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想象殿堂里的生活 奢侈与荒淫竞相滋生第(1/3)页
十五、想象殿堂里的生活
奢侈与荒淫竞相滋生
临近黄昏了,袁老师离开了,屠小姐很神秘地塞给了他一个光盘。离开了屠夫人母女,袁老师的脑海里不时浮现古代那句至理名言:由俭入侈易,由侈入俭难!
有人说,年轻人是无法把握大量财富,这句话是太有道理了,无数的例子证明了这个道理。钱是好东西,但超出了自己应该拥有的数量,那就是毒药。打个比方吧,大学毕业时就拥有百万资财,特别是父母资助的,要么拼个“江郎才尽”,要么堕落败坏,好像没有其他什么更好的道路。
袁老师踏着这夏天残留的青色,享受这秋天还正盛的枯黄色。路边的小草在西北风的催促下日渐枯黄了,枯死的叶子覆盖着青色的秸秆,无精打采的;但根部那些不知好歹的小草喜滋滋地露出湛绿的色彩,在风的吹动下,不时地躲避在枯叶中,忽闪忽闪的,就像初秋的天空里,乌黄色的云中露出的天空,如梦幻般让你心动。
一阵风刮来,梧桐树那枯褐色的叶子随风飘荡,徐徐地落到地面上。偶或一股较强的气流袭来,那些叶子会打着旋儿越过路旁的护栏跳到路的中间。在一辆辆汽车冲击出的气流中再次飞起,又撒落在路的两边,迟疑了一会儿,要不在沉默中沉静下去,要不就是再次挣扎几下,然后再沉静下去。
渐渐地,夜幕开始降临了。这白天残余的光景笼罩着这座新兴的城市,显得寒冷、清晰,而又美丽。街上的路灯开始散发出昏暗的红光,临街的店铺闪耀着多彩的霓虹灯,行人们的身影不断地被拉长,又不断地被缩短,有时还呈现出几个隐约的影子,与梧桐树残剩的叶子的影子互相闪耀着,斑斑驳驳的,像在放映黑白影片。
路过闹市区,街上的人多的要命,好像大赦后的监狱门前,三五成群,人来人往的。袁老师感到了很累,两条腿像灌了铅。
欣赏着街上这些行人,发现他们大部分往两个地方去。一个是超市,基本上是女人和孩子;另一个就是饭店,基本都是成群结队的,无论是男女,还是其他组合,基本上都不是固定的或法定的关系,比如父子、兄弟姐妹、夫妻等。
老李已经离开了,到超市接孙女了,袁老师加快了脚步了。
到了家,简单地洗漱了一下就来到书房,平嫂端来了一杯热水就出去了。袁老师看着这些日记本,沉吟了一会儿,决定看他女儿的日记。
2001年8月30日
难熬的暑假终于结束了,本来我想提前几天到校,我爸妈都不同意,好像他们的女儿会被人抢去似的。
可以说这个暑假是过得特别地舒服,特别地有情趣,要不是我有牵挂的话。我爸妈和睦的不得了,看到他们这个样子,心里美滋滋的,尤其是妈对爸是那样地服帖,已经完全取代我的位置,我都感觉不习惯了。
还有一个变化,那就是妈妈不再那么忙碌了,基本上或者说就没有上过夜班,即使是白天上班,也就是到班上转短暂的那么一圈就回来了。即便在家,不是打扮就是到美容院去,要不就是研究食谱,什么营养搭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为谁准备啊?为爸爸的。
真是不可思议。
虽然我家住在市区,我们很少到本地的饭店吃饭。有那么两次,要到外地旅游,才到大娘水饺快餐店吃点水饺,每次妈妈都带几个餐具用,根本不用那里的。
我问为什么啊?不干净,万一什么病菌让你爸吃了怎么办啊?妈妈很认真地说,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一股醋意袭上我的心头,什么!不是考虑我,而是考虑爸爸,真不可思议,真的不可思议!我对旅行不那么热情了,妈妈好像没有感觉似的,只顾全心全意照顾爸爸了。什么人啊?不就做个校长吗?有什么了不起啊!……
不过,那次出国还是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到韩国去的,跟团去的。总共五天时间,没什么好玩的,就是到一些景点看看而已,我也看不出多少,但我看了旅游图,就拣一些东西记下来。
在北京机场集合登机,很快就抵达仁川机场。根本没给我们休息时间,开始游览贯穿汉城市中心的古老河道“清溪川”。导游将我们引到明洞南大门市场购物了,价格非常高啊!也不知是不是针对我们中国人才这么拼命地要价的。一天下来,我腰酸腿疼,巴不得倒在床上就睡觉。晚上安排住宿时,爸妈竟然住在一起,将我甩到另一间与别的女游客一起住。我很生气,一直没有过去看他们。
第二天,我们游览三八线,没什么好看的。下午,参观韩国总统府青瓦台,韩国民族风情的民俗博物馆,朝鲜世代帝王之景福宫,高丽人参专卖店和化妆品店。晚饭后,我们到了著名的华克山庄欣赏歌舞表演及赌场。
第三天,我们到紫水晶加工厂看了看,那紫水晶就像紫葡萄一样,但比它要晶莹剔透的多。后来我们又乘飞机前往韩国的“夏威夷”-济州岛,游览火山喷发形成的龙头岩。
这天,我们还参观城邑民俗村,世界上最大的海中火山口-城山日出峰,由火山爆发和断层形成的天帝渊瀑布,世界闻名的神奇之路,后乘飞机前往釜山,参观国际市场、龙头山公园。
第四天,我们游览海云台,之后乘车前往国际机场,回家了。
旅游结束了,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累啊!我还感到从未感觉到的失落,特别想回到学校,回到同学们中来。
韩国人,又不是欧洲人或美国人,和我们一模一样,不过她们很漂亮,而他们则很帅。就像韩剧里的演员一样漂亮,生气时也能那么彬彬有礼啊。我们一生气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了,开口大骂是常有的事。这就是民族素质,或许叫做民族的文化底蕴吧。
2001年9月3日
大学的最后一年了,大家都开始放松了。直到今天,还有同学没来报到。看到他们,我激动得要命!真是想死我了。我们一起聊天,聊暑假过得怎样,到哪里玩的。
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家里渡过的,即使外出玩,也都是在国内玩的,没有出国的。他们围着我让我讲国外是什么样子?富到什么程度啊?我真的说不上来。
不知谁说了一句,怎么去的?坐飞机啊。
什么?坐飞机啊?他们围着要我讲坐飞机的感受。感受最深的是害怕,空难这么多啊!我若有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