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圣帝大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回 师务成子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行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回家去吧。”

    “老爷爷,晚上你住在哪里?”重华问道。

    “这个你就别管,明天继续来就行了。”务成子说罢,就转过身走了。

    重华望着仙风道骨的师傅,知道他自有来由,也就不再多想了。

    次日,重华牵着牛来到山坡上。刚把牛放开去吃草,务成子就到了。两人刚一见面,务成子就从地下拣了一块料角石,开始给重华教字。

    务成子教书和庠舍的庠师不一样,他教一会儿重华写字就停了,然后再给他讲一会儿道理。就这样,在这个特殊的学堂里,重华既识了字,又懂得了许多道理,真是一举两得。

    就这样,一连几个月,师徒二人在山坡上一个专心教,一个用心学。没过多久,重华就已没有不识的字了。务成子甚感欣慰,就不再教他识字了。开始给他讲些天文、地理、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和道理。

    这个重华就是同常人不一样。只要是务成子教过的、讲过的,他竟都能全部记在心里。务成子非常高兴,觉得自己选中的人没有错,将来必定是栋梁之材。心里一高兴,竟将自己的五弦琴送给了自己的爱徒,并教他在山坡上弹琴。

    荒芜的山坡上,从此有了琴声。

    盛夏的一天,重华同样还是这个时间到,但来的时候却没有牵牛。

    务成子觉得很奇怪,但没有吭声。那重华看着务成老爷爷,眼泪却流了下来。务成子不解地问道:

    “有何难处?请讲出来!男儿是不该轻易流泪的!”

    “我不能再跟你学道理了。”

    务成子吃惊地问道:

    “何故?”

    “前几天,我母亲生下了一个妹妹,她让人带信叫我回去看妹妹,不让我给秦伯家放牛了。我明天就要回家了。如果这次回去了,就再也没有机会出来了。也就再也见不你了。”

    “父母命,不可违。既然是这样,你就回去吧。人在这个世上,聚散是经常的。聚的时侯,都很高兴。散的时侯,难免悲凉!这是人之常情。你应该知道,天下没有只聚不散的事,悲伤是无益的。不管是聚还是散,一切都是一个缘份。”

    “尽管是这样说,人心里总是难受的 ,且不说咱爷孙情谊,心理最难受的是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识字了。我怎么能不难过呢?”

    “别说了,你明天还是回去吧,识字学习以后还会有机会的。

    “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孩子,你回家后切记一件事,在你的父母面前,千万不要提起你在这里念书之事,只可说牧牛的事。”

    重华踌躇不应。务成子问道:

    “你在踌躇什么?是不是以为这是在欺诳父母?”

    重华回答道:

    “是的,父母是不能欺诳的。”

    “你说的很对,我并不是要你去欺骗自己的父母。以后,你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如何处理一些比较麻烦的事儿。人世上麻烦事很多,处理天下之事,必须有经有权。经者,常也。一个人在平常情况下,如果这样做,就完全是错的。欺诳父母,是大罪也!但目前的情况比较特殊。你家里的情况我完全清楚,你那继母如果知道你在外边读书,她是绝对不会允许的。如果你让她知道了,恐怕你今后连大门都别想再出。按理说,你读书是极正当的,父母心里应该高兴,且全力支持。但你的父母却不允许,那是他们的错。如果你把读书的事告诉了父母,他们不允,甚至打骂你。那么,他们的错就更甚了。这样,你就把错误推给了他们。如果不告诉他们,宁愿自己背一个欺亲不孝之名,父母却减轻、减少了错误。你自己掂量一下,是告诉给他们好,还是不告诉他们好?”

    重华刚听完,就已大彻大悟了。但他心里难受,眼泪还是簌簌地掉了下来。

    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务成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还是安慰道:

    “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是一个至孝的人,老天会有好报应的,不要太伤心了,去吧。”

    重华跪在山坡上,给老爷爷叩了三个头,恋恋不舍地辞别了师父。

    第五回 离家出走

    重华告别了务成子,回到了秦俊家中。

    秦俊已将行李给他收拾好了,此刻,他一直站在院子里面,等着重华回来。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