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员接着问道:“铁贵,你知道你父亲被劝其退党了吗?”
铁贵摇摇头:“我不知道。”又问指导员,“这是谁说的?”
指导员说:“是你村子来信反映的。”
铁贵没有提出异议,因为他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家里也没有告诉他,村里也没有对他说,所以只能听之任之。
铁贵又联系到几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也觉得指导员对自己早就有了不好的印象。
当时,连队高射炮的一个零件坏了,大约有百多斤重。指导员要铁贵用自行车带到据连队有五十多里路的历城县去修理,铁贵当时觉得自己骑自行车的技术不熟,怕不好带,提出来最好坐公共汽车去。指导员没有答应,也就没用铁贵去修理。后来铁贵得知,因为这件事指导员批评他有怕苦怕累思想,工作不扎实。
和指导员这次谈话后,铁贵心里很沉闷,也很伤心。有些事他觉得很冤枉,有些事他觉得指导员说得有些过分,但是也暴露出自己的一些弱点。他回忆近来的情况,他知道指导员已经改变了原来对他的良好印象。他又联想到前些日子指导员的老母亲来连队看望儿子要回四川老家。因为路途遥远,加上红卫兵串联,路上很不好走,指导员原来安排铁贵亲自把老母亲送回四川老家。可是,后来不知怎么回事,也就没声没响不用铁贵送了。联系发生的几件事,铁贵想,这不是明摆着指导员对自己有成见了吗?
他又回忆起赵应顺的一些表现,太令人反感。人前是笑面虎,背后却两肋插刀。打击别人,提高自己。
铁贵深思:原来指导员对自己的印象很不错,上下级关系也很和畅。可是现在,经赵应顺这一离间,自己和指导员的关系反而疏远了。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很多事情都坏在赵应顺身上。从这时起,他真正认清了赵应顺的本来面目。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不断深入,部队也不断介入地方的文化大革命,名其曰:“支左”。“支左”就是支持左派,解放军到企业、学校“支左”不能轻易表态,在当时解放军威望极高的情况下,军人到工厂、学校、农村开会,要坐在那一派,都不能随随便便。因为你坐在那一派,就等于支持了他们。而解放军支持的一派,就是造反派,革命派。
鉴于这种情况下,根据军队的指示,铁贵的校外辅导员也被终止了。铁贵对学校来找她的肖鄞、黄爱喜等同学说:“日后我就不去你们学校了。有事就写信联系吧。”
此后,铁贵又根据肖鄞的多次邀请去过严珍娥家一次。再后来就根本没有与她们见过面。铁贵这个人突出的特点是讲感情,他不去学校了,却时常惦念这些同学。因此,有时候也不间断地写信和同学们联系。但是又怕赵应顺起事生非,说他藕断丝连,和女生谈恋爱。其实,从铁贵的内心世界来说,他没有一丁点儿想与女同学谈情说爱或有其他不正当的想法。
后来,铁贵逐渐与学校同学、严珍娥的关系淡泊了。而赵应顺却联系上了。
一次,赵应顺去济南“八一”礼堂看《芦荡火种》(沙家浜)慰问演出。欧阳春妮单位也发了票,她和妈妈一起去了。演出结束后,欧阳春妮和妈妈走在礼堂大门口时,无意中看见了卫生员赵应顺。
“赵卫生员,您好!”严珍娥打招呼道。
赵应顺也看到了她们,走过去满面笑容地说:“你们也来了,看得好吧。”
“看得好啊,很精彩。”严珍娥说。
欧阳春妮问:“赵同志,铁贵今天来了吗?”
赵应顺说:“连队只派了几个代表,铁贵没有来。”
他们三个人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分路的时候,赵应顺说:“我不能和你们一起走了,再见。”
严珍娥停住了脚步,说:“赵卫生员,先别急嘛!我家就在前面,很快就到了。跟我到家里坐坐,喝口水,熟悉熟悉门。”
赵应顺说:“今天就不去了,日后有机会我会去的。”
严珍娥说:“到家门口,你不来坐会,说不过去吧。”说着就和女儿站在那里等赵应顺一起去家里。
赵应顺一看严珍娥确是真心真意。就转身和严珍娥一起向她家里走去。
到了家中,赵应顺夸奖说;“大姨,你家很高级呀!”
严珍娥说;“这个住宅啊是三室一厅,是老头子原来单位分给他的,这在济南还挺先进呢。”
赵应顺说:“这属于高干标准吧。你看多阔气!”
严珍娥说:“咱哪能享受高干的待遇,不过比一般人家好一些罢了。”
他们坐了一会,严珍娥说:“你喝喝茶,休息休息。我叫春妮去做几个菜,吃完了饭你再回连队。”
赵应顺说:“大姨,不麻烦你了。少坐一会,我就回去。”
严珍娥劝导说:“卫生员,你这就不实在了。到我家来吃口饭这不是很平常吗?还要那么客气。”
赵应顺又用他那习惯的笑面,大大方方地说:“吃饭是小事,说说话倒是真的。”
严珍娥说:“是啊,我也是这样想,互相之间说说话联络联络比什么都好。”
这时,赵应顺提起了铁贵,他先是表扬了一番,说铁贵
是个好同志,在连队干得也不错。他说这句话时,用眼梢瞟
了一下严珍娥的表情。
严珍娥说:“铁贵同志是个好青年,有出息。那次多亏他在危难中救了我,我是终生不会忘他!”
赵应顺听着严珍娥对铁贵的夸奖,心里很反感。他不愿听到别人夸奖铁贵,更不愿听到说铁贵是个有出息的青年。感到铁贵不应该超过自己。于是,他想借机贬低一下铁贵。用毛主席《矛盾论》中“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了铁贵,他说:“铁贵文书在很多方面是不错。可是这个同志也有他致命的弱点……”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下来,没有说下去。
严珍娥听他只说了半句,没有了下文,便急着听听铁贵到底有啥致命的弱点。于是她继续和赵应顺谈论。她说赵应顺,“铁贵是个优秀战士,是个好苗子。不过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有点小毛病这是难免的。我想,大问题他是不会有的!”
赵应顺一听很不自在。心想:你看她还不断的夸奖铁贵。心想:这小子,我不狠狠地修理修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