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皇后选在此时提起此事,却不知是否真是巧合。虽说贱奴当杀,但是祖宗规矩,蒙古又事关国策,却也是容不得皇后有所置喙的。
只要皇帝有心,这宫中诸事自然是瞒不了他的,况且事涉兰馨,想来近来值得皇后关注的也不过她的婚事,自然三言两语就知道事因始末。便连皇后对让小太监转给傅恒的话以及内务府对待兰馨婚仪轻慢的态度也一清二楚。
皇帝到底不是糊涂之人,如何不知兰馨所受委曲皆因那道不设公主府的口谕而起。只是君无戏言,皇帝虽然对兰馨也颇为喜爱,到底也不愿朝令夕改。只忖着从它事上补偿便也是了。
对当日那个倡议此事之人,却深觉不满起来。
什么体量年幼失怙,什么体验家庭温暖,那是在说皇家薄待了兰馨阿还是在说兰馨心存怨望?此等明晃晃的挑拨,只怕是以己推人罢了。
又想到和婉之事,连带着也有些迁怒和亲王了。
兰馨是齐王之后,又养在皇后身下,身份尊贵,纵使比不得和敬和婉,却也是他敇封的和硕公主,又岂能容臣下揣测轻慢?朕日理万机无暇顾及这些子小事也就罢了,你弘昼堂堂一个管内务府的王爷,素受朕的亲重,竟也让这种事发生在眼皮子底下,也难怪和婉受了这般委屈,你却半点不知,可见平常对差事有多不上心了。
那可是你亲女儿阿。
皇帝心想,平素就知道仗着皇额娘的宠爱给朕添乱,这回非得好好敲打敲打不可。说起来皇额娘年事已高精力不继,又是一味慈爱,于教养方面难免力不从心,才会一个两个都放纵得不成样子。
幸好,朕自幼得圣祖教导,不然哪有今日。
可怜皇后这时候还不知道,她费尽心机卖给和亲王的人情,就让皇帝这么一个敲打的决定,一下子给抵得一干二净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