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梅花+还珠)贫贱夫妻百事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170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向只本份渡日。应该都不会在背向她下黑手。至于那些个贵人常在答应等低阶妃嫔之流,这些年来她为防有人夺宠,是下了死力防范的,在她不余遗力的打击下,那些低阶妃嫔大都不成气候,平常想沾点龙涎,还得看她心情如何,应当不敢也没那个能力在她面前弄鬼。

    和敬?不可能,不说此事污及的是孝贤的名声,那和敬再是得宠也不过是外嫁的公主,在宫中搞点小动作可以,却不致蠢到如此明目张胆的设计她。

    这一大圈的人兜下来,令妃仍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心中不由又浮燥起来。这也不是那也不像的,难不成这背后算计她的人还会是……太后?令妃的眼神蓦的沉了下来,眉角也不受控制的跳了跳动。虽说从太后的身份上看,对付她不过是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自然无需去设这么个局。单看这手笔,确也不像太后所为。可太后那老东西心机深沉,又惯会装模作样,犹爱在皇帝面前摆出一副不争权揽事的慈爱模样,便是对皇帝某些行为不喜,也从不正面阻碍(通常都是指使皇后出面当炮灰),说不得她为了不让皇帝心中不豫,还真是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来设计她。若是那样,她还真是得小心应付了。

    那边冬雪见令妃神色莫测迟迟未语,心里便有些没底,也不知她与腊梅的那番话有没有打动令妃,嘴巴嗫嚅一下,便想上前再去添上几句来个火上浇油。只是未等她动作,站在她身边的腊梅便借着彼此袖子的掩护,不易察觉的扯了一下她。冬雪一顿,悄悄向腊梅投支询问的眼神,却见腊梅依是半垂着头保持着脸上的恭顺神色,只在与她眼神对上的那一刻把眼光转向令妃方向。她二人在令妃手下素常合作相互扶持,那冬雪一见腊梅眼神,便知有异,不由偷觑了令妃一眼。却见那令妃不知想到什么,神色之难看比起初闻封宫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隐约尚可见一丝毒意。

    冬雪一时又惊又惧,又有几分庆幸。幸好腊梅见机得快,不然这当口她凑上前去,只怕就要成了令妃的出气筒了,受那皮肉之苦那是小的,就怕连性命也丢了。从前令妃身边一个大宫女仗着自己心腹的身份,在令妃气头上时上前奉迎,结果一言不慎惹恼了令妃,反而枉自丢了性命。事后还被污成偷盗不成,畏罪自尽,连累了家人。

    思绪这么一打岔,冬雪又正值心绪荡浮之时,一时竟未能及时收敛起那惊惧的神色。不合那令妃此时正好向冬雪方向望去,便将冬雪脸上神色看了个正着。她本久思无果,心中躁意正盛,见冬雪惶然惊惧模样,以为她在为封宫之事怯怕,犹如火上浇油,大怒之下竟忘了自己施罚从不放在明处,伸手便往冬雪脸上扫了一巴掌,厉喝道:“给本宫收起你那副死了爹妈的脸,再怎样本宫还育有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

    没错,就是十四阿哥。令妃蓦然醒悟。她从一开始就弄错了方向,那幕后之人挑起眼前的这些事端,根本不是要对付她,而是为了扼杀十四阿哥记到孝贤名下的机会。会怕她令妃得势,怕十四阿哥上位的人,无外乎那几个有儿子的妃嫔而已。

    皇后、纯贵妃与愉妃几人在令妃心中默转了一圈。

    按常理推测,此事最大的得益者自然莫过于皇后。可最大的嫌疑者同样也是皇后,皇后就是再蠢,也不会挖个坑把自己埋进去。何况令妃这些年来与皇后斗得虽凶,却是颇了解皇后脾性——人死如灯灭,以皇后的性子,兴许会借着谣传趁火打劫,但这等利用死人兴风作浪的下作行为却不非她的手笔(所以说,最了解自己的人往往是敌人)。

    除了皇后,有儿子且尚在世的妃嫔只有纯贵妃与愉妃两人。纯贵妃那里,且不说三阿哥永璋就是个病秧子,又因故带累了六阿哥永瑢也不受皇帝待见,基本上两个儿子都已是绝了再进一步可能。便是纯贵妃自己真不死心想要来个破釜沉舟,可她昏迷频危至今未醒,内务府甚至暗地里备起了她丧仪的事却是作不了假的。除非她真能未卜先知,知道十四阿哥要过继的事情并早早作了安排,否则如今哪来的精神布局害她。

    只有那个一直以来被她视作木头疙瘩愉妃,无论事态如何发展,皆能立于不败之地——

    若能事成,则皇帝心怀芥蒂,十四阿哥固然失去了上位的阶梯,从此再难入皇帝的眼中。皇后那里只怕也会受到皇帝猜疑,少不了也要迁怒十二、十三两个阿哥。三、四、六、八、十一几个阿哥原就是大位无望的,若是皇帝再厌了十二、三、四几个小阿哥,那剩下的五阿哥自然是一枝独秀了——别看五阿哥如今失宠,却也是皇帝亲口夸过的“文武双全”,皇帝那人向来是面子大过天的,便是为了不背上“识人不清”的名头,只要五阿哥“知错能改”,皇帝自然也会消弥前嫌——若是事败,凭她愉妃素来“老实木讷”的表现,想来也不会有人疑到她的身上。倒是她与皇后少不了相互猜忌疑神疑鬼,说不得便要斗个两败俱伤了。

    一想到使她险些阴沟里翻船的人竟是她一向忽略的愉妃,令妃松了口气的同时,又觉气血直往头上涌去,再想到十四阿哥,令妃更是恨不能把那愉妃给生吞活剥了.

    怪不得,怪不得她的十四阿哥一到愉妃那里便三天两头的闹病,还犯上了那不断根儿的惊厥之症,想来便是愉妃那贱人做的手脚。要知道她的十四阿哥虽然是胎中受损,自出世便有体虚之症,却也不至于像如今这般三日一小病五日一大病的。

    虽然一共生了一儿两女,可令妃心里清楚得很,大清朝的公主包括那些宗室格格从来都是用来安抚蒙古的(就是这样还常常不够用),能承恩留在京城中公主自来就没几个——别看几位已出嫁已指婚公主都能蒙恩留在京中,可和敬原是元后嫡女孝贤仅存的血脉,舅舅傅恒又是皇帝最倚重的大臣,留她在京中皇帝与孝贤伉俪情深的最好表现。和婉则是和亲王弘昼的嫡长女,留她在京中便是皇帝照顾迁就史弟的最佳铨释。至于兰馨,虽然只是个养女,却是皇帝用来善待给天下人看的忠良遗孤,自然不能草率嫁去蒙古吃风沙——令妃虽然得宠,可皇帝待七格格九格格却只是比寻常再稍好了一点而已,日后万一得不到留京的恩典远嫁蒙古,到时候山长水远相见难期,又哪里谈得上什么助力。就算七格格九格格有幸不用远嫁蒙古,可她们现在才几岁?要靠她们攀上有力的姻亲外援不知还要等多少年。何况,女儿嫁得再好又怎能么样?皇帝已经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她再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