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逃宫弃嫡(中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91私语时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特务机关是肯定的,当初有个大臣家里喝酒什么的,后来,雍正问他,他老实答了,雍正很满意,还把他们私下说的话搬出来~

    说老八一废里无辜,这不是笑话么?第一,讲老八要杀太子的,是老康,“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听信相面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谋杀二阿哥,举国皆知。伊杀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第二,太子被废后,老康为了端了他的势力,特意让老八去管内务府,结果他居然借这机会去拉拢心;第三,老八后来连老大也想杀,当然这是老四说的可以说是孤证不可信。但不管如何,当处其时,说老八无辜被牵连进去,倒还不如说十三呢!不过很赞同说的老八等很缺乏政治头脑,换言之,夺嫡失败是自己根本没那能力不能怨别

    另外,请问这血滴子粘竿处是老四的杀机构见诸哪个史料啊?大臣家喝酒什么的,家拿来论证雍朝的密折制度的到这就变血滴子啦?还什么要是换老四会杀了张灭口,老四又不是某些那么傻啥事瞒得过康师傅吧?他只会捆了交给老康,要说,老八既不杀也不交,他留着张明德分明是等他找去杀太子么?只能再次证明利令智昏。

    一废开始,康熙的话很侧目,尤其是给论罪时。他还讲太子生而克母呢。“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听信相面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谋杀二 阿哥,举国皆知。伊杀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这句话是康熙五十三年毙鹰事件,父子最冰点时说的。事实上,最后定成这个罪名是有个发展过程的。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倘果同胤禩聚集党羽,杀害胤礽……”这个是开始。提出要杀太子的是老大。“今钦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但是老大不是说要杀太子,而是他以为康熙要“钦诛胤礽”,所以上赶着表白去了。老大是有杀心,但没杀胆。即使如此,也足够康熙暴怒了,苗头也不行。然后,康熙审理结果尚未可知时,就下了判定,“聚集党羽,杀害胤礽”,顺道加上了老大推荐的老八“倘果同胤禩……”

    【九月二十八】,凌普案责老八“所查未尽”“妄博虚名”。很明显,是前面事件导致的迁怒。即使没有前面的事件,这件事也左右为难。当时,康熙已经对废储的仓促之举有后悔之意。这个案子,重了,打太子的耳光,不合此时康熙要放太子一码的心意;轻了,康熙也不乐意,贪污伸到皇帝的口袋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查办的,怎么做都是错。更何况是“后必大贵”、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