘密。这一段时间,他天天早起,与那天在佛堂遇到的白胡子的“老爷”说话。反问师爷,“我刚才来的时候,看见阿大,他的弟弟还没有回来吗?”

    阿大和阿二是他们启程来京城时,在途中偶遇的一对兄弟。阿大憨厚一身力气,阿二呆傻,伍师爷见他们可怜,收他们做下人,一起带到了京里。前两天阿二疯傻病犯了,跑出去不见踪影,阿大时时叹气,予印都留意到了。

    正说着,阿大来到廊下。“老爷。”他唤,弓着腰,没精打采。

    伍师爷和予印站在廊上。“阿大,有什么事,你便说吧。”

    “老爷,阿二总不回来,我想去找他。”

    伍师爷沉默了一下子。阿大兄弟不是家生奴才,当初收留他们是出于一时怜悯,阿大做活一向勤谨、寡言少语,阿二虽傻也没给他们添过多少麻烦,如今人家要走,实在也没有留的道理。“好吧,”他说,“你就去找,中午去阿武那里领这个月的月钱,再多给你两贯。以后想回来、或老家去,都行。”

    阿大感激不尽,退了下去。

    沈骥一路跟随前面的贼子,那贼人自进了长安城,从容许多,沈骥看他一个个坊间、一条条街道行走自如,对这里极其熟悉的样子。他不禁怀疑,对方是云南人,怎么对京城的地理了如指掌?正疑心间,那人竟穿过西便坊,进入距离大元宫更近的荣安坊内。沈骥心中更是大惊。荣安坊里居住的,非皇室贵胄、开国重臣无有别人,连他的父亲沈薄、开国二等功臣辽东伯,皇帝封赐的伯爵府也只在西便坊而已。这刺客是什么人?竟能进入荣安坊内?

    沈骥加紧步伐,紧跟其后。那贼人进入荣安坊后,更加小心,但沈骥鹰眼如炬,死死盯住前面那人。路过一个市道,旁边有些许店面,沈骥正在疾走,忽听旁边一个声音唤道,“阿骥,你怎么在这里?”

    他连忙回头,竟然是他的哥哥沈恭,正立在一间铺下,狐疑得看着他。

    沈骥再往前看,只这一瞬间,前面那人身影已消失不见。他大急,无奈沈恭已走下台阶,这一趟出行极为机密,实在不能让更多人知道,沈骥只好丢下刺客,上前挽住哥哥的手臂,“一边说。”

    到墙角下才发现沈恭站处是一间烟茶铺,烟草?他眸中一闪。

    “你是在追什么人吗?”“哥哥在查这烟草铺子?”

    兄弟二人同时发问,又同时沉默下来。

    沈恭问,“既然来了,回家去一趟吗?娘和弟妹昨日问起你。”

    沈骥摇头,“不了。我只待一两日,即刻就要回去。”

    沈恭道,“明白了。走吧。”

    盛初初这天来到蓬莱殿。

    “初初,你坐。”身份转换,太后座下一个锦凳。

    初初向引她入座的宫人道了谢,欠身坐下。

    “这几天,皇帝已命掖庭录入彤史。”太后道。

    初初略垂眸,“是。”

    “关于你的事,皇帝是怎样与你说的?”太后询问。

    “陛下说,待暑消回去京城,让杨大人认我做义女,封做贵人。”初初如实作答。

    太后稍觉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笑道,“他对你确有几分心意。”

    不知道为什么,初初的心里有一点刺刺的疼。太后道,“帝王的心很大,这几分已是不易了。”初初想,谁说不是呢。

    她接着又道,“你能放下以前的事,这样很好。予闲来还曾为你担心来着,日前微澜来问起你,我就说,你便不为自己想,总要为侄儿考虑。死去的人都已经死了,可是将来予印会怎么样,全在他一念之间,全在你一念之前。果不其然。你没有犯糊涂,这样很好。”

    她一连说了几个很好,初初心底细微苦涩,或许是为了予印,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