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很快上来了。孙小眉早就迫不及待了,她拿起筷子就开干,天,一块金河豆腐一进嘴巴,那香味就从嘴巴里流出来了,关都关不住的样子,口感舒适,香味浓郁,吃了这么多年豆腐,就没有想到过,三国时期四川的金河豆腐也有这么好吃的。易想天刚尝了一块一极豆腐也赞不绝口,一边品味一边对孙小眉说:“要是我们学会了做这种豆腐的技艺,相信带回现代社会后,西安全城数百万市民都会引起震动,像遭遇了汶川 8级 大地震的波及一样,想不跑出家门都不行,每天排成一眼望不到边的长队来购买我们豆腐的人,会多得超出我们的认知和想象。因此,不出半年,我们就会拥有自己的高级轿车,豪华别墅。”
孙小眉说:“拜托了,哪儿跟哪儿呀,挨得上吗?别提大地震了行不行,那是人类的大灾难,想着就让人想哭,痛苦,还浑身不舒服,何况一块小豆腐,再好吃也不过就是一块豆腐,还能吃出一大堆钻石来不成?”
易想天道:“算我水平低,这个比喻用得不恰当,你也赶紧打住,别动不动就想跟我辩论,你大学的时候战胜数百利嘴得过最佳辩手,我就宣传出来了,地球人也不会知道的,懂了吗?啥都不说了,吃豆腐,吃豆腐。”
孙小眉确实想辩一辩的,听易想天揭了自己的老底,也没有说下去的兴趣了,毕竟这儿没有听众的,辩得再精彩也没有喝彩,更没有掌声鲜花和镁光灯。所以,孙小眉也低头细细品尝起豆腐来,不过,易想天想学做豆腐的心思依然没变。
那家丁显然听不懂易想天和孙小眉语速比较快的那些话,但隐隐感觉到他们在夸奖这豆腐的口感和味道的,便说:“你们为啥不先尝丞相豆腐呢?味道更好吃的哟。”
易想天放慢语速说道,他跟家丁说话就会像跟外国人说话一样,不光说得一字一顿,还要加上各种各样的手势:“家丁哥哥,别急,好东西总是要留到最后来享用的,你们这些蜀国人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奥妙的。”说完,易想天便夹了一块丞相豆腐,不过,不是放到自己的碗里,而是放到孙小眉的碗里。那碗自然也是做工精细的瓷碗,白得发亮,易想天又夹了一块丞相豆腐,然后才慢慢地放进自己的嘴巴里, 豆腐只有一寸见方,放进嘴巴里大小正合适,小了,没有嚼头,大了,在嘴巴里弄不转。
接着两人都发出了惊叫声,让蜀国食客们想不看他们两眼都不行,可是一见站在旁边的是丞相府的那个“非著名”家丁,便都不敢乱说乱动了。因为那家丁的对襟玄色上衣的前胸后背最醒目的地方都绣有一个“相”字,很明显这是相爷府的人,诸葛亮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事实上连万岁爷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谁还敢得罪他府上的人呀。
好在,易想天和孙小眉的惊呼后面紧急着分别崩出了三个字:“太绝了!”“太香了!”似乎在比拼二人掌握的形容词。
孙小眉接着说:“此味只应天上有。”
没想,易想天又接了下句:“人间难得几回闻。在这里闻可不是听的意思,而是嗅的意思。”
孙小眉道:“小小一块豆腐能够弄出这么多风格各异的香味来,实属不易呀。我们赶紧去里面学学加工的方法吧。”
易想天说:“好,我早有此意,这个任务交给我,家丁哥哥,你带我去他们的厨房看看。”
家丁道:“好,请公子跟我来。”
进得内堂来,发现厨房里到处都是大锅,不停地有新豆腐被胆水点出锅来。
再后面是十余副石磨,有不少伙计在光着榜子,拼命地推拉着石磨,汗珠儿像荷叶上的露水,不停地从他们身上闪烁着往下滑。
易想天拿出纸笔来,天,他居然发现自己的古装内衣兜里还放着从现代社会带过去的圆珠笔和一个笔记本,这是长期当电力公司办公室主任养成的习惯,因为随时要记录领导的最新指示,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管到哪儿参观学习,都要带着这两样东西的习惯,现在这个好习惯立马又派上用场了。
一个正在锅边加工豆腐的厨师被家丁喊了过来,家丁道:“这位客人是我们丞相的朋友,他想跟你们学习做豆腐的方法。你就简单给他讲一下吧。”
那厨师一听是丞相的客人,便赶紧战战兢兢地讲道:“这豆腐在做之前,先要选取上等的黄豆绿豆黑豆,三色豆一起浸泡,然后在弄到石磨上去精磨细推。”易想天开始飞快地记录着,他已经把速写的功夫用上了,不过,一听到三色豆后,感到甚是稀奇,没想到这豆腐除了要用黄豆外,居然还有绿豆和黑豆。
“不知搭配比例是多少?”易想天比划着问厨师。那厨师听懂了,拿出一个碗状器皿来,也比划着说:“三碗黄豆,一碗绿豆,半碗黑豆。”易想天赶紧又往小本子上记录下来,可是他都记完了,也没见那厨师说下去,便奇怪地抬起头来,只见厨师和家丁一样,都死死地盯着易想天手中的纸和笔发呆。
易想天知道这现代化的玩意儿要给自己惹麻烦了,赶紧胡乱解释说:“这也是毛笔,笔尖小小的硬硬的那种,这是纸,用……用面粉做的纸,所以看上去,比你们的草纸要白要薄,这笔小,所以写起字来不费墨,甚至于不需要磨墨的,因为事先已经把墨弄进笔管里去了。”易想天怕他们怀疑自己的来历,于是,胡乱扯起谎来,硬把这圆珠笔和白纸往蜀国书写工具身上凑
没想到那家丁和厨师都不太相信的样子,这毛笔也太神奇了吧,便想拿过去写写字试试看,易想天便对厨师说:“你先讲怎样做丞相豆腐,然后,我记完了,就把这笔送给你。”
那厨师兴奋地说道:“好,我喜欢这小小的毛笔。不用蘸墨的笔。”
于是,厨师又讲起豆腐从磨到熬到下胆水点,在到豆腐出来后下锅加工的过程和细节来,有不懂的地方,易想天便及时问。很快,他的笔记本就写了满满三四页。
最后终于大功告成。
易想天没有食言,当真把圆珠笔送给厨师了,厨师高兴不已,赶紧拿过一张黄乎乎的纸来,在上面写起字,可是由于他写毛笔字习惯了的原因吧,用力太轻,居然在黄纸上连线条也没写出来。易想天便教他,要像拿菜刀一样,使劲划线,这样就写得现了。
厨师便加了很大的劲,结果草纸又被划破了。厨师摇摇头,觉得这东西不是笔是刀。便不喜欢了,还给了易想天,易想天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