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一般的李霸部杀伤甚多,按道理说,应该士气极低才对,李霸正惊诧于崔巨业部抵抗得还很坚决,难道是他们还有援军?
李霸刚想到袁军可能还有援军,就发现左右两侧,喊杀声大振,各来了大量手持大戟的重甲步兵。
左侧一面大旗写了一个“鞠”字,右侧那面,则有一面“张”字大旗。
李霸心想,莫不是袁绍手下最精锐的大戟士?大戟士由袁绍手下大将鞠义、张郃率领,这里有鞠、张的大旗,该不会错了。
敌人有备而来,此地不宜久留,李霸下令后队变前队,撤军。
就见此时,后方传来一阵马嘶声和喊杀声,远远望到一面“高”字大旗,原来是用骑兵包抄后方阻隔去路。李霸也不知道袁军大概出动了多少人,看来公孙瓒的谨慎,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袁军就是让崔巨业诈败来将己军引入埋伏圈。
还好此时包围网尚未形成,应该还有突围出去的机会。可这时,崔巨业部像打了鸡血一样,在援军来了之后,一反颓势,倒向公孙军发起了猛攻,企图拖住公孙军,让友军有更多的时间形成包围网。
裨将军崔巨业仿佛看到了己方的胜利,持大刀策马杀到了前阵,袁军见将军身先士卒,士气大振。
李霸暗叹这个崔巨业不知死活,提着“传说”就向崔巨业杀了过去,不先解决这个麻烦不行。
崔巨业却也不惧,挥舞着大刀和李霸拼杀了起来,无奈李霸的矛实在太长,崔巨业根本近不了李霸的身,形成有威胁的杀伤。崔巨业越打越心惊,叹道这个黑脸汉子,不好对付啊,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和矛上传来的大力对抗着。
只听“铿”的一声,三丈矛刺过崔巨业的甲胄,刺进他的胸膛,穿过肺部,又透体而出。崔巨业发出了最后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手中的大刀掉落在地上。
李霸把“传说”从崔巨业的身体里抽出。崔巨业的身体被惯性牵引,从马上栽了下来。
“崔将军死了!”崔巨业的部下一片混乱,顾不及要撤退的公孙军。
李霸选择了张郃部的一薄弱处为突围方向。
数十名大戟士挥舞着长戟,企图拦住公孙军的去路。
陈忠、李东、陈孝三名猛士冲在最前,率领数十骑向这数十名大戟士劈、刺去。
重甲步兵大戟士能克制骑兵,但那是在一定的数量的基础上。只有数十人,就只能是公孙军精锐骑兵的宰杀对象。
“杀!杀!杀!”陈忠等人不住历喝,只片刻功夫,地上就残留下袁军的十二三颗断头、七八支断臂、二十几具好歹没有缺胳膊少腿的全尸。
有几人还没有死透,躺在地上呻吟着,等待他们的是上千匹战马的践踏。
又有大批的大戟士不怕死的冲了过来,企图拦住公孙军的去路。数十枝长戟搠向公孙军的马腹、马脚。
只听李霸大喝一声:“挡我者死!”一百零八斤的“传说”如一条翻腾着的神龙在空中喧嚣而过。“铿”“咯”数声铠甲和骨骼被穿破的声音传出。
以李霸为中心,三丈的“传说”为半径,横扫出了一个小半圆,此范围之内的大戟士都倒地毙命,惨嚎声传出甚远。
在此时,一员袁军将领杀出,大喝:“我乃车骑将军(指袁绍)麾下偏将军河间张郃,敌将何人?!”
李霸道一声:“渔阳李霸!”说完分“传说”为两截,又喊了一声:“陈忠、东子先带大军突围,我来断后。”之后向张郃杀去。
李东虽然很担心李霸的安危,但已经习惯了对李霸的绝对服从,和陈忠一起率军先突围而去。
李霸心想此时形势危急,不能再拖,只能速战速决解决张郃,于是一上来就是以命搏命的姿态。
张郃见李霸嗔目欲裂,手中的双矛又快又狠,知道已经遇上了生平罕见的大敌,持长戟小心应付。
战至十几个回合,张郃看准李霸一个破绽,一戟刺去,李霸根本不避,正中右肩。
张郃还没来得及欣喜,李霸之矛趁张郃之戟还在右肩上没来及收回之时,刺向张郃腰间要害。张郃大惊,策马避过,但被刺中了大腿。
这使张郃看出李霸是不顾生死地企图以命换命,以好解决自己这个袁军将领,让大军突围。张郃可不想和李霸这个在战场上陷入疯狂的人赌命,虚刺出一戟后,转身离去。
李霸却也不追,带领着部下迅速离开被围的凶险之地。
待到李霸一部与公孙瓒本部汇合时,原四千骑兵已经折损近半。
公孙瓒见到满身血污的李霸及其部下,回头对随军的长史关靖道:“好在听了你之计,不然也要中袁军的埋伏。”
关靖道:“以两千的损失换来大军的安全,这损失是值得的。”
李霸听到这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没有开口说话。
关靖又道:“主公,可再多派斥侯,查探袁军动静。”
公孙瓒点点头,派出斥侯。不久,斥侯回报,袁军已经渡过巨马水,似乎在对岸处聚集了大军。
公孙瓒又回头望向关靖,问道:“现在该当如何?”
关靖道:“袁军以逸待劳,正等我军上钩,我军可另从上游再寻一渡口。”
公孙瓒点点头,道:“如此甚好。”
公孙军循上游,找到了一木制小桥,宽约八尺,可过战马和辎重,公孙瓒大喜,令大军过河。
可就在公孙军渡河渡到一半之时,不知从哪射来一火箭,射在桥上。众人都没有注意原来桥侧和桥底都涂满了膏油,火箭一至,油被点燃,小桥上顿成一片火海。
公孙瓒大惊,道:“又中计了。”心下只恨袁绍不敢堂堂正正和他对敌。
这时在对岸,出现了大量的袁军,其阵中树着两面大旗,大书着“颜”和“文”字。正是由袁军骁将颜良、文丑率领。
在巨马水中,也出现了数十艘逆流而上的袁军蒙冲,从蒙冲之上,向公孙军射出阵阵箭雨。
公孙军的士卒都已经知道形势大为不利,不顾将领的约束,急逃向小木桥,欲逃回对岸。
可小木桥上是袁军蒙冲的重点照顾的对象。能从烈火和箭雨中逃回对岸者廖廖无几。
还有的少部分公孙军士卒会游水的,放弃从桥上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