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的社火也上东街演,那一家界面上观看的人多,就说明那一家斗赢了,斗赢了这方要拉观众去家里吃饭。
因此,罗局两街斗社火,受益的是邻近村落小寨、北营、陈马、姜家的人,看了一天社火还能混顿饭嫽扎咧。但罗局人也不是大头,一顿饭的付出能让社火文化传承下去此生足矣。罗局的社火装得古朴,装得绚丽,装得高雅,历史上的各种典故几乎都有。一桩“白蛇出山”有两层楼房那么高,十几个小伙子在下面抬也得不停地换班,因此上就有了“罗局愣娃抬社火”的说法。
小寨属扶风县与罗局连畔种地,罗局人斗完社火就上小寨看花,花就是焰火正月十五晚上放。小寨的制花高手叫车车是个勤奋好学的人,腊月未到他就跑东跑西采购配料;配料采购回来就指导全村的灵男巧妇制作。车车能制作上千种纸花,最著名的是二龙喷火,公鸡打鸣,猴子抬轿;一到正月十五晚上纸花、焰火架能装半里街。
一声锣响焰火开始释放,装在头里的公鸡打起鸣来,公鸡一叫嘴里吐出一颗火球,火球直冲猴子抬的那乘轿子而去,轿子上的引信点燃抬轿的四只猴子,猴子也就喷出火来点燃周围的纸花。于是,半里长的纸花阵互相点燃,互相推动,次序井然地先后起火:“劈里啪啦——啾呜——嗤嗖——”响声震天动地,将整个天空映得通红。
压轴的戏还在后头——漫火将两条龙点燃后龙口喷出几个嫦娥,嫦娥们舞姿舒袖飞上天宫,飞上广寒……这种精巧的设计,美好的想象,是对焰火文化的发扬光大。
看过罗局的社火小寨的花,正月十六才去姜家听锣鼓。姜家的锣鼓打得疯,敲得猛,据说是姜太公讨伐殷纣王时演练出来的,姜家人自称是姜太公的后代,继承的是姜太公的传统。姜家人正月十六打锣鼓要上太公庙进香。从村落到太公庙有几里长的路一路上锣鼓喧天还要放铳炮。锣声、鼓声、铳炮声把整个关中大地都惊醒了,惊醒了的关中大地又将走进一个全新的春天……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