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女逼死人命此等大错。亦未曾当差涉及朝事,自然也无结党营私一说,兰馨几要疑他居心。
不过就算多隆心无恶念,这种胡闹行径却也纵容不得。小十二不比十一,十一出身所限无望大位,就算胡闹些平庸些,日后也能像和亲王一样当个逍遥阿哥糊涂王爷。但十二身为嫡子,不能走到颠峰,等待他的就只有一个下场,毕竟没有哪个新君能容忍一个比更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的存在。
只是多隆好歹也是个贝子,是外臣。皇子阿哥尚且不能结交外臣,兰馨自也不好指摘于他。让皇后出面稍嫌小题大作。再者兰馨心里也明白,皇后择多隆为婿,一方面固是为她终身着想,怕皇帝将她和亲蒙古;另一方面亦是有意示好端郡王——端郡王虽算不上实权派人物,但到底几代承袭王爵,亲朋故戚多在朝中人面也广,很是得皇后这边看中——自不会为了这点子小事抹了端郡王的面子。
好在多隆那里虽轮不到兰馨说道,但长姐教弟却是天经地义。两个小的虽贵为阿哥,但毕竟年幼,自是无可指摘。
说是教,其实是以罚代教。只是罚方式有些别致,虽然内容还是老三篇——抄书。
让两个小的一人写上二十篇荀子的《劝学》。这本是难不倒自三岁起每日就要练上十张大字的两个小家伙的,可偏偏这次所用的纸墨笔砚都兰馨让人从宫外带进来的。那笔自然不比宫里常用的湖笔狼毫,常是写不到半篇《劝学》就秃了,偏兰馨还规定不写完两篇不许换笔——不好写?自个想法子去——又使人盯着,想偷梁换柱都不行。
那墨自也不是十二常用的紫玉光徽墨,墨色轻浮黯淡深浅不匀不说,还泛着一股子恶臭。两小自幼锦衣玉食环香绕翠,何曾闻过这种味道,只觉闻之欲呕头昏脑胀。偏兰馨不知跟皇后怎么商量的,无论十一怂恿十二如何撒娇,皇后就是铁了心的不松口。
至于那砚嘛,好吧,虽然比不得他们常用的的端砚“奇趣别致、哈气成墨”,上面还有两道豁口,可好歹是个能正常用的的。
最糟糕的是纸,质地粗糙发黄发脆,一落笔墨汁就韵染开,得拿捏着力道飘着下笔。便是如此,那字也时常韵成一团。两个小家伙自幼练字都是被要求先练腕力的,一下子反其道而行,竟然不知所措,许久写不出一张像样的字来。
这二十篇《劝学》写下来,俩小自是叫苦不迭心有余悸,对兰馨口中那些尚用不起这些劣质文房四宝的贫寒学子同情万分,只差诅咒发誓日后绝不浪费一纸一草。等数年后,小哥俩开始当差办事接触民生,方知当年两人所用纸张因质地太差,其实并不用于书写途径,就是那些寒苦学子,也宁愿省吃俭用买上几张好纸使用,此乃后话。
皇后与兰馨见俩小知错能改,倒也欣慰。皇后虽想拢络端郡王,但与十二课业相比,孰轻孰重却还是分得清的。她怕十二跟着多隆近墨者黑,但想隔绝其接触机会。理由都是现成——指婚在即,准额驸当然得避嫌。
她却不知,此时的多隆不知从哪得知十一十二被罚的事,正抓耳挠腮火急火撩的打算效仿俩小抄给兰馨赔罪——
说起来这多隆也是个妙人,当日在御花园凑巧跟兰馨照了一下面,他就纳闷儿,这位兰格格看着秀美娇憨,也不像很笨的人阿,怎的就选了完颜皓祯那绣花枕头当额驸?难不成是皇上在乱点鸳鸯谱?啧,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听祥子说那个完颜皓祯还在为个歌女要生要死,整日嚷嚷着不当这个额驸呢。
多隆难得的怜香惜玉心思发作,不自觉的对兰馨多了点同情,久了这个同情又不自觉的演变成关注。还真别说,他的猪朋狗友多,也有一些在当侍卫的,零零星星的倒真让他探听了不少小道消息。这关注久了,就容易产生倾慕。这多隆也挺有意思的,他想吧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他想得偿所愿总得先让皇后对他改观吧。于是不管他阿玛怎么可苦口婆心的他说当额驸其实就是个看光鲜其实万受罪犯的差事,死乞活赖的非要他阿玛托人情给弄到坤宁宫去当了个末等虾。
那受托的人跟他家是几辈子的老亲,跟端郡王私交很好,眼见多隆长进了,也为老端王高兴,私底下悄悄跟老端王嘀咕:‘“老哥糊涂阿,皇后跟两位嫡阿哥都不得宠,现在站队犹嫌过早。我看昭仁殿那边似乎有侍卫出缺,不如去那吧,兴许有幸能得见圣颜,也好谋个出身。”
昭仁殿毗邻养心殿,是皇帝藏书、读书的地方,虽说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当差是比别处辛苦一点,可露脸的机会也多阿。昭仁殿就是仅次于养心殿的差事。
这要是一等一的美差阿,可——
老端王有口难辩——总不能直说是多隆看上皇后的闺女了吧——只好顶着受托的人纳闷儿的眼神再三辞谢,只是回家越想越窝火,逮着多隆又把他收拾了一顿。
他却不知道,那位话刚出口就后悔了。这个多隆可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若是整出个什么碴子来,他不得跟着吃挂落啊。所以老端五的婉拒却是正中了他的下怀,可面上还得装出一副惋惜不解的模样。
倒是多隆心里门儿清的,挺不以为然的对他阿玛道:“得得得,人就那么一说,您老倒上心了。那种美差还不知有多少人惦记呢,哪能真掉我身上来。您若闲得发慌,,就把心放我那些姨娘身上,再给我两个弟弟妹妹是正经。”
惹得他阿玛是火冒三丈,拿着戒尺又是一阵追打。一番鸡飞狗跳下来,原来心里那点子恨铁不成钢的遗憾也一同消失殆尽。
好了,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却说多隆打着小九九,效仿两位小阿哥抄书赔罪,这可真是苦了一向不爱读书的他了,险些没学古人来个头悬梁锥刺股的,才把二十篇《劝学》给抄完了。
可这抄完书,怎么送到兰馨手中也是颇费思量的(当然得送,不然正主不知道,他这书不就白抄了嘛)。多隆自不会犯傻直接把书稿送到兰馨那里,那可是私相授受,最易授人以柄。想来想去,索性把抄好的书稿送到皇后那里去,美其名曰“负荆请罪”。
皇后没悉他的用心,不免也哭笑不得。她主理后宫事多繁杂,哪有心思陪这对小儿女打机锋,索性又把事儿交给了兰馨。
兰馨自也是又好气又好笑,但见那书稿上的字写得虽只是强差人意,但也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足见抄书者的用心,一时倒也不好过份苛责多隆。但
-->>(第5/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