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来的1966年上半年铁贵被聘请为济南市东风中学校外辅导员。
在学校聘请大会上,两位少先队员给铁贵戴上了红领巾。学校校长为铁贵颁发了聘书。铁贵感到无比的荣光。心想,自己一个农村出身的穷孩子能够成为省城一个中学的校外辅导员,一定不辜负学校师生的信任,认真负责做好辅导员工作。
铁贵在大会上讲了话:他感谢学校领导和同学们的信任,绝不辜负大家的希望,虚心向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校外辅导活动。发扬解放军的优良作风,和同学们并肩共同努力,当好优秀辅导员。
他也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健康发展,争做“三好学生”,将来做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会后铁贵参加了学校的文艺演出。铁贵也在大会上豪情满怀地演唱了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受到热烈欢迎。
铁贵担任校外辅导员后,每星期都要参加一次学校的辅导活动。特别是初中一年级二班是他辅导的重点班级。一次上午二班的同学们打着少先队队旗和铁贵一起以春游为题步行来到黄河岸边的一片草坪上。同学们手拉着手围成了一个大圈,左右摇摆欢情地跳起了伦巴舞。有黄丽丽、严秀娟和梅艳凤等五位女同学站在圆圈中为大家演唱。同学们玩得兴致勃勃,心潮澎湃。
这时,铁贵说,现在我为同学们讲一段解放军学雷锋,学习毛主席著作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大家说怎么样?同学们热烈鼓掌,齐声说道,欢迎!欢迎!
“现在我想重点说说济南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孙乐义同志。孙乐义是全军学习毛著积极分子。是济南部队某连司务长,他学习《为人民服务》,工作兢兢业业,千方百计改善连队伙食生活。节约每一笔开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当他看到炊事员在做菜的时候,把茄子把扔掉了。他就一个一个地捡起来洗干净留做下一顿的菜。他教导炊事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一个茄子把看起来很少,集起来就很多。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一定不能丢!
铁贵接着说,浪费粮食是极大的犯罪。我给大家再讲一个故事:
“传说很早以前天上下的不是雪花,而是白面。白面吃不了。人们就烙成饼给孩子在腚下坐着,在身底下铺着。白面馒头到处都是,狗不吃,鸡不看。有一年玉皇大帝派神仙下凡私访,发现人间浪费严重,把好端端的白面随便糟蹋。神仙回天庭后向玉帝禀报,玉帝大发雷霆,下令不准再下白面。从此以后天上下的就是白雪了。”
铁贵说:同学们,这个故事虽然是个神话,不是真事。但是,它告诉我们的意义是深刻的。
当上辅导员,铁贵和同学们越来越熟,交往越来越密切,感情越来越深厚。每个星期天都有同学来找铁贵参加他们的小组活动;找铁贵谈心得,谈体会,谈学习,谈人生,谈天说地……
特别是一些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来找铁贵的比较多。而在这些女同学中像爱唱歌,爱跳舞的黄丽丽、严秀娟,梅艳凤等来得更频繁。每次来都要邀请铁贵参加她们的娱乐活动或读书会、诗歌朗诵会和故事会等。她们每次去铁贵办公室,赵应顺都要热情地给同学们倒水,搬椅子让座,问东问西,问寒问暖,显得特别有礼貌。受到同学们的称赞。赵应顺的这些举动使铁贵感到他是一个有礼貌,讲文明的人。
铁贵担任辅导员不到半年,辅导工作搞得非常活跃出色,受到校方的称赞,并给连队写信表扬。为此,周指导员在全连大会上对铁贵的辅导员工作做了充分肯定,并进行了表扬。
然而,这一切对赵应顺来说心里很不舒服。他是一个很会打小报告的人。
一天晚上,卫生员赵应顺特地找到指导员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汇报之后,他又以党小组长的名义把铁贵的情况向指导员作了反映。他说:最近一个多月来,每个星期天都有一些女学生来连队找铁贵。而常来找铁贵的都是几个较大的女生。每次她们都要和铁贵出去玩。走在路上肩并肩,手牵手,很是亲密,群众反响很大。
指导员听了汇报有些半信半疑。还是等观察观察再说。也就把事情暂时压下去了。
周指导员是抗美援朝高炮部队的一名老兵,他当炮手时曾在朝鲜战场打落下美军敌机。是一个资深的连队老干部。他在连队有随军家属。身下有三个孩子。最小的三岁。最大的10岁。第二个是男孩叫军军,6岁,身体虚弱,经常哮喘。为此,赵应顺对军军非常关心,每隔三天二日就要去指导员家看望。
有一次,军军说肚子疼。周指导员要用自行车带军军到附近一家地方医院就诊。
赵应顺知道了,他对指导员说:“让我陪军军去吧。我去比你方便。”
指导员说:“还是我去吧,你就别忙活了。”
赵应顺着急地说:“指导员,我想把军军带到军区总医院全面检查检查,看看到底是什么病。总医院的设备、技术好,这样对检查治疗军军的病有好处。”
指导员答应了,掏出钱给赵应顺,他怎么也不接。他说,“我认识总医院的军医,到那里我找他就行了。”原来,赵应顺说的这位军医就是赵应顺父亲当年在医科学校的老同学。赵应顺当兵后经常到军医那里去,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临走时周指导员要赵应顺用自行车带着军军去。赵应顺说,“军军有病不能坐自行车,我背着他到站点去坐客车,这样安全。”
到了军区总医院,赵应顺找到了这位50多岁的具有权威性的老军医耳语了几句,就开始给军军做检查。结果军军患的是慢性阑尾炎。动手术后不到一个周军军很快康复了。同时军军还检查出肺部支气管有毛病,因此,经常咳嗽,影响正常发育。
赵应顺要求继续住院观察治疗,医生建议可以开些药回家治疗,不需要住院。
赵应顺领着军军回来了。军军按医生要求一天三顿服药治疗气管,并补充服食维生素和保健药。半年后军军长得又胖又白,成了一个很健康的孩子。
周指导员的家属非常感激,为此,还特地请赵应顺到家里吃饭。还多次给老周吹枕头风,“卫生员小赵可是个好苗子,你可要好好培养培养他!”每当这时,周指导员总是劝导说,“这事你不要多嘴,我知道该怎么做!”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