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拯救炮灰女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49防盗章节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日—1505年5月7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
位期间,即位后努力扭转宪宗时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
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并发展为盛世。史称“弘治中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庙号孝宗,谥号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泰陵。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太子朱祐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
孝宗即位之初,就着手改革弊政。起初他的精力主要放
了朝廷要员的
事安排上,待到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他便开始注重于对内忧外患的治理。弘治元年(1488年),他采纳大臣的建议,开设大小经筵。这一制度是
正统初年制定的,大经筵,每月逢二、十二、廿二日举行,主要是一种礼仪;小经筵又称日讲,君臣之间不拘礼节,从容问答,是重要的辅政方式。大小经筵制度,
宪宗朝时一度废置。孝宗开始坚持日讲,同时,又
早朝之外,另设午朝,每天两次视朝,接受百官面陈国事。孝宗勤政图治的做法,与他父亲的怠于朝政形成鲜明的对照。由于孝宗锐意求治,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纷纷上言,或痛陈时弊,或广进方略。马文升上时政十五事,包括选贤能、禁贪污、正刑狱、广储积、恤士
、节费用、抚四裔、整武备等诸多方面,孝宗无不大为赞赏,一一付诸实施,这对弘治朝兴利除弊起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成化时期,宪宗皇帝宠信佛道,致使许多佞幸小
混入朝中,李孜省就是其中的代表
物,他以方术、房中术进献皇帝得到宠幸,然后与太监梁芳狼狈为奸祸乱朝政,打击忠臣,扶植朋党,是当时朝廷中的第一大害。孝宗即位之后立即逮捕了两
,使文武百官弹冠相庆。接着,孝宗皇帝开始整顿吏制,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律撤换,改革首先从内阁开始,罢免了以外戚万安为首的“纸糊三阁老”。同时,孝宗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象王恕、怀恩、马文升等
成化朝由于直言被贬的官吏;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贤臣。为于谦建旌功祠,使得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为之一新,时称朝序清宁。
万安的被逐罢之前,
们并不十分了解孝宗其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
www.lrxs.org
上一章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