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念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0更新,快点我!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己也好。

    是否相爱,又有什么要紧。

    缘法,他从来不信。

    高鼻薄唇,鹰隼眸目,定定地看着眼前高僧,不再寻任何借口事由,“命若天定,我便破天。情由心起,我便夺心。师父,开签吧。”

    “掷出圣杯方为灵签,施主执意至此,贫僧便为你破一次例。”

    高僧翻起那支签,开口吟道:“本为一虎在当门,须是有威不害人。分明说是无妨事,忧恼迟疑恐惧心。”

    “此签作何解?”

    “此乃木虎有威之象,凡事虚惊少实也。”

    “但闻其详。”

    “施主求的本是姻缘,但掷不出圣杯,出了此签也并不稀奇。这签为木虎虚惊之家。凡百事宜守待事方吉安。千万叵倚强凌弱。远望威容意不禁者。即使木虎不必畏惧。炉头点雪,耳边过风。施主且宽心,勿将无事生有事。”

    “炉头点雪,耳边过风,师父意有所指?”皇帝臻首,眉目里似有隐隐风云。

    “贫僧与施主说一个故事,宋朝仁宗年间,包公为开封府府尹。庞洪为国丈。庞洪诬陷将军狄青于狱中,于是包公求审此案。庞洪惊畏万分,多方阻拦,后案情大白,证实庞洪诬陷,呈宋仁宗圣裁。后庞洪因皇戚之系被释。”

    “哈哈哈哈——你的意思,是说我徒增烦恼忌惮?”

    “贫僧不过提醒施主不要自寻苦恼。”

    车辇之中,一别从外面看起来的朴实简陋,虽狭窄,却是软毯窄案,暖酒杯盏一应俱全。

    高冠黑袍的人眯起眼自罅隙中远望那座香火鼎盛的庙堂,一双黑色眼瞳亮得炫目。

    “皇上,那支签……”姚什海坐在车辕上,贴着背后车帘低声道。

    “无妨。十五那一日,朕再来这里还愿。”

    辇外的姚什海闻言微微一愕,忽地想起皇帝册妃的日子,不偏不倚,恰恰是十五那一日。

    求姻缘,还香愿。

    连圣前久观颜色的人精,也已愈来愈猜不透这位年轻帝王心中的盘算。

    车辇中的人将车帘掩得紧密彻底,眼底尽是冷静色泽,自喃道:“容紫绍,你真是作戏的一块好料。”

    语毕又扯了唇,举杯朝虚空处敬了一敬,神色安闲异常:“可你当我就不会吗?”

    与此同时,天禅寺茶堂后头的一间厢房内,方才领那黑衣之人烧香的守僧低声回禀:“那人一袭黑衣,自说是路过,小僧看过他车辇衣摆,都不沾丝毫灰尘。还有,那人说话的神色也刻意掩避。”

    听他说话的人闻言点头,伸手打着手势——竟是个哑子。

    守僧又补充道:“那人求的是许香,说是过几日会来还愿。要不……十五那一日,公子便不要再来了?”

    哑子伸手做起手势,小僧看在眼里,意思再明白不过——

    “公子身上那隐子之毒,已是倒悬之际,急不暇择了。”

    “小僧,定会做好完全准备,如有闪失,定会让公子脱身。十五那一日,公子放心来便是。”

    语毕,从袖内抽出一沓折叠至轻薄无物的书信,递给那哑子:“路晔将军五日前如约来过,这封书信定要带给公子。还有一句话路晔将军要小僧代为传达:“六年静候,可折腰振翅,愿为公子搅动风云。”

    注释(这一章关于解签没太看懂的可以看看这个):

    签的典故说的是——庞洪是宋仁宗皇帝的妻舅,称为国丈,由于势力大,在朝廷里为非作歹,陷害忠臣。他串通了奸臣杨淘,定计谋害大将狄青,说他杀死妻子,所有官员都审查不出谁是主谋。包公回朝后,要求审办此案,庞洪惊畏不已。案件结束,庞杨二人被包公查出罪状,有人证物证,要皇帝判罪,但终被仁宗皇帝以亲戚关系为理由,释放了二人。

    此签隐喻一人或一事本来对你无害,别人也不在意但你却非常忌惮,心理包袱很重。

    炉头点雪,是指看上去很吓人,不可能有希望,自己的努力就像炉头点雪一样消融。似耳边风,指别人反复跟你说没事,但你就是听不进。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解签啥的原本一窍不通,为写这章查了好多资料才找到签词,关于许香、还香、保香也是才知道。

    本文虽架空,但借用一下宋仁宗的历史典故。考据党勿喷我这小透明啦,谢谢~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