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缘尽错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回到家乡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干脆拿了下来,握在手里,不停地摇动着,觉得凉爽了许多。

    城里的天空不再那么湛蓝色了,而是灰白蓝色,好像永远处于浑沌之中。这里的天空像海洋那样辽阔,像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那样。空气温暖而清新,似乎炙热的太阳散发出的那些火辣的光芒是经过清泉的洗礼。光线明亮但不刺眼,太阳像和蔼的母亲那样将自己的能量以一种既定方向猛烈地投向这片广袤的绿色生命体身上,而地球上的这些生灵又像吮吸母乳那样毫无愧色地完完全全地心安理得地享受着。

    他走下马路,来到田间小道上。小道上杂草横生,密密麻麻、参差不齐,有些紧紧贴在地面,像一张巨大的网;有些高高耸立着,像哨兵。走在上面就像踩着羊绒地毯,凡是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清晰的脚印。两旁是玉米,深绿色的秸秆不高,直直地挺立着,像列兵。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玉米棵,拥挤不堪。记忆中,玉米绝对不能这样种植的,而是严格按照标准来种,株距一尺,行距二尺八。现在不但不按标准,而且已不成行了,杂乱无章的。再看,身边的这些玉米棒头向外咧着,个别的玉米粒已冲破层层青纱的束缚,露出蛋黄色的脸庞。完成使命的玉米花,变成灰色了。渐次长出的长长叶子依次垂下,从末端慢慢地枯黄了,秸秆依然那么坚挺着,依然那么青啊!看到它,你就会想到那甜甜的甘蔗,丝丝甜意会在你的齿间流淌。袁老师这样想着,自己竟涌出许多口水,不时地往回咽。

    过了这片玉米地,他感到一股风吹来。一看,满眼是绿色的椭圆型叶子,层层叠叠。看到这,就想到陶渊明的诗句“草盛豆苗稀”。他禁不住坐下来,从底下望去。发现株距较大,但每株都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将地面覆盖的很严实。一些栖息在豆棵下的青蛙、蚂蚱等恬静地趴在那里,他蹲下的那瞬间都各自迅速地匿藏起来了。饱满的豆荚像葡萄那样垂着,他伸手摘了一个,瓣开来。四个淡绿色的颗粒像孪生婴儿那样平躺在各自的温床里。

    他默默地向前走着,一条很窄的小河出现眼前。宽大叶子的水芹出水很高,亭亭玉立;相比之下,那些细弱的稗子很单薄了,微风吹拂下不停地摇摆;从田里扔出的杂草在水边艰难地挣扎着,枯死的黄叶中吐出一些绿色;水不能见底,不是深而是墨绿色。一行砖头零星地凸出水面,成了来往的便道。对面是一个堤岸,碗口粗的白杨树正在风中摇曳。树荫落在河底,凉飕飕的,他打了寒颤。

    踩着河中凸出的砖头,拽着岸边裸露的树根,迅速爬到了堤岸上。一大片稻田一跃到了眼前,他跨过一条田头干枯的水渠,来到灌水的沟壑边,站在田埂上。水稻早已进入脱水期,很少有人踩在上面,各种水草争相利用沟壑中的养料,疯狂地猛长,早已长满整个沟壑,稍不留神,脚就会踩空。小心翼翼地行走会影响对美景的欣赏,他站住了。放眼望去,眼前的稻田就像平静的湖面,偶或一股风吹来,一波波黄绿色的稻浪轻柔地向他袭来。那美丽的波浪,在碧绿的蓝天下,发出淡淡的金黄色。

    他再次跨过沟壑,回到田头的小路上。放眼望去,青青的玉米,浓密的豆叶,金黄色的稻浪。这一片纯天然的美景中,你会快乐忘掉一切,无论是烦恼,还是兴奋。只有头上的太阳无声无息地散发出仁慈的阳光,让这片生机勃勃但即将功成身退的自然界的生灵们尽情地享受着,这不仅仅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是最原始的生态美。他徜徉在这无与伦比的自然美间,幸福的、幸运的他望着远处河边的树林,望着与天边形成的自然的完美的弧线,就像一道美丽的马鬃。

    他禁不住地感叹:您在我心中是最美!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世人追逐的往往是外在的美,而这种美又是会让你厌烦的,会让你喜新厌旧,另寻新欢。因为真正的美仅存在于大自然之中,而大自然又会将她的美巧妙地掩藏起来,只留给那些能发现她的人来欣赏,来感受。一旦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任何世俗的矫揉造作的美在你的眼里都会不名一钱。

    袁老师将双手交叉着放在头底,斜躺在小路边的草地上,仰头看着那仁慈的太阳,她正在以她那博大的胸怀向伟大的地球和可怜的人类散发出宝贵的光芒。也许神圣的太阳不希望被可恶的人类观赏,很快他的眼睛就看不清任何东西了。他闭上了酸麻的双眼,不再看头上神圣的太阳了。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都静静地默默地感受大自然的恩惠。她让他忘掉一切疲劳,一切纷争,一切亲情,一切名利……只觉得自己逐渐地开始融化了,慢慢地浸入孕育生灵的母体之中。

    就在即将融化殆尽之时,他睁开了双眼,周围的世界都发出明亮刺目的光来。

    他慢慢地站起来了,觉得头晕目眩,随时可能跌倒似的。很快,就那么一瞬间,他恢复了正常了。不过,是回到痛苦的现实之中,他无比的失望。因为他感到炎热和饥饿了。

    不过,他很满足了。因为他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美!

    享受美,就要有一种饥渴感,就像饿汉吃到食物那样,不会在于食物本身美不美,而是美的感觉。许多吃山珍海味的人,往往不觉得自己在享受美餐。慈禧太后当年被八国联军追得魂飞魄散之时,吃到了窝窝头就说好吃。回京后,再想找回窝窝头的美感,难于上青天了,这也许是大自然的聪明之处。同样,这里的美,在这里劳作的人们,视而不见啊!相反地,他们会热切地向往着城市那种虚无缥缈的矫揉造作的东西,还引以为荣。

    美,您是世界上最深邃的哲学家!

    袁老师快步走回大路,心情复杂地望了望刚才那片田野。他像是对待朋友似的向她深情地挥手,一股伤感不经意涌上心头。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刚打开门,临时雇佣的保姆平嫂向他抱怨道:“袁老师,您到哪儿去了。下次再出去,一定要和我说好了,什么时候回来?不然,我只要烦死了。”

    “怎么了,在这里不习惯吧。如果不习惯,你可以回家。”他随便地说道。

    她“呜呜”地哭了。

    袁老师感到莫名其妙了,赶忙劝她别哭,对她说,“有什么事,好好说,我会帮助的。”

    她止住不哭了,说:“你不要赶我走,求你了。”

    “没有啊?谁赶你了。”他哈哈大笑道。

    她擦了擦眼泪,很快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