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防盗章节第(1/4)页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
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隆帝
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
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裕陵。
登基
弘历继位后,
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
,安抚起复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蠲免钱粮,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军事上他统一西域、多次平定西部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反击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进一步巩固了封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化上
编修《四库全书》的同时大量焚毁文物古籍,加深了对汉
的思想统治;外交上乾隆时清朝帝国继续以“天朝上国”自居,和周边属国友好往来,而对西方则坚持“闭关锁国”。他六下江南,大修宫殿、园林;大兴文字狱加强对汉
的思想统治。后期宠信大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年事已高,吏治败坏,弊政丛出,激化了社会矛盾。
选择皇储
弘历即位初年效法汉
立“嫡长子”的做法,
乾隆元年(1736),密立嫡出的永琏为皇太子。然而乾隆三年永琏就死了,还不到十岁。后又立皇后生的二儿子永琮为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才两岁。一年后皇后富察氏死
东巡途中,弘历十分伤心,遂迁怒于庶出的皇长子,皇长子不久忧惧而死,立储的事让弘历伤透了心,他命令大臣不准再提立储之事。
转眼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六十三岁的弘历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回避立太子的问题了,这个时候,还活着的皇子只有六
,这六
中,又有两个过继给了兄弟,所以可供选择的就只有四
: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弘历觉得谁都不是理想的
选,相对而言永琰的缺点最少,于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冬,弘历下定决心,立皇十五子永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