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梅花+还珠)贫贱夫妻百事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170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起来,像这种栽脏陷害、把脏水往别人(主要是皇后)身上泼的把戏令妃从前就没少做过,因她每次的时机都把握得好很适当,所以总能不费吹灰之力的借着皇帝的手去达成她预期的目的。又因为她自己确实没做什么,别人既使知道是她在背后中伤,却也只能无可奈何。人都是有惯性思维的,久而久之,令妃自然而然的也就认定此招无往不利了。

    但有的时候,这种惯性思维却很容易让人走进误区,忽略自身的错误。

    诸如这次一般,因皇帝久不来延禧宫,令妃见不到皇帝当然也使不上力,不得已只好令冬雪暗地里传话给乾清宫的内线,让他寻机把这几日的传言透到皇帝耳中。她自己却不知是不是因为多年的一帆风顺让她自信能牢牢掌握住宫中的消息动态,居然未意识她之前消滞怠,极有可能便是多年经营的暗线网络出了问题,仍是按照之前福伦偷偷传进来的话——韬光养晦、不可节外生枝,以免立于风口浪尖之上——行事,依旧扮演着她那忧心忡忡的慈母形象,只待皇帝能在震怒之余驾临延禧宫,她方好伺机行事。

    偏偏那个乾清宫的内线,本来就只是个在养心殿东暖阁侍候的小太监,虽常得仰天颜,偶尔也能近身服侍一下皇帝,若在皇帝闲暇兴佳之时,他趁兴凑趣,倒也能把风声透出去。可皇帝日理万机,这个机会哪里是那么好寻?他又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事情便拖了下来。也就是这么一拖沓,令妃未等到皇帝临幸延禧宫,外面却又传起了“孝贤皇后克子”的话来。

    令妃的消息得的不早不晚,恰是在和敬入宫哭诉、舒妃被罚之后。她初时是有些怀疑有人把她那日在寝宫说的话透了出去的,可再一想,那日在寝宫内只有腊梅冬雪二婢,其他宫人都被远远的打发开了,周围也经她二人看过,并无人在外面的。腊梅冬雪二人她自是信的过的,不说她二人的生死荣辱只系于她身上,她们在宫外的家人也握在福家手上,倒不虞她们敢背叛她的便是有。其它的便是有那漏网之鱼,但能近得她寝宫的,都是她身边得用、知根知底的人,她平日里为收买人心,不知耗费了多少。既便是有人听到只言片语的,也应该知道轻重,又怎敢随意往外传去?

    可这种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阿。

    那腊梅冬雪素来玲珑,最知令妃心思,便在一旁宽慰,都猜测着这些个话的出处应不是从她这里传出去的,倒是那日上门挑衅的几位小主的行径可疑,很有可能忌恨生事。退一万步讲,便是延禧宫真是有哪个奴才不知轻重了,可令妃与孝贤皇后的关系摆在那里,她素日里对孝贤皇后的恭敬大家也看得到,何况传出孝贤皇后克子的名声,对令妃或十四阿哥又有什么好处?

    “正经能得好处的人又不是主子您,皇上就是怀疑谁也不会怀疑到您的身上的。”

    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遇到挫折往往都只愿意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去想。腊梅的这句话正如醍醐灌顶般,让令妃心中大定。只是对那把她的话漏出的人却不能轻饶,还是冬雪劝道:“……主子,虽说那个奴才罪该万死,可在这节骨眼上大动干弋,传扬出去岂不是节外生枝?……倒不如等事情平了下去后,再慢慢查来不迟。”

    随后的几天,似乎正是印证腊梅的猜测,皇后再一次交出了掌宫大权,这次“协理宫务”的人是和敬——虽然官面上的理由是皇后凤体不适,主动提出让人帮忙,可宫中私底下却无不猜测是皇后又是哪里犯着皇帝才会被夺了手中的权力(这种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过,皇帝借口皇后安胎,直接越过太后让令妃协理宫事,当时也是说皇后主动提出让人帮忙的)——如今帝后之间相处尚称和睦,皇帝定然不会无缘无故三番两次的剥夺皇后手中的权力,想来想去,只怕是皇帝真将宫中的流言归罪于皇后了。

    令妃自认躲过一劫,又因皇帝某日果然再临幸延禧宫,便以为是养心殿的内线得手,心中得意,又误以为皇后已在孝贤一事上吃了亏,恐过犹不及,倒不曾再在皇帝面前上眼药,只是寻思着何时再添上一把火,让皇帝彻底厌了皇后才好。因此,听唐嬷嬷奉太后懿旨封了延禧宫时,没有半点心理准备的她虽然有些懵了,却仍没往孝贤一事上去想。她又是在宫中久经风浪的人,心再慌乱,却仍能挤出一丝强笑,托辞她正要去向皇后请安,却也让唐嬷嬷那不识抬举的老虔婆给皮笑肉不笑的顶了回来。

    “……老佛爷体谅令主子身体‘不适’,”唐嬷嬷隐下眼中的讥诮,特特加重了“不适”二字——令妃自皇帝说出要将十四阿哥记到孝贤皇后名下以来,怕去了慈宁宫太后为难,竟学了皇后托辞“身体不适”,不去慈宁宫请安。“恩准您不必出去请安,好生静养。还特地让老奴来侍候您……令主子一向最是仁和体恤,还请赏老奴这个薄面,回去休息吧。”不等那令妃说话,又严辞厉喝:“都给我仔细了,谁敢上窜下跳扰了令主子休养,立即拖到慎刑司去。”

    令妃措手不及心知不妙,又不知太后因何故恼了她,虽然心下慌张却仍强自镇定道:“虽是老佛爷仁德,只是还要打发人去坤宁宫告一声。”心中到底还存着一线希望,又试探道:“皇上原还说要到本宫这里用晚膳呢。”

    唐嬷嬷眼中讥诮之色愈重,面上亦隐约现出不耐之色,却仍是恭敬的弯下腰。“令主子放心,皇上与皇后娘娘那里老佛爷已使人过去告会了。”

    那就是说,封了延禧宫的事得了皇帝默许的……

    令妃只觉头上“嗡”的一声响,脚下一个踉跄,亏得冬雪腊梅扶得及明,方才稳住了身形,脸上却再挤不出强笑来。一时间,只觉双脚如踩在云里雾里一般,浑身上下尽是软绵绵的。又不愿在慈宁的人面前露了怯,只好顺着冬雪腊梅的搀扶,撑着回了寝居。唐嬷嬷看在眼中,心中冷哂却也不去说破,依是毕恭毕敬的尽守着奴才的本份,恭送令妃离开,礼数上半点也不教人挑出错来。

    那令妃虽则心下惶恐不安,可到底是在宫中历练了十几年的人,且又是从一介小小宫女爬到今日的一宫主位的,心志比起常人自要坚定许多。面上慌色尽未褪去,思绪却已清明,揣测起太后此举用意,暗忖道:太后虽然自来不甚喜她,但碍着皇帝倒也不曾过份为难过她,不过日常待她不冷不热罢了。今日悄无声响的就封了延禧宫,听唐嬷嬷那老虔婆话中之意,似乎皇上也是知情……难不成真的是寻着了她的短处?可她阴私暗事虽然做得不少,却是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