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还没有在家呆到元宵,学校便开学了。
到了大四下,每个人明显都不同了。建筑学虽说是五年学制,但我们实际呆在学校时候,还是在集中在前四年。大五的上半学年是去单位实习,下半学年是毕业设计。但往往在大四下,最后一门课出了成绩,大家的去向就基本明显了:要出国的同学忙着去学校教务处开证明、算绩点、 提前实习碰瓷找各种渠道请著名教授写介绍信……决定留在国内的同学,先看自己能不能保研,若能保研,OK,顺利通过高枕无忧,大五一年也会格外轻松,上半年实习,下半年游遍中国;若不能保研,两条路: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
所以大四这一年尤为重要,特别是最后一学期颇有点一锤定音的意思。正因这样,大家都卯足了劲,希望最后成绩单上的分数能高一点。学院辅导员给我们开过几次动员会,各种政策和公示也陆陆续续地在三楼公告栏贴出来:有先支教两年再回来保研的、有先参军再保研的、有获奖保研的,当然名额最多的还是靠自然综合排名取前20名保研的。
我私下估量了一下自个的分量,支教、参军保研的就别想了,一是自身不太愿意、二是即便我愿意也没有份——条件之一便是要求报名学生是优秀干部;竞赛保研也没戏,因为大学四年我忙着接私活,根本都没有正儿八经参加过什么竞赛。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排名了,我的成绩是属于中等偏上的那种,高不成低不就,建筑学我们这届4个班百来人,要排到前20名,我还是有点困难。但最关键又最庆幸的是,排在前面的诸多牛人同学都会不屑地放弃保研资格,选择出国,这样一来,排在后面的同学便顺利前进,参加保研。
只是不知道我们这届前面会走多少人,幸运之神会不会降临到我头上。
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挺想保研的。一是咱学校建筑学不错,牌子挺硬,许多外校的同学考研挤破脑子想考进来,而本校的同学不用加入考研大军,只轻松考个快题、面个试就可以顺利读研,相比起来我们真是捡了很大的便宜;二是现在为了解决就业压力,政策鼓励大学生读研,保研的研究生不用交学费,每个月倒还有几百块的补贴,导师一般也会按月发点钱,自己再接点私活,生活自给自足是完全没有问题;三是经过一番国内国外艰难的思想工作,外婆终于点了头,四月份的时候舅舅会把她接到美国去,如果我顺利读研,她老人家也会放心许多。
能顺利保研当然挺好,但是我还是得做好两手准备,要是没有资格,我还得去找工作。思来想去,还是回C市比较适合我。留在B市固然挺好,但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我一个小姑娘留在这里没有多大意义,还不如回家乡去,至少,母亲还在那里。
理清楚思路后,我便给陶青发了条短信,一是想详细跟她咨询下保研的事儿,二是也想问问她有没有好点的人脉关系,如果找工作,老师帮着介绍会很有优势。
很快,时间约定在周三上午,地点305。
九点钟,我如约推开305的门,室内透着阳光,一片敞亮。陶青从案前抬起头来,推了推眼镜,朝我温柔一笑。
“陶老师好。”我打着招呼走进去,发现她的对面,意外地还坐着一个人。
其实理应说,这时情理之中的事儿,只是我没想到,顾长熙回来了。
初春的季节,春寒料峭,怕冷的人都还没有卸下厚重的羽绒服,他却只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格子衬衣,靠背上搭着件薄薄的深色风衣。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穿很少,即便是在冰天雪地的时候,也是穿着稍微厚一点的呢子大衣。我进来的时候,他正在伏案改着学生的作业,长睫低垂,神情认真而专注。明媚的阳光从他宽厚的肩膀流淌到桌面,跟前作业纸白花花一片,衬出此人俊美的侧面,透明的塑料签字笔反射了阳光,一下跳到我的眼里。
顿时,眼睛一花,心跳一停。
谁说的,工作时的男人,有一种不能抗拒的魅力。
顾长熙闻声转过来,看见是我,淡淡点了点头。
我沉心静气,礼貌叫了声“顾老师好”,走到陶青桌前。
陶青笑着向我推了推桌前一张银白色锡箔纸,上面放着几块的巧克力,道:“顾老师从美国带回来的巧克力,尝尝?”
我余光扫了扫顾长熙那边,他打完招呼后便又低下了头,专心改作业,我道:“不了,我吃过早饭的。”
陶青道:“每一块味道都不一样,我刚刚吃的那块酸死了,从没有吃过那么酸的,牙都疼了,你尝尝,看看还有些什么味道。”
我摆摆手,委婉拒绝:“手没洗。”
陶青表情略有遗憾,一旁静默的顾长熙忽然冒出话来,“我这里有牙签。”说罢,便放下笔,从右边的抽屉里,拿出一盒牙签来。
我有些意外,但恭敬不如从命,抽出一根,照着纸上散落的黑色小方块,随便戳了一个放到嘴里。
“什么味道?” 陶青问。
我小心翼翼地抿了一下,“有点甜。”
陶青好奇地看着我:“还有呢?”
我轻轻嚼了两下,忽然感觉唾沫加快了分泌,舌尖一股发麻,忍不住微微皱眉,脸颊不由自主地轻轻颤抖,含糊着口音道:“有点苦。”
陶青被我的样子逗笑了,递过来一杯水,“我的那个是酸的要命,你的这个是又甜又苦,老顾你带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我微微侧过脸去,背着顾长熙,不想让他看到我脸颊抽搐的样子,只听见他淡淡道:“别人送的巧克力,我也没尝过。”
又甜又苦,我默默地回味着。
陶青无奈笑笑,转了话题,问:“小宁是要跟我聊聊今后的打算?”
我这才想起今天来的真正目的,便坐下来一五一十地跟陶青说了自己的想法,也想听听她的意见。一席话完,陶青赞同的点点头,道:“找工作我能帮你。我可以介绍你大五上学期的时候去设计院实习,我有个同学在那里,实习完一般就可以留下来。你是想留在B市吗?”
我摇了摇头,道:“还是回家。”
陶庆有些迟疑,但还是问:“为什么?你父亲在B市……”
我打断她,表情轻松地道:“B市生活压力太大,我可不想当一辈子房奴。”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