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并不是在城里建的村子,而是先有村,后来城市发展的快了,这里盖一个楼,那里盖了一个楼。因为人口过于密集,开发商拆房再建无利可图。这里到处是私搭乱建的棚子,每个棚子都有房产证的。你拆个厕所都要还一套房子,开发商不是傻子。
城里就留下几处这样的村落,这里有钱人早就搬走了。房主就把一座房子像鸽子笼一样,隔成若干小间,租给外来的人,反正这些外来工也就要个睡觉的地方,便宜就行。
这里有在校大学生,不想住学校的宿舍,就和同居女友租个房子住。省得一对柔情蜜意的小情侣扰的四邻不安。还有就是地下加工厂,包下的整幢楼房,里面又住人又加工,弄的整天轰隆轰隆响。
有麻将馆。一条、三万的乱叫一气。有工厂的宿舍,有酒店的宿舍。到了下班的时间,就有一队一队穿一样工作服的人走过。
也有拖家带口的农民工,他们在城里打工一年,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存下来的钱,就为了回村去摆阔。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外面过得怎样的生活。每年回去过春节,他们可舍得花钱了,城里便宜的山寨牌补品,脑白黄金之类的东西成盒成盒买,这东西电视上总放,家乡人也不懂,看着有面子。
你问他:“这和脑白金差一个字。”他们说:“没啥,差点不多。”其实买回去也没人吃,就是来客的时候,拿出来显显就是了。等到过期了,盒子也就旧了。明年回去还买。
这里房子之间没多少空隙,村民怕自家的地基无形的减少,都只让出一点地方,才有了只能过自行车的路。因为常年不见太阳,发霉的气味一直冲进鼻子。
外来工也不讲究,到处挂着内衣,内裤。就抢那楼与楼之间不多的阳光。行人就从这些衣服下面走。
这边更神,一幢很有特色的楼房,很是吸引人的眼球。
楼房只有前后两面墙。里面住着十几户房客。房东是五十多岁的夫妻,男的是一个干瘦秃顶的老头,总是面带微笑,笑里带着七分油滑。媳妇是个比他胖两倍的肥女人。听说这楼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只是一个低矮的平房,女房东以前是做什么的没人知道。只知道,她隔三差五弄些砖回来,蚂蚁搬家一样,几年间慢慢就有了现在的规模。
去沿海城市的人,都知道,那里的民房,楼与楼之间见缝插针,基本是没什么楼距的。现在迷底揭晓。这幢房子是建在两幢楼中间的,东面借了邻居一面墙,西面也借了邻居一面墙。要不是楼后是一条臭水沟,女房东就可以又省一面墙。过去的人老实,两边的邻居都没有说什么。
要是现在盖房子。谁敢这样做,早就人脑打出狗脑来了。
这幢房子,因为借了别人的墙。所以整幢楼也只有为数不多的窗子。总不能两边开窗,开到别人家里。
女房东真是个精明的人,房子面积大,穷人租不起,富人不会租住在这里,女房东把原来四百块的一间的,用木板隔成两间,每间二百五十块。房间多了,不能每家都有电表,就按人头算,每个人二十块,那时水电费不贵,家用电器很少,我当时有个电热水杯,能煮一包华丰方便面的,都属于奢侈品了。
每个房客只是点个电灯。那年代才刚兴BB机。BB机一响,还要跑去回话。最早的一批还没有中文显示。那时的手机不叫手机,叫大哥大。还真是富人才有的东西,比砖沉多了。曾看过几个富人打架,手里的大哥大就当砖使,一下子,头都开花了,扯远了。现在年青人可能还没见过那东西。
水电上女房东每月可赚到三四百块,谁家娶了这个老婆不发财都难。话说回来。这里虽然居住条件差,但比周围的出租房便宜,一般不会出现空房现象。
楼里出租的房间也分三六九等,跟现在酒店一样。有总统套房,那是正面朝阳,唯一有独立厕所的房间。有商务房,那是正面朝阳有窗的屋子。有标准房,是朝向臭水沟那面有窗的房子。虽然有臭水沟,冬天的时候,就不那么臭了。
楼里还有几间只有门,没有窗的房间,没有窗的更便宜一些。不管什么时候回来都要开灯。帮人加工服装的两个小姐妹,就租了这样一间屋子。是本地乡下人。有一台缝纫机,帮人加工服装,一件衣服几毛钱,不是什么品牌的,是卖到乡下集贸市场的衣服。姐姐阿华长得黑黑的皮肤,蒜头鼻子,梳着短发,人看着老实。妹妹阿玉长得还好看些,眉目间非常狡猾。眼神游离, 她几次与女房东过招都小胜,楼里的住客每人水电费都是二十块,只有她们是每人十元。这是阿玉吃着我的东西,偷偷和我说的。可见一斑。
女房东是个刻薄的人,交租的时候,你有钱就对你笑脸如花。如果不能交租,一天都不会让你拖延,马上打发你走人。在外面飘过的人一定能懂,每到交租的时候心就慌。比吃不上饭还让人慌。不起眼的身体,如果还要没个住处,那个感觉真的难过。好像有个女主持人也说过,她挣了第一笔钱,先交了一年的租金。可见房租在人心里的压力。
一楼有一间大屋子,是整幢楼里最大的一间。三个人混住在一起,其中有一对夫妻,男的是湖南人叫什么,我不记得了,就叫他湖南仔吧。湖南仔高大帅气,透着帅哥的傻气。妻子叫琼花是本地文昌人,干瘦,大眼。说宋氏三姐妹是她家乡人,我曾多次讨教那里的人闻历史。她说没读什么书,也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资料。
琼花很有些本事,她利索地将田鼠开膛破肚收拾干净,用花椒大料烹制。味道真香。琼花请我同食,我吓得如鼠般仓惶逃窜。
他们是开旅游公司的,就是那种接了游客,再把客卖掉的野鸡旅游公司,当然现在管的严格了。十几年前,可不是现在这样的。当众骂游客,收了钱,却临时改变旅游路线的。收了你星级标准,却带你小旅馆,小饭店的事常见。那时候信息没现在发达。只能自认倒霉。如果那时候也能曝光。估计那里做这行的好多人都得下岗……
一楼门口挂了一块旅游公司的牌子,时间太久了,我不记得什么名子,所以不能乱写,万一哪家旅游公司对号入座状告我,我还没挣到稿费,在蚀了本。
他们屋子里有一张很破的写字台。一角还用砖头垫着。
为节省办公经费,白天办公晚上住人。三个人怎么住,也有办法,屋里拉了一根绳,挂了帘子,大家各睡一面。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