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拯救炮灰女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8防盗章节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gin-bottom:-2px;vertical-align:top;"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6ed4b3ab7e">体形态结构知识大部分内容,划归本门课程即大体解剖学讲授。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概要介绍体各系统器官的结构知识,采用以讲课为主,辅以必要的印证性实习,但对组成体支架的骨骼系统,此阶段则要求掌握所需的全部内容。第二阶段按组成体的各个体部,逐一进行解剖观察。基本方式是教师提示后,学员根据教材独立进行解剖操作,获得体形态结构的知识,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学员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以及一定的解剖操作技巧。此阶段中穿插必要的理论性讲课,主要任务是引导学员将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系列化、理论化。另外请有关临床科室教师,讲授一些结构内容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以开拓学员的眼界和思路,增添学习的兴趣。

    解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中国战国时代(公元前500年)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中,就已明确提出了“解剖”的认识方法,以及一直沿用至今的脏器的名称。西欧古希腊时代(公元前500-300年),著名的哲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亚里斯多德(Aristotle)都进行过动物实地解剖,并有论著。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由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体解剖学走上了繁琐地孤立静止地描述体形态结构的境地,使部分学者感到彷徨和失望,认为解剖学已经成为“化石”,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完全看不到发展的前景。而另一部分学者从辩证的自然观出发,开始从机能解剖学、进化形态学和实验形态学等方面,寻求开拓的路径。

    随着技术革命浪潮的涌动,近二十年来,生物力学、免疫学、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向解剖学渗透,一些新兴技术如示踪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等形态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使这个古老的学科唤发出青春的异彩,尤其是神经解剖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执行“百家争鸣”繁荣科学技术的方针,医学教育和解剖学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的进步,其间虽经“□”十年的停滞和倒退,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执行尊重科学、尊重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