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列阵使馆区东南面,董福祥的甘军和义和团列阵使馆区西北面,将其四面包围住。甘军和义和团仗着人多马众,一到使馆区就发起了进攻,并且一连三天三夜连续不停攻打。攻打中,义和团总是奋勇当先。他们凭着卦符,以为洋人的枪弹不入。
但每每成排成排、手持刀矛的团民冲锋过后,使馆周围就留下大批大批的尸体,情形十分惨烈。董福祥见此惨状,便要向荣禄借取武卫军的大炮轰击使馆。可是荣禄坚决不肯,说:“你要大炮,只有奏明老佛爷,把我的头一同拿去!我不死,大炮是拿不去的。”一气之下,董福祥回营后即对甘军将领和义和团头目下令:三天内必须拿下使馆,否则提头来见。令下后,甘军与义和团轮番拼死猛攻。经过三天激战,比利时、奥匈帝国、荷兰、意大利等四国因使馆人员较少,抵挡不住,就撤退到英、美、俄、法、德几国的使馆去了。甘军与义和团攻占了这四国使馆后,兴奋不已,旋即将它们付之一炬,同时把华俄道胜银行也放火烧了。荣禄在比利时等四国使馆攻下后,对甘军和拳民倍加鼓励,说要为他们向朝廷请功。然而当西北面打得火热时,他指挥攻打东南面的武卫中军却只作佯攻。荣禄密嘱诸将,万不可力攻使馆,以留后路。
荣禄本不愿意与洋人开战,他在义和团初起时就力主剿灭,故他还令武卫中军趁混乱故意向西北面进攻使馆的义和团开炮。在整个围攻使馆的战斗中,武卫中军炮火的杀伤比使馆内洋人枪炮对义和团的杀伤厉害得多。进攻使馆的当天,慈禧太后颇有几分得意,她是想先给洋人一个下马威再说。宣战后的第二天,肃亲王善耆即来禀报:“英国公使窦纳乐昨日对我说:‘所有各国驻北京使节的任务,是要维护同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英国以及我所知道的其他国家对中华帝国的完整都不怀有任何图谋。’英公使还告诉我:宫廷内所传归政照会,并非出自他们,各国要求归政之说亦未见之报上,更无正式行文,望太后察其讹伪。以臣之见,不如赶紧对诸国和好,惩治乱民,以断后患。”
听了肃亲王的话后,慈禧太后有些后悔,她之所以决意对列强宣战,是惧怕他们扶持光绪帝迫自己归政,于是说:“只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洋人愿意与我和好,就对他们留着点余地。”正说间,总理衙门大臣许景澄来呈送驻日公使李盛铎的电报,并禀奏说:“李公使在日得知,各国本意在弹压义和团,而不以大清为难。故请皇太后一面派兵克日平匪,一面与各国开诚布公,平和商办,冀纾战祸;并派员慰问驻京各使,抚循避难教士,以释其怼,大局或可转圜。李公使恳请皇太后:慈断施行,天下幸甚。”慈禧太后听了,感到许景澄转奏李盛铎的恳请颇有道理,虽然有些逆耳难受。不过她已成骑虎之势,感到战和之事实在难办,只好愣愣地坐着,一时说不出话来。
攻击大沽口炮台的联军军舰有十一只,但战斗打响后,美国人却退出了,这是为什么呢?
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当时林肯政府当中的,当时的国务卿叫西华德,他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日本是脱亚入欧,他提出来是脱欧入亚,必须改变欧洲人传给我们的那种对世界的看法,美利坚要成为大帝国,唯一的出路在哪里,就在太平洋上,而且是要靠什么呢?是靠的是商船,不是靠的军舰。
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的战略思路是控制太平洋,为了达到这个战略,他们认为必须与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中国结盟。
所以它会对中国的政府实行高度容忍的态度,中国政府再腐败,他认为我们不能没有它,因为中国不能乱,中国不能乱。
美国认为,自己参与八国联军军事行动的目的是协助中国政府平叛,而非打击中国政府。
这也是为什么八国联军炮打大沽的时候美国政府宣布退出,他说我们没有对中国宣战,我们不能用我们的军舰对一个友好国家的军事设施进行炮制,中国发生了动乱,你可以协助中国政府进行平叛,它认为是一次警察行为。
清廷向各国宣战的同时,也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朝廷军队(主要为荣禄手下之甘军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
但是,慈禧的决定,遭到了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的反对。他们联名电奏清廷,力主剿团乞和并与列强订立条约,实行“东南互保”。
清廷当权派载漪、载勋、载濂、载滢四兄弟率义和团六十多人直奔瀛台欲弑光绪,被慈禧太后阻止而未果。慈禧太后谕荣禄停攻使馆,送蔬果食物等往使馆慰问。
但慈禧太后老谋深算,已为逃跑作准备。
慈禧太后为了躲避八国联军的入侵,决定出奔西安,为了要把大量金银财宝、古玩名画一齐带走,就吩咐内务府太监购买只皮箱,以便装运。内务府太监向慈禧禀报,每只皮箱要价两银子。这事被一位姓鲍的军机大臣知道了,他很熟悉皮箱的行情,按照慈禧要求的规格大小,只要两银子就可以买了。他向慈禧禀报,揭穿了内务府太监的虚报冒领。慈禧听了很气愤,就立刻决定把这采购皮箱的差使交鲍军机去办,并限令天交齐。鲍军机想买这只皮箱要不了天,只要派人到大街上各皮箱店一转悠,要不了三四天就可以把皮箱送进宫去,故欣然领命。
他回府以后,就派手下人按这规格到皮箱店去采购,手下人去了半天,回来说所有皮箱店和作坊今天都关门不营业。鲍军机以为是皮箱行业的一次例假,也不以为然,就叫手下人明天再去。不料,一连去了三四天仍未开门营业。到第五天,他派了一个心腹去大街买皮箱,到了晚上,心腹回来报告一个不好的消息,原来他在一家熟悉的皮箱店里,听掌柜的说内务府太监已通知各皮箱店和作坊天内不准开门营业,谁开门营业就砸了他的店,所以各皮箱店只能关门停业。有武功的太监们胆巨大。鲍军机没想到内务府太监竟采取如此釜底抽薪的手段,鲍军机想你内务府太监只能在北京城内逞威风,手伸得再长,也不可能伸到天津租界里去吧。就差了心腹带了银子去天津采购,不料一去数天,不见皮箱到货。眼看这天期限即将到了,就再派一个特别亲信的人去天津,不论皮箱价格多么贵,一定要在第天送到宫中。那亲信连夜出京,此次一去杳无音讯。到第天上朝时,慈禧就问皮箱采购到了吗?鲍军机此时吓得冷汗直冒,无言回答,叩头称罪,慈禧冷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