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林家小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一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深蓝色的夜幕,一轮硕大的圆月挂在当空,皎洁明朗。街上各色花灯闪动,与月交辉。

    马车在街上行驶不易,林烨揭开帘子看了看,吩咐道:“离着快意楼不远,把车赶到那里去罢。”

    车夫应了一声,往快意楼去了。

    过了十五,年便过完了,快意楼里的买卖也要重新开了起来。这会子石掌柜已经回来了,知道林烨是个好热闹的,难保晚上便要出来,因此,倒是先预备着屋子了。

    迎出来先见了林烨下车,笑道:“我说这样的日子,大爷在家里是坐不住的。”

    “老石,你又贫嘴!”林烨笑着答了一句,转身从车上先扶了姐姐,后抱着弟弟下来了。

    石掌柜看见那个面敷轻纱的少女,便知道这位必定是东家府里的大姑娘,至于另一个裹得圆圆团团的小孩儿,想来是二爷了。

    忙上前一步拱手请安。

    林烨笑问:“今儿是带了姐姐出来透透气的,别那么多礼了。楼上我自己的雅间收拾出来没有?”

    “早就想着大爷可能会来,不但楼上,后院儿也都拢着火盆,暖和着呢。姑娘,大爷二爷,是在后边还是楼上?”

    “楼上罢,看着街景热闹些。”林烨回头对黛玉道,“姐姐先到上边歇歇脚,这会子人还不是很多,待会儿会更热闹。咱们一会儿再下去。”

    一行说着,一行引着黛玉和林灿上了二楼。

    这是黛玉头一次来酒楼里,不独是她,就连跟来伺候的两个丫头秋雁和清月,也是满脸的新奇。

    石掌柜下去安排了,不多时送上清茶细点。不过这个时候,大家伙儿都是想着往外头街上逛去,谁有心思来吃点心?不过是略略用了一两口,黛玉便走到窗口前。

    窗户上并没有糊着窗纱之类的,都是雕花木框,上头嵌着一块儿一块儿打磨得极为平整的明瓦。这会子外边火树银花,隐隐便有光辉透进来。

    秋雁过去递给黛玉一只白狐狸毛的笼袖,笑道:“姑娘戴上罢,外头不比家里暖和。”

    林烨大笑:“秋雁这是等不及了,提醒我赶紧带你们出去呢是吧?”

    略做休整,林烨看看姐姐弟弟身上穿的都十分严实了,站起来一挥手:“咱们看灯去!”

    外边人已经多了起来,街道两侧屋檐下树枝上,处处挑着花灯。宽阔处更有大户人家所扎起来的花棚,里头摆着座灯,悬着吊灯,挂着壁灯。灯的下方大多悬着个红条儿,上边书着几句字谜等,已经引了不少人驻足停留,或是自己苦思冥想,或是几个人低声谈论。这猜灯谜一事对黛玉来说,小时候也是在家里见过的,因此倒是不感到多么新鲜。她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街边摆的满满的小摊上。

    “姐姐你瞧!”林灿平日里虽然跟哥哥出来过,但是小孩子好玩乃是天性,见了那些个泥人儿、剪纸、布老虎一类的小玩意儿,哪里有不喜欢的?一手哥哥一手姐姐,扯着两人便往前头凑。

    黛玉虽然敷着面纱,嘴角却是含着笑意的。再者,她看了这些也正觉得有趣,便顺着林灿的意思走到一处小摊前边。

    这里所卖的乃是各色的面具,取材不过是戏曲或传说中的神仙人物等,做工也并不甚精致。不过对于黛玉林灿,乃至后边儿跟着的几个大小丫头来说,也足够吸引人的了。

    林灿抓起一枚大胖娃娃的面具挡在脸前边儿,只露出一对儿乌溜溜的眼珠儿,哈哈笑道:“姐姐,哥哥,你们瞧!”

    他原本是脆生生的童音,脸上蒙了面具,声儿倒是有些发闷,偏生那张娃娃面具又让黛玉和林烨想起了他小的时候,也是这般,莲藕一样的胳膊腿儿,粉白讨喜。

    林灿看见哥哥脸上露出笑意,越发高兴,扒拉扒拉摊位上的面具,嘴里嘟哝:“这都不好看……”

    那摊主看着林家主仆几人的架势,便知道是有钱的,当下赔笑道:“小少爷要什么样儿的?小的这里还有些。”

    说着,从摊位下边儿拎上来一只大包袱。

    林灿一声欢呼,也不摘了自己脸上的面具,就那么戴着挑拣,“这只给哥哥……这只给姐姐……这个给秋燕姐姐……”

    不一会儿,不但黛玉和林烨有了,便是跟着的丫头长随,也一人得了林家二爷赏的面具一副。

    林烨看看姐姐脸上的轻纱,又看看手里的面具,笑道:“姐姐不如换了罢,看着东西也真着些。”

    黛玉性子里本来就率真,不过是这几年管着家,装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此时听林烨说了,心里微一犹豫,也就痛快地摘下了面纱,将手里的面具戴上了。

    就是这样的一摘一戴间,清丽无双的容颜已经被早就跟着的人看在了眼里。

    这人却不是别人,正是北静王水溶。

    这位少年贤王自从见过黛玉之后,便存了那么一段心事。后来,因为与林烨交好,时常见到他身上由黛玉亲手打点出来的衣物配饰等,对黛玉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孩儿更是心生爱慕。要不然,也不会在自己的外祖母大长公主请黛玉过去的时候,巴巴儿地也凑过去装作邂逅。

    如今算算日子,林家虽然尚在父孝之中,却也过了一半了。水溶心思便活动起来——他的身份有些特殊,是个外姓王爷,本身又与皇室沾亲带故,这婚事上并不能十分由着性子。不过,若是父王母妃都同意了,再好好儿去求求外祖母,心想事成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因此,年前的时候,这位往日在人前装的十分斯文的水王爷,便先跟母亲透露了心事。

    北静王太妃与老王爷半生伉俪情深,俩人就这么一个儿子,又让他小小年纪就担上了重担,于婚事一道上自然就不愿意委屈了孩子。夫妻俩早就有共识,只要是水溶自己看中了的,只要姑娘品行好,家世门第过都无所谓的。

    听儿子说自己对林家的姑娘上了心,北静王太妃倒是笑了:“我见过那丫头两回,容貌还在其次,难得是书香门第出身,识书达理的,堪为我儿良配。”

    水溶知道这是母亲应了,大喜过望,“那还得求着母亲去帮儿子呢。”

    “诶,这想娶媳妇的是你,怎么倒要我去帮忙?”北静王太妃未出阁儿时候家里爹妈疼着兄长宠着,出了阁儿又与丈夫相得,这性子非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