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墓异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追溯(上)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知多少年前…………………………

    那是个被历史遗忘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治安管理出现严重漏洞,百姓困苦,生活窘迫,加上几年的气候异常带来的影响,使百姓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而那个年代造成,最多的就是更多人无路可走,不得不去做那些事……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行哪业都有几个出类拔萃的。

    当时民间存在着一帮散盗,传看地下动手,也就是所谓的倒斗人……

    出于当时局势,和各门各派的自身原因,北方天地堂,南方土夫子,势力都已经日益衰落,尤其是天地堂,天灵分支的摸金校尉传人已经是销声匿迹,据当时所传为数不多的摸金校尉传人全已不在,所谓名存实亡。

    而就在这各大门派一一消弱的情况下,一批散盗在北京城逐渐的形成了一股势力,而且其势力扩张很快,最后竟也形成了不大不小的规模,但相比南派土夫子,还是有很大距离。

    毕竟是地下工作,不可太过明目张胆,但总有些风声透露出去,使得这样一个组织被当时的北京百姓得知。民间将此组织称之为“鼠会”。

    听起来很是不雅,有点像现在的传销组织,但这个名字直接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这个组织最直接的认识。

    他们虽为散盗,但既然能被称为组织,自然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最关键不管什么组织都不能群龙无首,总得有个领头的,否则,人心涣散不说,组织更不可能长久。

    而鼠会里的领头者,则是在民主选举,公平竞争中产生的,可以说相当于现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见,真理存在于民间,这种选举方式是最公平的。

    鼠会散布于北京城各个地界,以一小股一小股的势力存在,但当其聚集时人数,力量都不容忽视。

    也许是因为大家都是从底层混起,每个人多多少少都经历过出生入死,也都遭过别人的白眼,而现在组成一个组织,整个组织都非常的团结。

    所以说,如果谁惹了鼠会的任何一个人,可以说他得到的回报是巨大的,鼠会里一人揣一脚都能把他踹的剩下渣。然而,能把所有鼠会成员集中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很多,而“争鼠首”就是这不多的机会中的一个……

    所谓争鼠首,顾名思义,就是选举鼠会的老大,当然,争鼠首只是旁人的叫法,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是老鼠的。

    鼠会的选举两年一次,每次都选出身手最好,水平最高的倒斗能手在做带头的,可以说是优胜劣汰,是一种很正确的方法,也证实了鼠会中一代强于一代,老辈看到有人强于他也算是欣慰了,也正是有这些领头这的带领,鼠会才能隐于市而不没。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每次的选举,对鼠会来说都算是一次更新,都是一次洗礼,也真是在首领的一次次更换中,鼠会得到了发展和进步,然而,这种一直很有规律的节奏终于有一天被一个人打破了……

    在某届的争鼠首中,一位小伙子凭借自己练出的一身的好本事坐在了鼠会鼠首的座位上……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个人,影响了鼠会的命运……

    这个人,就是老烟杆……

    (当听到老烟杆当上鼠首时,我突然感觉到意思诧异,想不到这样一个别人看不出不同的老人,居然有着这样精彩的过去。)

    时间继续往前推……

    战火不断……

    在一间不甚高大的房屋内,一名男婴随着其母亲的难产去世,降生了……

    吉兆?凶兆?没人知道,外面战火连天,士兵们将领们一个个都打的热火朝天,好不容易在战火中保全了全家的安全,而这个小东西一降生,就要了他母亲的命……

    他父亲是个很迷信的人,他坚信他老婆的死和这个小东西有关系,加上生活条件差,自己都养不活,孩子跟着自己只能遭罪,于是,只能找人联系了个道士,将自己的亲骨肉交给了他……

    那道士倒不是什么欺世盗名之辈,问过孩子的生时后面露惊诧之色,道:“公子为壬辰时所生,人驾于龙背必定飞黄腾达,施主当真托于贫道?”

    他父亲听的很别扭,心中有些犹豫,但想到自己条件有限,不一定能将他养活,还是狠下心点了点头。

    道士轻轻点头回应,说:“施主之托,贫道自当尽力。”说完就看了看那还未睁眼的小孩。

    看着看着,似乎发现了什么,看向他父亲,说道:“公子……克其母……”

    一听到这个,自己老婆的死,一下子又涌上心头,眼泪哗的一下就顺着脸颊下来了,哭着说道:“道长所言极是……,其母,真是因难产而死……”

    道士轻叹了口气,说道:“施主,节哀顺便,人死不能复生……我看公子虽壬辰时生人,但其五行属火,两者相冲,虽说自己无甚大碍,但必克亲近之女子。我看若要消其刹,命中须水,施主若是不嫌弃,贫道给小儿取一名如何?”

    听道士说了这么多,男人哪里还嫌弃什么,忙说道:“好,好,一切都依道长了……”

    道士顺了顺胡子,冥思过后,说:“公子,姓罗,依贫道之见,就叫罗祈淼吧,祈乃平和之意,淼于五行属火相克,水势不可过弱,更不可过强,所谓物极必反,平和之水再合适不过了……”

    那男人哪里听得进这么多,老婆刚死,儿子不得已只能交给别人,心中早就想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乱七八糟不是滋味,在谢过道士之后,一个人抹着鼻涕眼泪的下山了……

    于是,这个孩子算是在这个道士这里安了家,道士倒也忠厚,对自己许下的诺言很是看重,从一日三餐,到写字读书,都把这个小孩子照顾的好好的。

    一转眼,小孩子从当年的婴儿变成了十几岁的小伙子。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孩子长大了,道士也老了,最后,终于在一个平静的夜晚,安静的走了。

    而这个十来岁的孩子也沦为孤儿,只得自己一个人下上闯荡了……

    山下的社会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而且,学好不容易,学坏很容易。

    一个从山上刚刚下来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加上自己是孤儿,混在社会的最底层,整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