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远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九)第(1/2)页
1402年,明成祖攻入南京之后,建文帝及其长子朱文奎不知所终,次子朱文圭则被成祖幽禁起来,称为"建庶人"。到英宗天顺年间,建庶人已经在长期的幽禁岁月中从两岁幼童长为50多岁的老翁了。大概由于也曾经历过长期被囚的生活,英宗突然有一天想起了这位远房叔叔,动了恻隐之心。他跟李贤说不忍心再囚禁建庶人。李贤对此大加赞赏,于是英宗不顾左右近侍的反对,派人给建庶人修建了房屋,任其自由出入,并供应生活。说起来,英宗的皇位是他曾祖从建庶人那边抢过来的,在当时曾遭到天下人的质疑或反对。英宗身边的人担心放出建庶人会出变故,他倒很有气度,说:"有天命者,任自为之。" 释放建庶人一事受到百官和百姓们的真心赞叹,也算是给50多年前的纠纷做了一份补卷。
还有一件事,对英宗以后的帝王影响很大,那就是废除殉葬制度。明太祖死的时候,许多宫人陪葬。自此之后,成祖、仁宗、宣宗、代宗去世都以宫妃殉葬。英宗觉得这很残酷,临终前遗诏裕陵
停止殉葬。此后明代各帝都遵从这个遗诏,不再以宫妃殉葬。
英宗所做的这几件事,被史家赞为"盛德之事,可法后世"。《明史》称英宗在位期间,"无甚稗政(坏政策)"。可是,英宗并不能遏制大明帝国日益走向危机的趋势。到他儿子宪宗的时候,情况就有点恶化的兆头了。
武宗朱厚照,弘治四年(1491)九月二十四日生,孝宗朱祐樘长子,母张皇后。弘治十八年武宗像
(1505)五月,武宗即皇帝位,在位16年,年号正德,死后葬北京十三陵之康陵。
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有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皇帝。总之,武宗富有戏剧性的一生是难以用只言片语概括的。
武宗是孝宗和皇后张氏的嫡长子,像他这样既为嫡子又是长子的情况在封建礼法社会中是天然的皇位继承人。此前三朝,皇帝皆非皇后嫡出。明朝十六帝中,以嫡长子身份承继大统的也十分罕见。朱元璋确立了明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本来要传位于长子朱标(朱标为马皇后所生),只是朱标在朱元璋生前就去世了,而且朱标出生之时朱元璋尚未称帝,马氏当时还不是皇后。建文帝朱允不是长子,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
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虽是长子,但出生时母亲尚未被册封为皇后,在"嫡"字上还要打一点折扣。英宗朱祁镇是长子,生母孙氏时为贵妃。景帝朱祁钰是英宗的弟弟,宣宗的次子,生母为吴妃,既非嫡子又非长子,在位8年终因"夺门之变"失去皇位。宪宗朱见深是英宗的长子,生母为周贵妃。孝宗朱祐樘是第三子,生母纪氏当时只是宫人,3岁时宪宗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儿子。
世宗朱厚以藩王入继帝位。穆宗朱载(hòu)是世宗的第三子,母杜康妃。神宗朱翊(yì)钧是穆宗第三子,母李贵妃。光宗朱常洛为神宗长子,母王恭妃,在位仅一个月。熹宗朱由校,光宗长子,母李选侍。思宗朱由检为光宗第五子,以藩王的身份即帝位,母刘贤妃。纵观明代十六帝,只有武宗一人是真正以嫡长子的身份登临大位的。就宗法社会的明代而言,在关系到皇位继承的大事上,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武宗从一出生就注定要做皇帝。孝宗欣喜异常,取其名为朱厚照,希望他以后能照耀后世,5个月后就将其册封为皇太子。
朱厚照的出生不论对于国家社稷还是孝宗、张皇后都意义非凡。孝宗和张皇后的感情非常好,一直没有选嫔妃,只有5个级别很低的夫人,这在明代皇帝中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朱元璋除马皇后外还有19个妃子。封建社会中,有无皇子关系到皇权的顺利承继和国家的安定,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传宗接代。张皇后婚后4年没有生育,当时朝臣上书请求选置嫔妃,孝宗并不理会。当然,孝宗不选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人认为张皇后是个妒妇,不许孝宗再宠幸其他的女人。几年后,张皇后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朱厚炜,只是不久就夭折了。这样,孝宗就只有武宗这么一个皇子,因此非常宠爱。
据说朱厚照孩提时"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性情仁和宽厚,颇有帝王风范。8岁时,在大臣的请求下,朱厚照正式出阁读书,接受严格的教育。朱厚照年少时以聪明见称,前天讲官所授之书次日他便能掩卷背诵。数月之间,他就将宫廷内繁琐的礼节了然于胸。孝宗几次前来问视学业,他率领宫僚趋走迎送,娴于礼节。孝宗和大臣们都相信,眼前的这位皇太子将来会成为一代贤明之君。
武宗的生日也很特别。他的生年月日时为弘治四年九月廿四日申时,用干支表示是这样的: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申时。如果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读就与地支中的"申、酉、戌、亥"的顺序巧合,在命理上称为"贯如连珠",主大富大贵,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生辰与此有相似之处。而且当年张皇后梦白龙入腹而生朱厚照,按照传统的说法,白者乃主西方,为兵象。武宗生而好动,自幼贪玩骑射。孝宗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太祖朱元璋一样文武兼备的旷世圣君,所以对武宗骑射游戏颇为纵容,这也养成了武宗日后尚武的习气。孝宗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恐武宗玩物丧志,在病逝前一天,特意把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召至乾清宫暖阁,委以托孤的重任:"东宫聪明,但年尚幼,好逸乐,先生辈常劝之读书,辅为贤主。"
然而这个受到上天眷顾的真命天子的身世还有一些隐情,似乎有人事搀杂其中。从武宗出生那一刻起,关于他生母不是张皇后而另有其人的说法就不胫而走。张皇后是河间兴济(今河北沧州北)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选为皇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张皇后婚后4年没有生育,心理压力非常大。大臣们很是着急,纷纷上书请求皇帝选妃以广储嗣。孝宗不听,但心里也是有些着急,就和张皇后在宫中斋醮求子,一连几个月。弘治四年九月,宫中传出喜讯,张皇后的皇子诞生了!举国欢庆之余,各种流言也随之四起,有许多人相信这个皇子不是张皇后亲生的。因为张皇后生下皇子的消息过于突然,事先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而且婚后四年没有生育,难道这次真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